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肠病,因在骨髓”

玉平健见 2024-10-24 15:37:15

10月17日,为提升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对罕见病、疑难病的诊疗水平,拓宽青年医师的诊疗思维,促进多学科合作以及增加患者就诊满意度,该院消化内科组织《“迷雾探案”罕见病、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会》。全院内科系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科室高年资医师从自身专业角度深刻剖析病例特点,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追溯求真,最终明确诊断,为患者后续治疗制定了明确的方案。

本期讨论的主题是“疑难肠病,因在骨髓”。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李文修医师对病例进行了详细汇报。患者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逐渐消瘦,转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完善各项检验检查,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肋骨骨折,腹部增强CT提示肠壁多发水肿,多发骨折、骨质密度减低,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增厚、心包积液,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经血清蛋白电泳、骨髓活检及流式细胞检测,该患者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A,λ型)。

现场讨论热烈,与会医师表示通过寻找常见消化道症状背后隐藏的真凶,扩宽了视野,锻炼了临床思维,提高了大家对罕见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疑难罕见病例讨论专家组组长杨晓娟主任充分肯定了消化内科对病例的准备与汇报工作,对各位医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与指导。

最后,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房殿亮副主任医师做出总结: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该病起病缓慢,首诊症状多达100多种,临床表现及一般辅助检查在早期无特异性及指向性,极易误诊和漏诊。累及胃肠道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非特异症状,临床医师要重视病史的采集,反复求证,及时组织多学科讨论,充分挖掘疑难肠病背后的真相。

科室简介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1980年,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特色鲜明、在市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学科。科室开放床位65张,医护人员46人,高级职称8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9人。团队主要成员均有在国内知名医学院校进修学习经历,多人在重庆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师协会、医院管理协会、医学会抗肿瘤专委会及生物医药协会中担任常委、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四星基地;近5年承办市级学术会议4次,市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指导高质量发展联盟单位5家,获批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8项,科研经费累计100万元,参与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药物临床试验2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 12篇。

科室专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以“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重症综合救治”为特色;熟练开展消化道出血全部诊疗技术包括内镜及血管介入等诊疗技术、消化道良恶性狭窄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粘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胆胰疾病的内镜微创诊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微创治疗(TIPS)及肝衰竭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消化道中晚期肿瘤的介入及支持治疗等。

科室配备OLYMPUS290电子胃肠镜、OLYMPUS 超声内镜、 OLYMPUS 十二指肠镜、OMOM胶囊内镜、爱尔博高频电刀、HP检测仪器等国际上先进仪器设备。内镜诊疗技术涵盖几乎所有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消化危急重症综合救治、消化内镜超级微创诊疗、消化血管介入及门脉高压的TIPS治疗4大专业方向。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POEM、NOTES及TIPS技术居重庆市市级医院前列。服务能力辐射云、贵、川、疆等西部地区及重庆市大部分区县。

来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责编:阳光

0 阅读:0

玉平健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