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股市,重点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4-12-20 11:12:3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住楼市与股市”。“这是在历次会议中较为少见的直接表述。这意味着高层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其作为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

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三箭齐发”,即提高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额度。他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提振经济增长、消费需求、股市热情和居民预期。

刘纪鹏。图/受访者提供

“看法一致地要振兴股市

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中国新闻周刊》:怎样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住股市”的强调?

刘纪鹏:此次会议明确指出要“稳住楼市和股市” ,是在历次会议中较为少见的直接表述。这意味着高层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其作为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这是审时度势的、积极的,也能扭转对资本市场的一些偏见和认识。

“稳住股市”,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表面平静,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发展整体布局的一种战略性思考。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者信心、企业融资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稳定股市有助于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可能会在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完善、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此外,也需要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与机构投资者培育。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除了鼓励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进入股市外,还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本土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如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

实现“稳住股市”的目标,更离不开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和有效的市场预期管理。政府应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各项政策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向市场传递清晰、一致的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避免不必要的市场波动。建立更加灵活的政策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稳住股市”,不仅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关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新闻周刊》:怎样理解“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刘纪鹏:今年以来,顶层设计高度关注资本市场改革进程,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7月提出“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9月提出“提振资本市场”,12月更明确“稳住楼市股市”。关于资本市场的政策举措密集发布,包括出台新“国九条”、完善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等。

进行全面、系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这一点提得非常好。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要把过去单一的融资市场,改成投融资并重且平衡的市场。实际上,也还是培育耐心资本和中长期资本这件大事。

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仍是稳定社会预期、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抓手,有三条改革主线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并购重组是主动退市最主要的形式,大力推进并购重组是提高市场出清力度,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关键。事实上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偏少,主要是主动退市数量偏少。另一方面,并购重组是产业竞争的高阶形式,通过并购能够快速出清落后产能,提升头部企业竞争力,提高产业链整合力度,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长期资金入市进度加快。根据测算,2023年长期资金中入市较为积极的社保基金,持有权益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6.9%(含直接股权投资),而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新西兰超级年金基金和澳大利亚未来基金权益投资比例达69.8%、57.0%和47.1%。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持股比例更低,入市空间较大。未来,或进一步优化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模式(放松比例上限),优化保险资金偿债能力约束指标,扩大养老金投资范围。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也必须和改革结合起来。资本市场的漏洞还有很多,要改革的地方也有很多。

最后是基金行业改革提速。基金费率或进一步压降;ETF等指数投资产品数量将不断增加,指数型被动基金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现在我们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大家从上到下、齐心协力、看法一致地都要振兴股市,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在有了方方面面的共识,我想接下来可能就会有一系列的政策。

“稳住股市”,不仅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表面平静,更反映了政府对经济发展整体布局的一种战略性思考。图/新华

“现在更需要财政政策的

积极引导和直接刺激”

《中国新闻周刊》: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刘纪鹏:自“9·24”相关部门表态后,股市慢牛行情尚未形成,大家都期盼着提振士气的消息公布,尤其对财政政策的发力更为期待。地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将怎样加速与优化。

尤其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变化不断的市场环境,更需要财政政策的积极引导和直接刺激。就目前和明年经济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起到四个方面的提振作用。

一是提振经济增长。按照会议精神,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这绝不是为了追求速度,而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提振消费需求。深层次看,生产与消费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对于到底应当通过消费来推动生产全面恢复,还是通过生产来启动消费,还没有找到最佳结合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扮演双向驱动角色。

三是提振股市热情。股市与消费的关系最为紧密,股市好,消费市场就会活跃,反之就会严重影响消费。会议强调的三项重要手段,特别是财政赤字率的提高,可以在多个方面对股市形成利好,且这种利好会是持续的、健康的、积极有效的。加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年的A股将形成真正的牛市格局。

四是提振居民预期。消费、股市、楼市都有赖于居民的消费热情。居民的消费热情除了源于购买力之外,与居民预期也密不可分。只要居民对预期充满信心,消费就能全面恢复。很显然,积极的财政政策把“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作为重点之一,是能够对居民预期产生积极影响的。

因此,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是非常大的,要求是非常严的,标准也是非常高的。既然要扩大,就要“好钢放在刀刃”上,一定要稳、准地投放到需要的领域。

《中国新闻周刊》:财政政策还有多少空间可以释放?

刘纪鹏: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揭晓答案——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这意味着,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三箭齐发”:提高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额度。

中国的金融和财政政策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释放。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基本上遵循严格的国际警戒线,债务率不超过60%,赤字率则以3%为警戒线。我们看G7国家,他们大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在这两项指标上都大大超过了这两条警戒线。

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我国政府负债率为67.5%,这一数据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与国际惯例进行比较,还是考虑我们现实中面临的财政金融和经济上遇到的难题,都应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赤字率和债务率上,都可以适当地放开过去两条警戒线的束缚。

当前,按照中央的口径,我们有30万亿的国债、40万亿的地方债,以及14.3万亿的隐性债,总计84.3万亿。假如债务率能达到80%,去年GDP是126万亿,这意味着我们还能有十几万亿的增量投入,为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带来空间。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方面,我们可以发出超出10年以上的国债,例如30年期、50年期国债,运用金融手段把我们的困难往后推移。

11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摄影/本刊记者 赵文宇

“如何平衡短期刺激

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对资本市场加强监管、堵漏洞,你有怎样的建议?

刘纪鹏:首先是大股东减持的问题。随着大量原始股解禁期的到来,低成本持股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拥有了随时抛售的权利,尤其是在股市高位时选择减持,会对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国家必须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来有效约束大股东的减持行为,防止市场陷入进一步动荡。大股东在股市高位套现离场,广大中小投资者则成为受害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监管层应尽快采取行动,通过合理的政策限制大股东减持的行为,确保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

我的建议是,首先,分红限制是一项关键措施。上市公司必须先进行分红,且分红的总金额应达到IPO时募资的金额后,大股东才可以进行减持;大股东从分红中获得的资金还应扣除一部分。措施的目的是通过分红的方式,让大股东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更加关注,而不是只顾通过减持来快速套现。其次,减持价格应受到限制。大股东减持的价格不能低于公司IPO时的发行价格,这样可以防止大股东在股价低迷时抛售股份,进一步打击市场情绪。最后,针对契约式减持,建议取消目前由于折扣而广泛使用的“八折”优惠价格;受让方股份必须持有至少两年才能在市场上流通,以避免对市场形成过大的冲击。

还有独立董事监督失效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虽然数量众多,但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有时甚至成为公司实控人和大股东掩盖真相、欺骗中小投资者的帮凶,加剧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独立董事制度现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股东控制的董事会聘请独立董事,这个独立董事能去制约大股东吗?建议独立董事都挂在交易所去培训和审查,设立独立董事协会,独立董事的薪酬由上市公司付,划定几类标准,由他们每年把这个钱交给协会,由协会统一向独立董事发,改变根本制度。这样,我想我们的上市公司一定能够守住3000点,站上4000点。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某种意义上展现了中央的决心,具体落实的时候又得看准方向,选准问题导向。在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转型时期,可以群策群力,也可以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也可以把问题和建议寄到监管部门,看看目前关注最多的问题有哪些。

《中国新闻周刊》:明年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振A股市场的信心?

刘纪鹏:增量资金进入、堵塞监管漏洞、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并改善基本面,这三点是实现A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提振信心的关键,一是深化改革与创新。推进注册制改革,继续深化注册制改革,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加强监管与法治建设。特别是针对新兴金融业态和跨境业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三是优化投资环境。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等方式,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如养老金、保险资金、外资等,稳定市场预期。四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格退市制度并严格执行,淘汰劣质公司,鼓励分红回报,增强股东回报,提高市场吸引力。五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协同,应在不同阶段能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短期刺激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既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稳定市场,又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确保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记者:王诗涵

编辑:闵杰

12 阅读:6199
评论列表
  • 2024-12-20 12:48

    稳住楼市与股市!听懂了吗?3000点必须要再稳住20年

  • 亦然 14
    2024-12-20 17:17

    退市公司增多,谁还敢入市?反正我不敢!套牢可以躺平,退市就血本无归!谁敢保证买的股票不退市?关键问题,退市了没补偿!所有责任都是投资者来承担,这样的制度注定没有长期资本敢进来!如何长期?买的股票放几年,再去看都退市了!

  • 2024-12-20 15:24

    明天都看不清你还说明年,脑袋比蚂蚁大点。

  • 2024-12-20 18:27

    17年的3000点左右,真是令人无语!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么?

  • 2024-12-20 16:42

    多画点大饼

  • 2024-12-20 19:10

    只是稳,没说涨。

  • 2024-12-20 20:29

    点赞刘纪鹏先生

  • 2024-12-20 17:44

    年底了,资金全部撤离了,只有散户傻傻的还在炒炒啊把钱都输光了

  • 2024-12-20 18:58

    今天的事还没搞明白,敢想明天吗?

  • 00 2
    2024-12-20 17:16

    资本市场只相信真金白银!

中国新闻周刊

简介: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