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很难想象,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每天在训练场上风吹日晒,每天两包烟。
这名老人正是刘翔的老师孙海平。
不少人劝他不要再抽了,对身体不好,对此孙海平表示自己已经克制抽烟了,但自己的身体还相当的硬朗。
而在训练场上的他不是为了养老,也不是为了爱好,而是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造一个刘翔。
只要提起中国田径,提起刘翔,就绕不开他。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一战成名,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欧美国家在短跑项目上的统治地位。
也让孙海平这个名字,和“金牌教练”、“跨栏教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可是,竞技体育,从来都是残酷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在家门口因伤退赛,舆论瞬间反转,质疑、谩骂铺天盖地,孙海平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面对巨大的压力,孙海平没有退缩,更没有辩解。他知道,解释再多,也无法改变结果。
他要做的,是用行动证明自己,证明中国田径,证明中国跨栏。
上世纪70年代,那时的中国田径,还是一片荒芜,更别说跨栏这种对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极高的项目了。
孙海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他的田径生涯。
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16岁就入选了国家青年集训队。
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因为伤病,他始终无法突破自己的极限,最终,只能无奈地告别了运动员生涯。
“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成绩并不好,最好的成绩也就是14秒开外。”
孙海平曾在采访中坦言。
“所以,我更想证明,中国人,也能跑出好成绩。”
带着这份遗憾和执念,孙海平选择了另一条路——成为一名教练。
1978年,孙海平进入上海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四年后,他正式成为上海田径队的一名跨栏教练。
孙海平深知,中国田径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立足,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他潜心研究训练方法,结合中国运动员的特点,不断改进训练计划。
他要求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但同时,他又像一位慈父,关心着每一位队员的生活和心理。
他会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他会耐心地开导队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海平的带领下,上海田径队的成绩突飞猛进,他也逐渐在国内田径界崭露头角。
1998年,孙海平的弟子陈雁浩在曼谷亚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
这是中国男子跨栏项目在亚运会上的首枚金牌,也是我国田径的开端。
2000年,17岁的刘翔,第一次见到了孙海平。
那时的刘翔,还只是上海体校的一名普通学生,但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深深地吸引了孙海平。
“我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孙海平回忆道。
事实证明,孙海平的眼光非常犀利。在孙海平的精心调教下,刘翔的天赋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他进步神速,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为了中国田径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2年,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以13秒12的成绩夺冠,打破了尘封13年的亚洲纪录。
同时也宣告着,中国跨栏,正式登上了世界舞台。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不负众望,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实现了中国田径在短跑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
那一刻,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来自中国的“飞人”,也记住了他身后,那个默默付出的教练——孙海平。
“我当时真的太激动了,我觉得,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孙海平回忆起那一刻,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这枚金牌,不仅是刘翔的,也是所有中国田径人的。”
雅典奥运会后,刘翔成为了全民偶像,孙海平也成为了“金牌教练”。
各种荣誉和赞誉接踵而至,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知道,要想在世界田坛上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竞技体育,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孙海平经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弟子们。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在家门口因伤退赛,从万众瞩目的英雄,一夜之间变成了众矢之的。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质疑和谩骂。
有人说他“临阵脱逃”,有人说他“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更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孙海平,指责他“训练方法有问题”,“把刘翔练废了”。
面对巨大的压力,孙海平选择了沉默。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抱怨,他只是默默地陪伴在刘翔身边,帮助他走出低谷。
“我知道,大家都很失望,我们也很难过,但这就是竞技体育,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残酷。”
孙海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我们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对,重新站起来。”
北京奥运会后,刘翔经历了漫长的恢复期。
为了帮助刘翔重返巅峰,孙海平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他调整了训练计划,降低了训练强度,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帮助刘翔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调整。
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再次站上了奥运会的赛场。
虽然最终因为跟腱断裂,倒在了预赛的赛场上,但他依然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那一刻,我看到了刘翔的坚强,也看到了中国体育的精神。”
“即使倒下了,也要爬起来,继续前进。”
2015年,刘翔宣布退役,一代“飞人”就此告别了赛场。
而孙海平,也已经年过花甲。
许多人劝他退休,享受天伦之乐,但他放不下中国田径,放不下那些年轻的队员们。
“我还想再带出几个刘翔来,让中国跨栏,继续在世界舞台上闪耀。”
孙海平说。
他拒绝了日本田径队的邀请,毅然选择留在国内,继续为中国田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开始培养新的跨栏人才,徐卓一、夏思凝等年轻队员,在他的指导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田径新的希望。
“孙指导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他也很关心我们,就像我们的长辈一样。”
徐卓一说,“他会给我们讲他以前的故事,鼓励我们要敢于拼搏,为国争光。”
如今,孙海平已经年过七旬,但他依然每天坚持出现在训练场上,指导年轻队员训练。
他依然保持着对田径的热爱,依然保持着对胜利的渴望,依然保持着对中国田径的责任感。
“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为中国田径培养更多的人才。”孙海平说。
他的故事,是“中国速度”的缩影,也是中国体育精神的体现。
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匠人精神”,什么是“奉献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
他,是当之无愧的“跨栏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