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高考,基本集合了公平,公正,公开这三个选拔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今天的高考,基本上是相同的一套考试办法,在同一时间,面向所有考生,阅卷的标准也基本一致,因此今天的高考,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公平;
第二,今天的高考,考试的内容是由国家的有关部门统一确定,它面对对象是所有考生,考生的家庭背景,无法影响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这足以称的上是公正;
第三,今天的高考是完全公开的,不存在任何徇私舞弊等不利行为的可能,这也是它能保证公平和公正的手段之一。
那么这么好的选拔措施,为什么在三国时代没有被采用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客观原因,一个是主观原因。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记载知识的书籍,和解读书籍中知识的老师,都是传播知识的必备条件。
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纸的应用,但是当时的纸还非常珍贵,一般家庭想要使用纸来进行日常学习,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此外,当时印刷术也还没有被发明,大家复制一本书中的内容,靠的都是手动抄写,抄写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再加上纸张的昂贵,书籍的传播也很难便宜。
书籍的不易得,就会直接限制读到它的人数,而从中成长起来的,能答疑解惑的老师那就更少了,除了书籍和老师之外,学习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奢侈品。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劳动密集型社会,一般人一年到头忙的脚不沾地,也未必吃的饱,他上哪抽时间读书学习去,所以单就物质基础这一条,就绝了大部分普通人的学习之路。
不过和主观原因比起来,客观条件还算是好的。
那么当时的主观条件又是什么呢?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才选拔政策,是曹魏那边推出的“九品中正制”,在这项正式制度出台之前,曹操还搞过一个很奇葩的“求贤令”,看似这两种选拔机制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这俩的核心都是一回事。
之所以说曹操的“求贤令”很奇葩,是因为在这之前,各时代选拔人才的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对个人的品德都会有一定的要求,等到儒家成为“国教”之后,大家对于品德的要求就更重视了。
这一阶段,朝廷选拔人才的标准,基本上可以称之为:
有德有才,重点培养,有德无才,可以凑合,有才无德,基本不用,无才无德,你就要有一个好爸爸了。
但是曹操当年的“求贤令”,却和主流招聘思路截然相反,它的核心就一个:只要你有才。
从表面来看,似乎当年曹操当时求才若渴,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但真是这样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曹操当年的目的,哪是为了不拘一格的招募人才,他当时想做的其实另一件事,他想向天下人说,此后朝廷招人不再公正了,因为你有没有才,是我曹操一个人说了算。
那么曹操当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很简单,他当时的实力已经积蓄的差不多了,他打算改朝换代了,这个时候,他的表态,其实是在问:谁赞成我改朝换代,那谁就有才,我老曹以后不会亏待你,谁要是不赞成,那你就没才,你就要靠边站,等我秋后算账。
九品中正制,其和求贤令一样,也是老曹家改朝换代的工具。
了解这项制度的人应该知道,这项制度的核心,就是不公正,不公平,不公开,以便于既得利益阶层“与国同休”,既然老曹家开出了如此诱人的筹码,这些在未来能享受红利的阶层,自然愿意支持老曹家改朝换代。
如果老曹家在决定上台的时候,不搞九品中正制,而是打算推出公平、公正、公开的高考,那么很多底层的人,就有机会向上跨越自己的阶层,然后影响原来那群既得利者的利益,你说那些人还会支持老曹家吗?
这种皇帝和既得利益基层的羁绊,又岂止只存在于三国时代,纵观我国古代的历史,哪怕那些大力推广科举的朝代,其实也没有一任皇帝,敢真正的把那时的科举,改革成今天的高考。
为什么?
如果皇帝真的能让科举变的公开、公正、公平,那么朝廷里还会有特权阶层吗,如果朝廷不存在特权阶层,皇帝又有什么理由存在呢?
在古代搞公开、公正、公平的“高考”,虽然对基层百姓有好处,但它却是在动摇统治者的统治基础,如果你是皇帝,你怎么选,造福百姓,还是维护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