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为何不让她葬入毛家祖坟,背后原因令人意外

开卷于甲子 2024-09-09 19:42:36

前言

“开慧英勇就义了,她是为了我,为了新中国才离开的,但她的遗体不能葬进毛家祖坟”

毛主席的发妻英勇就义,死后却不能葬进毛家祖坟,还是在主席的同意之下,难道她曾经做过什么错事,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和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英勇就义

1930年11月14日,毛主席的发妻杨开慧同志在湖南长沙英勇就义,秋风卷起落叶,似乎是在为这位伟大的女性送行。

就义当天,在国民党官兵的押送下,杨开慧同志站上了断头台,身后站着的不是举着砍刀的刽子手,而是拿着枪的国民特务,她的身上还有着被敌人折磨的痕迹,脸颊瘦的凹陷了下去,可眼神中却带着坚毅,面对国民党邪恶的嘴脸,杨开慧高喊着“来吧,我不怕你们,就算你们打死我一百回,革命也一样会胜利的!”

此刻的她虽然衣衫褴褛,像个脏兮兮的拾荒者,但却比那些人模狗样的特务们要干净的多,行刑者见她这么嚣张,抬起手就是一枪,杨开慧的身体颤抖了一下,但却没有完全倒下,她的嘴里依旧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

特务见状“砰砰”又是两枪,这一次她终于闭上了眼睛,结束了她年仅二十九岁的生命。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死后却没人为她收尸,国民党特务张贴告示,不许人靠近她的尸体,她的尸体在行刑台上被风吹了好几天,枯叶落在她身上,保留了最后一点体面。

过了三,四天的时间,杨家的几位族人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将杨开慧的尸体带回了老家板仓,并准备下葬事宜。

等到了下葬的那天,大家才发现杨家人竟然将她葬在了老家祖坟,而不是毛家祖坟。她明明是毛泽东的结发妻子,如今又壮烈牺牲。不管怎么说都该葬回老毛家才对啊!

下葬队伍中很快就有人提出了疑问,面对众人的疑惑,杨氏族人却表示,这事是毛主席同意了的。这可真是奇怪的,难道毛主席并不爱开慧,就连死后也不让她进祖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二、杨家有女初长成

提到杨开慧,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她和毛泽东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忘记了,她本身就是个不平凡的女子。

1901年,杨开慧出生在湖南长沙市板仓村,她出生的年代实在算不上好,中国正在经历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湖南人民也因为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影响,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抗。

时局动荡之下,她又是一个小女孩,按照当时的思想,她本该过着被嫌弃的一生,然而杨家作为教育家庭,祖父和曾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后代性别上他们并不是很在意,只要是能为国为民做事的,就是他们杨家的好孩子。

杨开慧的出生让这个家里多了一份新生的希望,父亲杨昌济为她取名开慧,字云锦,号霞,在他的眼里,他的孩子是美好的,是以后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姑娘。

开慧两岁那年,父亲到日本留学,只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女儿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格外的懂事,四、五岁的时候就懂得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除此之外她还在隔壁邻居家,学会了一些劳动技能,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未来都帮了她大忙。

1908到1911年,杨开慧在村里的小学念书,别的女同学还在努力学习算数,国文的时候,她却已经跳级转到了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这所学校是她父亲的朋友创办的,这里的知识更丰富,教学水平也比原来的高,在这里,杨开慧第一次接触到社会科学类书籍,开启了她对国家重视的思。

与此同时,父亲从日本写信回来,关心她身体的同时,又叮嘱她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关心国家大事。在父亲的远程教育和鼓励下,她的学习劲头一直很强,经常获得老师们的表扬,同学们也都把她当做榜样。

父亲回国之后,举家搬到长沙,父亲到长沙第一师范教书,开慧则继续完成她的学业,她在这里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父亲的学生们经常到家里来,一起探讨学术上的问题,偶尔也进行思想讨论,她也因此认识了毛泽东。

三、少年夫妻情深义重

当时的她在毛泽东面前还只是个小妹妹,两人相差八岁,谁也想不到他们会走到一起。

1918年,杨昌济在好友的邀请下,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也跟随父亲来到北京,没多久,毛泽东也在恩师的引荐下,来到北京大学旁听,并获得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准备“半工半读”之后再前往法国留学。

恩师对毛泽东多有照顾,经常喊他去家里吃饭,两个人再次相遇,这一次,他们之间终于生出了爱的火花。

毛泽东彻夜苦读马克思读本的时候,开慧就坐在旁边陪着他,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宵夜,红袖添香最浪漫,两人在相处过程中越来越熟悉,不上课的日子经常到附近游玩,有时候在故宫回顾历史,有时候在颐和园泛舟讨论人生。

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也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润之哥的远大理想和革命热情深深地吸引着她,她的革命意志也更加坚定了。一年以后,毛泽东离开了北京,前往上海,虽然分隔两地,但两人经常互通书信,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1920年,杨昌济去世以后,杨开慧回到长沙并就读于长沙女中,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她在学校里积极的鼓励同学们进行社会活动,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她还多次在校刊上发表文章,结果却引来了学校的反对。

当时要求女学生全部留长发,杨开慧却做了第一个剪短发的人,并在全校同学面前高呼“这时我的自由!”

当时还在读女中的杨开慧,就已经成为了青年团中最早的女团员,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组织宣传队,宣传革命理念,反对封建思想的同时,她还鼓励那些因革命被退学的同学们搞复学运动,帮助妇女推翻封建的牢笼。

1920年冬天,毛泽东回到长沙,当时的长沙城正在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杨开慧积极的参与反对活动,呼吁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并“以身作则”和毛泽东结为夫妻,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共同为革命而奋斗。

四、为革命奉献终身

婚后的杨开慧既是和丈夫并肩作战的同志,又是照顾他的贤内助,她协同他一起办起了自修大学,还带领五名女生打破了封建制度,进入岳云中学读书,她们是男子中学里唯一的女学生,她们的斗争迎来了胜利!

1922年,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她和润之哥的第一个儿子也来到了这世上,他就是毛岸英。孩子的出生让她更加的忙碌,白天她要奔波于革命事业,晚上丈夫归来还要继续工作,多少个日夜,她都是一边抄写着文件,一边摇着摇篮,丈夫回来她还会马上送上一碗热腾腾的夜宵。

1925年,他们一家回到韶山,在这里领导了农民运动,此时的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实在忙不过来,杨母赶来帮忙,一家人终于团聚,第二年她就带着孩子和母亲一起回了长沙,和丈夫开始了长期的“分居”。

自1927年起,蒋介石就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剿杀,多少党员和无辜的革命战士被残害,杨开慧却丝毫不畏惧,她在家乡以一个普通农妇的身份,到老乡家里去宣传革命思想,除此之外她还经常鼓励同志们,失败只是暂时的,要勇于斗争,相信胜利的那一天总会到来的!

杨开慧同志积极地开展着革命运动,殊不知敌人早已盯上了她。1930年,她和三个孩子被关进了监狱,特务们本想着一个弱女子没什么大不了,还威胁她登报宣布和丈夫脱离关系,以此引诱更多的党内人士,好一并抓捕。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开慧坚贞不屈,前后遭遇了五次审问,严刑拷打之下,她也只用一句“我不知道”回答了全部。伤痕累累的她回到狱中,还要安慰孩子们别怕,爸爸会来救他们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保持一颗坚韧冷静的心,这是何等伟大的女性,抛开各种身份来说,她也只是一个等待丈夫回家的弱女子,杨开慧死后,有人发现了她写给丈夫但没寄出去的信,字里行间也有过害怕,但更多的却是对革命的坚持和对丈夫的理解!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同志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五、葬身何处

她死后,族人将她的尸首带回老家,并没有葬入毛家祖坟,只因为她牺牲之前留下遗言,不想和封建社会一样,葬在婆家冠以夫姓,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自由的灵魂,她要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去。

族人将她下葬之前,曾给远在井冈山的毛主席写了信请示这件事,主席听闻噩耗痛苦不已,写下一首悼诗,并尊重妻子遗愿,将她葬在了板仓。

总结

杨开慧的一生浓墨重彩,她的父亲和丈夫引导她走向革命,她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向人民展现了什么叫合格的革命伴侣,什么是坚定的革命战士,死前遗愿更证明,杨开慧,永远都是她自己!

0 阅读:0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