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天才叫牛顿,德国的天才叫爱因斯坦,中国的天才叫啥?

张守小科普 2024-08-13 18:48:30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社会结构和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天才,他们的存在,极大地推进了国家乃至人类历史的进步。

诸如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无疑是全体人类的幸事。

在新中国刚成立阶段,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较之世界发达国家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个时候的中国,更需要属于自己的天才。

尽管在科学研究上,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总结出新的规律的研究型天才更为珍贵。但是,对于迫切需要发展的中国来说,能把理论化为实践的实践型天才是当时我国所最需要的。

在当时危急的情况下,于敏出现了。于敏是何许人也?又为何能被称为是中国的天才?

一、于敏早期的求学生涯

1926年的天津,于敏出生了。相较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于敏是非常幸运的。尽管家里世代以农耕为生,不过得益于父亲的勤劳,加之当时天津商机丰富,于敏一家并不会被饥饿所困扰。

也因此,于敏的父亲对于于敏的教育,也是非常上心,在于敏七岁那年便让他去小学读书。

从小于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不管学校里教的科目是什么,他都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在考试中更是门门都获得满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天津沦为敌占区,尽管条件开始变得艰苦,但是于敏的家人依然让于敏坚持学习。

但是敌占区百姓的苦难,于敏是历历在目,日本侵略者对敌占区居民的压迫,不可不谓歹毒。

目睹了这一切的于敏,暗自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尽管在天津沦为敌占区的那段时间,于敏还处在上初中的年纪,但是他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对抗日军的入侵。

作为文化侵略的一环,每当日本占领了一个区域,就会强行要求当地的学校教授日语,以达到同化文化的目的。

而于敏天资聪慧,可是在日语考试中却次次都交白卷。这并不是他对日语一窍不通,而是他深知,所谓的学习日语,不过是是日寇对我国的一种侵略手段罢了。

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于敏依旧利用一切时间来完成学习。因为他深知,唯有科学知识,才能拯救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

二、原子弹带来的观念转变

1944年,在艰难地完成了高中学习后,于敏成功考入北大。在敌占区能坚持完成学习,足以见于敏天赋之高,学习之刻苦。

起初,于敏考取的是北京大学的工科专业。当时苏联的成功经验给全世界,包括于敏在内的人,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唯有工业化才能让国家强盛,秉承着这个愿望,于敏选择了北大的工科学院。

不过在进入学校开始学习后,导师们发现,于敏的天资实在是过于聪慧了,搞工科实在是屈才了,他应该往理论物理这方面去发展。

尽管导师们都非常赏识于敏,但是工科救国是于敏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自己努力学习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尽管导师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于敏还是铁了心要学工科。

不过没多久,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想法。

1945年8月6日,这是一个被全世界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人类第一次将核武器投入了战争使用之中。

在日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几乎摧毁了,爆炸范围内的一切存在,人类第一次将原子的力量为己所用。

在当时的北大,大家自然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听闻原子弹巨大的威力之后,于敏也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他第一次发现,当物理理论作用于现实时,能产生如此可怕的威力。

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也对他工科救国的观念产生了冲击。

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之下,1946年初,于敏选择了转专业至北大理学院,开始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物理。

三、放弃光辉的学术前景

天才在哪儿都会闪闪发光。在跨专业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向同样优秀。他当时的一些理论,甚至连导师都为之感慨。

不过当时即便日本已经投降了,中国内部依旧没有迎来安定,国共两党在中华大地上开始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战斗。

在1948年,国民党大势已去,便开始向台湾转移各种各样的人才和资源,作为当年北京大学最有天赋的学生,于敏也是被邀请一同转移台湾的。

但是于敏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因为他深知,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希望。

在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并考取了研究生,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大学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研究生考核。时值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作为建国以来的第一批理论物理人才,于敏立刻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刚成立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进入中科院后,于敏几乎得到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科研资源。尽管和当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这些资源设备老旧而又落后,但是对于于敏这种天才而言,设备资源从来都不是问题。

在中科院工作的这些年间,于敏不断产出各种科研成果,弥补了我国在理论物理领域的空白。

其中,以核聚变理论最为突出。因为被原子弹巨大的威力所吸引,于敏的全部科研精力都放在了核物理这一块。

时间到了1961年,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只要花时间加以整理,再公布出来的结果足以震撼世界。

这时的于敏收到了国家的召唤,也就是在这时,于敏做出了一个改变了无数人,乃至全中国命运的决定。

时值共和国成立十余年,世界陷入冷战泥潭,美苏两国在核武器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中国作为新兴大国,面临着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双重威胁。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拥有核武器,成为了在国际局势中获得话语权的重要凭证。

于敏作为理论物理专业的天才,此时此刻,正是需要他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时刻。

面对来自二机部九局的召唤,于敏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光明的学术前途,转而投入荒凉的西部,隐姓埋名地开始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

四、于敏的奉献之路

尽管原子弹的理论公式和原理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在验证公式背后,需要巨大的计算量作为支持。

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着先进的计算机作为辅助,对于当时并不发达的中国来说,这些公式的验证和计算,只能靠人脑与纸和笔来完成。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我国无数的科研精英们,在付出无数汗水与努力后。1964年,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

不过仅仅只有原子弹,显然是不够的。当时的拥核国家,都拥有比原子弹威力更为强大的氢弹。完成氢弹研发的重任,便落到了于敏团队的头上。

面对浩瀚无垠的数据海洋,以及错综复杂的理论挑战,于敏团队几乎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繁重的数据处理与计算任务之中。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们终于在1965年9月的上海“百日会战”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当时,我国氢弹研发的最大障碍,就是外国氢弹构型过于复杂,我国无法完成对其的复制。

在当时国际上,氢弹的主力结构都是泰勒-乌拉姆构型,这种结构的氢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体积大,引爆燃料高。

但是当时的我国显然是不具备,完成这些技术指标的能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了摆在于敏团队面前的难关。

而对此,于敏又展现出了天才过人的能力,既然做不出泰勒-乌拉姆构型,那就索性另起炉灶,重新建立新的氢弹构型。

在以泰勒-乌拉姆构型为基础的前提下,于敏采取了创新的“多级点火”技术,在保证威力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氢弹的体积和重量。

于敏构型的出现,打破了西方国家在氢弹技术上的封锁和垄断,使我国能够自主研制出具有实战能力的氢弹。

在提出于敏构型后,我国氢弹研发最大的难题,就此得到了解决,研发进程一日千里。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起爆实验成功,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结语:

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于敏并没有如爱因斯坦和杨振宁那样,留下足以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物理学公式。

但是这位天才,却甘愿隐藏起自己的才华,在戈壁滩隐姓埋名20余年,只为确保我国未来的繁荣昌盛。

2019年,93岁高龄的于敏安详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于老伟大,国士无双。

尽管没有在理论物理学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姓名,但是于敏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天才。

参考资料:

英国的天才叫牛顿,德国的天才叫爱因斯坦,中国的天才叫啥?--原创2022-02-27 09:00·武品文史

百度百科—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的“于敏构型”有多厉害?--春来花自沁2024-06-05 08:31

1 阅读:160

张守小科普

简介:民生实事追踪,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