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悠久历经上下五千年时间的洗礼演变,其文化源远流长,古建筑的类型按照建筑物的性质与功能分类,主要有宫殿建筑、民居、礼制性祭祀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军事防御体系、桥梁建筑以及古典园林等类型。
由于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那么,传统建筑中为何多用木结构呢?木结构的交错纵横又是从何时发展起来的呢?
木结构及其背后的文化观念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7000~5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发现了许多干栏式长屋遗迹,并出土大量木构件。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且是目前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木结构实例。
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长尾模型,这是我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此处所发现的建筑遗迹,主要是排列成行、打入泥土中的桩木和桩头上用榫卯衔接的地梁。此外,还有一些散乱的梁、柱和长度在80~100厘米的厚板。这说明,该文化层的建筑全部为木结构。这种干栏式建筑的特点是分上下两层,下层架空,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以承托地板,构成屋架的底座。然后在于底座之上立柱安梁,构成上层的屋架。在河姆渡文化时期,这种干栏式建筑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网地区主要的住房形式。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十件带有榫卯的木构件。对榫卯制作工艺的研究表明,当时木结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销钉的使用和企口板(板的一侧成凸字形,以便使木板紧密拼合并防止起翘)的发明,标志着此时的木结构技术已相当成熟。
木结构与砖石结构但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人也同时掌握了砖石结构的营建技术。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邹衍到了燕国,燕昭王不仅亲自出迎,而且还拜他为师,并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石结构的宫殿——碣石宫,以便求师问学。可见,中国石结构的建筑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
木、石两种结构的建筑并无优劣之分,两者各有千秋。比如,木材寿命有限,而石材则营建过于耗时耗力。可是,何以中国传统建筑仍以木结构为主,而非石结构呢?
梁思成先生认为,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古人“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呢?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不难理解,即:木结构形式的建筑,无论是在节约材料、节省劳动力方面,还是在施工时间方面,都要比石结构的建筑优越得多。换句话说,在达到同一要求和效果的前提下,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木结构建筑形式,也可以说是最为经济的一套技术方案。尤其是在施工时间上,同时代、同规模的中国建筑,其建造速度远远要比西方建筑快得多。
梁思成先生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中国古代有足够的石材和劳动力,古人也不会考虑去建造费时又费力的石结构建筑,哪怕它能够传之久远。
在中西方选择不同建筑形式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观念有关。西方在历史上经历过神权至上的时代,而中国则是人本观念的社会。神是永恒的而人的生命则是短暂的,所以中国古人不求原物长存。可见,不同的历史文化观念,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繁华都市下的古建筑传统木构架建筑,以抬梁式的构架最为普遍。所谓抬梁式,就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再重叠数层梁柱,这样构成一组木构架。由两组木构架所构成的空间,称作“间”。常见的民居建筑,面阔大多两到三间,并沿着面阔方向呈长方形布局。
广旸方公祠鼓台上的木梁架
中国传统木架建筑以抬梁式的构架最为普遍
繁华的大都市也有其深厚的古建筑历史。在深圳市南山区现存有29座完好的宗祠庙宇,其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绝大部分是抬梁式的梁架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南山区后海天后宫与涌下古庙,都没有使用梁架结构,而是用砖墙直接承重搁檩,这样做显然能节省一大笔费用。而赤湾天后古庙的主殿不仅使用了梁架结构,还使用了大量的斗拱装饰,从中可以看出,后海天后宫与涌下天后古庙的规格等级和社会影响力,都难以同赤湾天后古庙相提并论。
赤湾天后古庙的斗拱
赤湾天后古庙偏殿立面图。中国传统建筑中使用大量木料,如门、梁架、檐板、斗拱等皆为木质
建筑,既是科学技术,更是艺术。中国传统古建筑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与人文主义精神,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关于南山古建筑的描述与注解,我们已编撰成书,走一走,停一停,看一看,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