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创作于1927年4月3日,发表于4月25日、5月10日《莽原》第2卷第8、9期。原题名为《眉间尺》,1932改为现名,后收录于《故事新编》。《铸剑》往往被认为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小说的来源是鲁迅根据春秋时期干将为楚王铸剑后被楚王所杀、其子为父报仇的传说创作的。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三个人:眉间尺、黑色人宴之敖者、楚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眉间尺捉弄老鼠,母亲给他雄剑让他为父报仇。第二部分是眉间尺看见王的队列想要报仇被黑色人宴之敖者制止,他把自己的头和剑交给黑色人宴之敖者以帮助自己报仇。第三部分,黑色人宴之敖者进宫为王玩把戏,他割下王的头和自己的头,三只头在沸水中死战,眉间尺和黑色人宴之敖者合力咬死王的头。第四部分,王妃弄臣等打捞头颅并分辨,最后合葬了三只头颅。
眉间尺原本是一个天真的少年,他什么都不知道。一天夜里,他百无聊赖,于是玩弄一只在水缸里溺水挣扎的老鼠,老鼠最终被他折磨致死。此时,母亲醒来,看到儿子似乎“不成器”,母亲很无奈,决定告诉他的身世。原来他是铸剑大师的儿子,当年他的父亲为楚王铸剑,谁知铸剑成功后,鸟尽弓藏,父亲被楚王杀死。
听完母亲的讲述后,眉间尺内心燃起了熊熊火焰,他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这一天,眉间尺从男孩成长为男人。随后母亲拿出父亲的遗物,一柄绝世好剑给眉间尺。此剑与当初献给楚王的剑本是一对的。称之为“雌雄双剑”。
随后,眉间尺负剑出门,为父报仇。但眉间尺似乎没有什么策略和计划,只是凭着直觉和满腔热血 “等候着这巨变”——等待楚王的经过,然后一举刺杀他。这种复仇根本就是以卵击石。而且还有各路告密者和看客们,尽管眉间尺小心翼翼,生怕剑气出鞘,伤了行人。但告密者和看客们依然发现了他,嘲弄他、攻击他、围殴他、告发他。
在被围殴、告发的时候,黑色人宴之敖者突然出现。黑色人宴之敖者告知了眉间尺他的来历,听完黑色人宴之敖者的一番叙述后,眉间尺似乎没有多想,而是砍下自己的头颅和赠送宝剑给黑色人宴之敖者,请求他为自己报仇。因为眉间尺已经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完成复仇。此时的他对黑色人宴之敖者绝对相信。
虽然眉间尺的故事让黑色人宴之敖者很是同情,但他诛杀楚王并非完全出于帮助和同情,而是要为天下人洒热血,因为楚王专制暴政导致民不聊生,他要去为天下人“报仇”。有了眉间尺的宝剑和头颅后,黑色人宴之敖者成功地取得楚王的信任,于是来到宫殿。
在宫殿,他在大鼎里展示了眉间尺的头颅,头颅歌唱,楚王听得入迷、看得入神。就在这一刹那之间,黑色人宴之敖抓住机会,成功砍下楚王的头颅。头颅入鼎后,眉间尺的头和楚王的头在大鼎里撕咬,眉间尺敌不过楚王。黑色人宴之敖者见状不妙,于是砍下自己的头颅,帮助眉间尺。最终,三个头颅在大鼎里,全部被煮成白骨。众人分不清谁是楚王,谁是“贼子”,于是,三个头颅,都被王礼厚葬。故事结束。
那么,鲁迅的《铸剑》到底在表达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书写一个复仇的故事吗?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小说的重点其实在黑色人宴之敖者和众人。黑色人宴之敖者为什么要刺杀楚王,因为王的专制暴政,残忍统治,而黑色人宴之敖者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众人只是麻木的看着热闹。王出宫,他们看热闹;王去世,他们还是看热闹。这个事情,小说的主题不言而喻,英雄的反抗和庸众的麻木。
专制的统治、英雄的反抗和庸众的麻木小说中的楚王是个专制残忍的统治者,他专制得要控制太阳和时间。王将一切权力垄断于自己手中,权力高度垄断,王超越一切法律和制度,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之下,所有人都是臣民,他们的生死都在王的一念之间。
王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官吏的方式来完成权力的行使和国家治理,权力行使呈现出了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获得行使权力的官吏们由于得到了王的授权,等于他们也拥有了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的权力,而权力一旦失去制约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于是权势熏天的官吏们个个“如狼似虎”,他们贪婪吸食着民众的血,对民众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和奴役,社会治理充满了武断、任性、野蛮和暴力。
在高压的统治、暴力的压迫、经济的剥削、文化的专制、思想的控制、精神的奴役下,民众只能麻木的活着,服从顺从,奴性十足,充当平庸的看客。无论发生了什么,庸众永远保持着看似积极的关注姿态,但实际上,他们什么也不关心,甚至连自己的命运也置若罔闻。
庸众穿着一样的衣服,做着一样的事情,听着一样的指令,遵从一样的时间,朝向同样的方向,面向唯一的光亮,依从唯一的偶像,不管这些事情、指令、时间、偶像是对是错,只要大家都这么做,自己就会跟着,一旦有人拒绝如此,他就会成为公众之敌。所以他们只能服从、麻木和充当看客,因为这是他们在专制社会中的生存方式。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方冠男.《铸剑》:永恒重生,就是永恒毁灭
我一直想把眉间尺唱的那首歌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