教育普及,国民学历提升,考研有向高考过渡的趋势,半数以上的本科生毕业后都会有读研的想法,而研究生也不再是少数人,据统计,今年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教育发达的大城市,研究生的数量已经超越了本科生。
我们常说读研读研,其实研究生也有两种类型,一个学术型硕士,存在的时间长,也是一开始的硕士形态,另一种则是后出现的专业型硕士,专硕是为了弥补学硕而存在的硕士类型,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专硕反而做大做强。
多所高校学硕停招或缩招,专硕“做大做强”考研需求增加,各大院校不断扩招,可与此同时学硕却处于尴尬的位置,多所高校对学术型硕士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招甚至停招,2021年复旦经济学院宣布不再招收学硕曾引起很大的讨论,毕竟它算是国内较早培养经济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了。
而事实证明,复旦停招学硕只是一个开始,近日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发布通知,从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统计学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和公共管理两个专业,从2024年起也停招学硕,此外西工大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也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
再过不久,2024研考报名就将开始了,如果有心想报学硕的考生就得擦亮眼睛,说不定自己想报的专业已经从目标院校上消失了,甚至一些研究生都自我调侃,称自己是“绝版”,因为等他们毕业,学校就不再招收这个专业的学硕了。
学硕本是“正统”,如今却在缩招甚至停招,而作为“补充”的专硕则后来者居上,从2017年开始,专硕数量首次超越学硕后就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截止到去年,专硕的招生比例超过60%,其实这也并非高校自行操作的结果,而是政策使然,教育部此前的发展方案就表示,到了2025年,专硕要占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
学硕缩减,专硕壮大,有人调侃这是劣币驱逐良币模式,可见大众对不同类型硕士的刻板印象还是存在呢,那么专硕为何能壮大起来呢?
专硕的逆袭并非偶然专硕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和国家培养政策以及考生选择都有很大关系,首先就是考生对研考的需求,我们都知道学硕和专硕在培养目的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一个培养学术型人才,一个侧重实践,前者上岸和毕业难度都不小,后者则相对宽松,这也是专硕至今仍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但事实上,专硕的存在迎合了当下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考研成风,并非是对学术研究有多热爱,大多数都是希望提升学历好找工作,那么不以研究成果论成败的专硕自然就成了大学生提升学历的首选。
其次是市场需求,专硕的培养初衷就是为了适合就业,如今的就业市场对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需求量增加,专硕的需求量无疑被增大,而除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市场对理论人才的需求没那么大,事实上搞理论科研,也并非是人多就行。
结合市场和大学生的需求,专硕的逆袭就显而易见了,其实专硕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培养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让少部分搞学术的专心回归学术,多数的应用型人才投放到就业市场,双线并行,互不耽误。
专硕的尴尬地位不能都怪在学生身上虽然在今天,专硕的上岸难度已经令很多人抓狂,数量也早就远超学硕,但不可否认,一提到学硕和专硕,还是有人会区别对待,觉得专硕的含金量没有学硕高,甚至在部分学校,有资深导师明确表示不带专硕学生。
但其实这口锅不能单纯的扣在学生身上,因为两种类型的硕士本身培养模式就是不同的,按照学硕的培养方式培养专硕并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专硕扩招,许多高校的专硕招生数量在上升,但并没有规划出合理的道路,不少高校以为,让学硕导师带专硕学生,肯定绰绰有余,可事实上学硕培养方式的发论文,出成果并不适合专硕学生。
专硕本来就是注重实践的人才类型,一心只会搞科研的导师传授不了更多实践就业的经验,所以专硕需要双师培养,可惜很多学校还没拓展到这一点,培养计划没跟上,课程设置也没有体现专硕的特色,师资和设备更是不符合专硕的培养方案,导致不少专硕按照学硕方式培养,毕业后专硕的特点和优势全无。
话题讨论:你如何看待学硕缩招的现状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