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领导进行会谈,双方就合作领域达成了相应共识,在五天访问行程中,双边合作文件几乎没有什么暂停的时候,都是处于接连发布的状态。
从这种合作局势也可以看出双方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从行程安排来说,也非常的紧凑,结合意方首任女总理还有右翼势力崛起的背景,这次访问明显意义非凡。
目前,从欧盟局势来说,欧洲正值关键时刻,有议会选举和欧盟机构整体换届的情况需要处理,这可能也代表欧洲地区对外政策的改变,中方则是希望抓住这个机会促进中欧关系。
因为美方提出对华制裁欧洲选择跟随的缘故,中欧关系出现走低趋势,但是在中方拿出反制措施后,欧洲方面明显出现一些回转的想法,意方此次访问就是基于这种背景。
作为受到抵制的右翼势力,意方总理的上任对目前的欧洲局势来说算是一次风向的引领,中方用三个不变作为对访问的回应,即双方合作本质不变,中意友好期望不变、人民情谊不变。
可见中方同样想要借助这股风向改变中欧关系,这就相当于中意各取所需,意方获得合作承诺,而中方则是撕开欧盟的包围圈,获得了绕开欧洲制裁的便利。
展开进行分析,就相当于欧盟做出制裁,意方表示可以让中方在其境内投资建厂,借助意方的名义避开欧盟制裁,这样以来中意合作关系必然上涨,同时也会在欧洲内部形成有效打击。
之前欧盟整体制裁背景下,相当于成员国都放弃这部分市场,现在意方直接访华,希望建立合作关系,其实就等于绕开欧盟获得被抛弃的利益,但这部分被抛弃的利益并不算少。
欧洲地区之所以放弃中方部分市场,仅仅是出于政治对抗的思维进行考虑,所以对意方来说,收下这部分利益将带来极大的发展助益,在这种局势下,中方也没必要反对。
真正该陷入慌乱状态的,其实就是欧洲地区的其他国家,有欧盟成员直接联系中方合作,就代表他们的制裁和孤立计划宣告失败,换种说法就等于欧盟出了内鬼分走了这些利益。
这些利益没人拿走欧盟自然可以待价而沽,通过欧洲市场施压来迫使中方让步,就算坚持到最后,也是中美之间的制裁对峙问题,和欧盟的关系反而不大。
然而意方的行动让中方脱离限制,导致整个情况变成欧盟和可能和中方达成协议成员国的对峙,也就是从外部对抗变成内部问题,相关负责人也无法确定谁会进入这个队列。
因此,欧洲国家在之后一段时期大概率陷入外交困局,一方面会有其他国家展开对华访问达成合作协议,另一方面也会有国家坚持此前的对华限制。
但欧洲地区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中方撕开包围圈代表主动权的转移,如果欧洲不能及时放弃阵营对抗的战略,那么就会导致这些丢掉的市场无力挽回。
即使欧盟一致对外,但内部照样存在国际地位的竞争,如果部分国家坚持对华制裁,另一部分选择政治对话,那发展条件就会产生不平衡的情况,进而影响欧盟内部的和谐。
意方的选择无疑也是经过一番慎重思考,因为意方此前也是认可美方制裁法案的一员,现在来到中方访问洽谈合作,无疑属于更换立场,在外交政策上和以往做出改变。
中意双方在会谈中达成共识,希望在船只制造、航天领域乃至新能源还有智能化领域建立合作关系,为此签署了中意合作的三年协议,将使得中意关系出现突破性进展。
同时,双方也探讨了国际社会的争端问题,比如巴以问题和俄乌冲突等等,希望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共同助力国际和平局势的推动,对稳定地区局势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作为中意伙伴关系建立的20周年纪念,双方需要为下一阶段的合作建立基础,同时,2024年也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作为西方世界首位带去中意交流的开拓者。
这个时期无疑具备相应的里程碑式意义,在意方总理到访中方后,她选择打卡中餐馆也能看出意方打算从人文思想获得更多的中方认同,为此,中意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协作。
首先是推动双方互信,意方要做到给予中方公平的贸易环境,随后作为欧盟中的节点,促进中欧关系改善,意方总理对此深刻认同,反对单边和保护主义,强调全球化的重要性。
这番宣言给了中意互相理解的基础立场,算是推动了中意双方合作进程更进一步,这符合中方需求正常贸易竞争环境的诉求同时也满足了意方的想法。
只要双方达成共识,就代表中方在欧盟中的协作已经不会受到多少阻碍,中意合作会成为引动中欧合作的契机,进而改善中方的欧洲贸易环境,打破美西方的小圈子经营。
这种状况估计是美西方毫无预测的,但从结果来看,无疑是中方绕开了制裁可以进行正常贸易,只要有了这样的先例,欧洲地区的单方面制裁就已经到不了多大规模。
特别是意方和中方发表合作联合声明后,代表美西方的阵营对抗思想被撕开了一个突破口,如果美西方再度使用“政治正确”的立场裹挟欧洲团体,就不会这么简单。
同样的,这也代表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会去追求独立自主化,而不是成为美方附庸,这种发展趋向会在欧洲议会选举时逐渐体现出来,对美方来说,这也是值得担忧的状况。
换言之,如果美方继续被欧洲牵涉心力,就可能无力顾及中东、俄乌、印太战略的统合,导致战略部署出现问题,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认清局势,促进地区稳定形势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