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科技旅行号 2021-05-24 08:51:36

地球(英文名:Earth)为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1天文单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5.5亿岁,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5.5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总体上呈蓝色。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氩气等。

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宇宙中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千米(9300万英里),每365.2564平太阳日(365日6时9分10秒)转一圈,称为一恒星年。1990年,旅行者1号从64亿千米(40亿英里)拍摄到了地球的图像(暗淡蓝点)。

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平均自转周期称为一个平太阳日,定义为平太阳时86,400 秒(等于SI86,400.0025 秒)。因为潮汐减速的缘故,当前地球的太阳日已经比19世纪略长一些,每天要长0至2 SI m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以国际单位制的秒为单位,测量了1623年至2005年和1962年至2005年的时长,确定了平均太阳日的长度。

在南、北半球各自的夏半年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极圈内可能出现全天都是白昼的情形,称为极昼。在极点附近,夏半年的6个月都是极昼;冬半年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极圈内可能出现全天都是黑夜的情形,称为极夜。极点附近冬半年均为极夜。在一个回归年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那一天合称至日。直射点会两次越过赤道,称为分点。在北半球,冬至出现于每年的12月21日前后,夏至出现于6月21日左右,春分通常出现于3月20日,秋分通常出现于9月22日或9月23日。在南半球,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期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地球历史非常久远。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测量结果,太阳系大约在65±0.08亿年前形成,[8] 而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65±0.04亿年前。从理论上讲,太阳的形成始于65亿年前一片巨大氢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坍缩的质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一边旋转一边摊平,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星云假说主张,形成地球的微行星起源于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冰粒、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千米的块状物。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万年的生长,最终形成原生地球。[9] 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

地球提供了仅有的能够维持已知生命进化的环境。人们认为约40亿年前的高能化学反应产生了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又过了5亿年则出现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而后分化出细菌与古菌。早期生命形态发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大气中积累的氧气受到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作用,在上层大气形成臭氧(O3),进而出现了臭氧层。早期的生命以原核生物的形态存在。根据内共生学说,在生命进化过程中,部分小细胞被吞进大细胞,并内共生于大细胞之中,成为大细胞的细胞器,从而形成结构相对复杂的真核细胞。此后,细胞群落内部各部分的细胞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功能,形成了真正的多细胞生物。由于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发出的有害紫外线,陆地变得适合生命生存,生命开始在陆地上繁衍。已知生命留下的最早化石证据有西澳大利亚州砂岩里34.8亿年前的微生物垫化石,西格林兰岛变质碎屑岩里37亿年前的生源石墨。

0 阅读:69

科技旅行号

简介:科学探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