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原市委书记,从不以公谋私,五位子女中没有一人在体制内

熹然随心过去 2024-11-22 20:30:51

在上海人民广场的一间老办公室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份特殊的档案。档案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962年,一位退伍军人想要进入上海市政府工作,他的条件非常优秀——南京军区某部队的优秀指导员,立过三等功,入过党,还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按理说,这样的条件,进入市政府工作并非难事。然而,当时的上海市委秘书长却坚决反对。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位退伍军人,竟是市委秘书长的亲生儿子。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位高权重的父亲,为何会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冷酷"?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从山东走出的革命者

1932年的山东,正值寒冬。济南师范学校的校园里,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偷偷传看一份《共产党宣言》。其中一位身材瘦高的青年,正是王一平。那个时期的济南师范,表面上看去平静安宁,实则暗流涌动。

"先生,我想跟您讨教一个问题。"一天晚上,王一平敲开了进步教师李明远的房门。这位在学校里以严厉著称的教师,却暗中在传播进步思想。从那天起,李明远的房间就成了王一平经常光顾的地方。

"你们知道吗,就在前几天,日本人在山海关打响了进攻的第一枪!"1933年初的一天,李明远在课堂上突然说出这句话,全班同学顿时噤若寒蝉。这句话像一颗火种,点燃了王一平心中的怒火。

很快,王一平加入了学校的读书会。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的革命理论。白天,他是一名普通的师范生;夜晚,他却在勤工俭学的工厂里向工人们宣传革命思想。

1935年春天,山东大旱。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在王一平的家乡爆发了。当地的农民因为交不起苛捐杂税,纷纷走上街头请愿。国民党当局不但不体恤民情,反而派军队镇压。

"现在,是我们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一平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商议组织暴动的事宜。

三天后的清晨,数千名工农群众聚集在县政府门前。他们手持农具,高喊着"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王一平站在人群中央,带领大家向县政府进发。

然而,国民党军队早有准备。当暴动队伍刚到达县政府门前,机枪声就响了起来。混乱中,王一平看到许多同志倒在了血泊之中。

"快撤!分散撤退!"王一平带领剩余的同志且战且退。但是,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老农民拉着王一平钻进了一个地窖。

"小王啊,你先在这里躲着。等天黑了再走。"老农民说完,小心翼翼地盖上了地窖的盖子。

当天夜里,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王一平换上了一身商人的行头,混在一支运输队伍中,躲过了敌人的搜查,秘密转移到了北平。

到了北平后,王一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很快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前往西安,在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中开展统战工作。这一去,就让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战场上的文武全才

1937年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员。这位学员就是从西安辗转而来的王一平。在抗大的日子里,王一平不仅刻苦钻研军事理论,更是在实战演练中表现出色,多次获得教官的表扬。

"王同志,组织决定让你留校任教。"1938年春,在抗大毕业典礼结束后,校长林伯渠对王一平说道。就这样,王一平成为了抗大战术教研室的一名教员。

然而,课堂内外的王一平判若两人。在讲台上,他是一位严谨的军事教员;而在演习场上,他却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有一次军事演习,王一平带领的学员队伍在劣势情况下,巧妙运用地形优势,成功"击溃"了由资深教官带领的对手方。

"小王啊,你这打仗的本事可不是在课堂上学来的吧?"演习结束后,林伯渠笑着问道。

1938年冬,组织决定派王一平前往山东老家,协助八路军开展抗日工作。刚到山东,他就接到一个棘手的任务:调查日军在胶东地区的军事部署。

为了完成任务,王一平化装成一名货郎,挑着担子走村串户。白天,他在村里摆摊卖货;夜晚,他则悄悄记录日军的活动情况。就这样,他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绘制出了一份详细的敌军部署图。

这份情报很快发挥了作用。1941年春,日军对山东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王一平根据掌握的敌情,带领部队采取"游击战"战术,在敌人薄弱环节展开突袭。

有一次,王一平得知一支日军运输队要经过莱芜附近的山路。他立即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在半路设下埋伏。当日军运输队经过时,王一平一声令下,战士们同时开火,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一仗,不仅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还俘虏了十几名日军士兵。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王一平已经是华野第八纵队的政治部主任。1947年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协助友军解放济南。

"同志们,这次行动关系到整个华东战局!"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王一平对战士们说道。很快,第八纵队就与友军一起,对济南发起了猛烈进攻。

战斗中,王一平经常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有一次,一个连队在进攻中遇到了强大火力,伤亡惨重。王一平二话不说,抄起一支步枪就冲到了最前线。在他的带领下,连队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1948年底,王一平调任第八兵团政治部主任。此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长江一线构筑防御工事,企图以此阻挡解放军的南进步伐。

"必须尽快突破敌人的防线!"在一次作战会议上,王一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让部分部队化装成流民,混入敌军防区内部,为主力部队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这个计策获得了指挥部的采纳,并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这样,在王一平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解放军顺利突破了长江防线,并一路南下,将解放的火种带到了浙江。正是这场胜利,让陈毅老总注意到了这位文武双全的将领...

三、商海浮沉中的智者

1950年的上海,百业待兴。陈毅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英美洋行和本地投机商人联手,大量囤积民生物资,哄抬物价,让刚刚解放的上海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得找个懂经济的帮手!"陈毅当即给第八兵团发去一封电报,点名要调王一平来上海。

上任伊始,王一平就接到了一份特殊报告:位于外滩的某英商洋行,近期大量收购棉布,导致市面上棉布价格飙升。当时有同志提议,直接查封洋行,但王一平却提出了另一个方案。

"与其硬碰硬,不如借市场之力制衡他们。"在一次市委会议上,王一平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很快,一个代号为"春雨"的经济行动悄然展开。

市委先是暗中从各地调集了大量棉布,然后通过国营商店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投放市场。洋行见状,立即开始大量收购这些平价棉布,企图继续控制市场。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源源不断的棉布像春雨一样,不断投放市场。

"这些洋行的资金总有耗尽的一天。"果然,仅仅两个月后,囤积棉布的洋行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迹象。最终,这些洋行不得不低价抛售库存,棉布价格随即回落。

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的胜利,让王一平看到了市场调控的重要性。1951年,上海出现了粮食投机风潮。这一次,王一平故技重施,但加入了新的战术。

"必须打一场长期战。"王一平提议在全市设立粮站网络,就近向居民供应平价粮食。同时,他还建议在重点地区设立米粮储备仓库,确保粮食供应。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一平还派人暗中收集各个粮商的经营数据,分析他们的资金实力和囤积能力。根据这些数据,他精确计算出了打击投机所需的粮食数量和时间节点。

"别光顾着打击投机,还得扶持本地工商业。"在一次调研中,王一平发现很多本地小商户因为资金短缺,难以维持经营。为此,他提出了"分类扶持"的政策:对于守法经营的商户,通过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对于有意转型的商户,则帮助其加入合作社。

1953年,上海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一些外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国营企业合作。这正是王一平当初提出的"以市场换市场"策略见效了。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控,让这些外资企业认识到,与其对抗不如合作。

"工商改造不是单纯的没收充公,而是要让他们心服口服。"这句话成为了王一平主政上海期间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他的建议下,上海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方式,既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又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造。

到了1954年,当年那些与洋行勾结的投机商人,有的已经转型成为了国营企业的技术顾问,有的则加入了合作社。而那些洋行,也纷纷主动申请公私合营。这时,陈毅找到王一平说:"老王啊,你这个经济战打得可真漂亮!"

四、为政清廉显本色

1962年的一天,上海市委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来访者是一家国营工厂的厂长,他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说是要为王一平的侄子调动工作。

"这份报告,我看还是收回去吧。"王一平将报告推了回去,"工作调动要按照组织程序来,不能搞特殊。"

这样的事情在王一平身上并非个例。1965年,一位老战友的儿子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来找王一平帮忙解决住宿问题。按照当时的规定,外地学生必须在指定区域租房居住。

"老战友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但规矩不能破。"王一平对老战友说,"大学有自己的分配制度,我们得按规矩办事。"

在上海市委工作期间,王一平住在一间由组织分配的老公房里。房子年久失修,墙壁上的油漆都开始剥落。有同志提议给他换一套新房子,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我这房子住得好好的,换什么房子?"王一平总是这样说。直到1977年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他依然住在那间老房子里。

1970年代初,上海一家百货公司准备进一批进口商品。按照惯例,领导干部可以优先购买。当时的供应科主任特地打电话到王一平办公室,询问需要预留些什么。

"不用给我预留,让老百姓先买。"王一平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后来有同志问起这事,他说:"当领导的,就是要让群众先享受好东西。"

在王一平的办公室里,一直放着一个旧皮包。这个皮包是他在延安时期用的,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他一直舍不得换。秘书曾经偷偷买了一个新皮包放在他办公室,却被他发现后立即让秘书退了回去。

"我这皮包,陪我打过仗、搞过生产、做过工作,虽然旧了点,但还能用。"这是王一平常说的一句话。

有一次,市里要给领导配专车。按照规格,王一平应该配一辆上海牌高级轿车。但他坚持继续使用原来那辆普通的嘉陵牌小轿车。

"车子不在新旧,关键是能把工作做好。"这是他对车队负责人说的话。

即便在位高权重时,王一平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每到饭点,他都跟普通干部一起在机关食堂排队打饭。有人劝他可以让工作人员送饭到办公室,他总是摆摆手说:"我这两条腿还能走,就不麻烦别人了。"

1975年,上海要举办一次重要会议,会务组特地给与会领导准备了精美的茶具。王一平知道后,立即叫停了这项采购。

"开会喝茶,用普通茶杯就行了,何必搞这些排场?"在他的坚持下,会议最终使用的是普通的白瓷茶杯。

这种清廉作风,不仅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更影响着他的从政理念。在他主持工作期间,上海市委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涉及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的事项,一律从严掌握,不得开特殊口子...

五、平凡子女的不平凡人生

1962年的一个春日,上海某机械厂的车间里,一位年轻工人正专注地操作着车床。这个年轻人就是王一平的大儿子王建国。此时的他,刚从部队退伍不久。

"建国同志,厂里要办培训班,想让你去参加。"车间主任专门找到王建国,"这可是个好机会,培训完就能当技术员了。"

"主任,还是让别人去吧,我就安心当个钳工。"王建国谢绝了这个机会。其实在此之前,他曾给父亲王一平写过信,询问是否可以参加培训班。

"当一线工人怎么了?样样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王一平回信中说的话。就这样,王建国一直在车间工作到退休,成为了厂里的技术能手。

大女儿王红的经历更是令人称奇。1965年,她从军队退伍后,被分配到湖南一个偏远的农场。初到农场时,她给父亲写信,说是环境艰苦,想调回上海。

"你去看看老乡们住的什么房子,吃什么饭?我们党的干部,就要和群众同甘共苦。"王一平在回信中这样写道。此后,王红扎根农场,带领农场职工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把一片荒芜变成了丰收之地。

1972年,王一平的二儿子王建民从技校毕业。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他完全可以留在上海工作。但他主动申请去了新疆建设兵团。

"爸爸,我想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临行前,王建民对父亲说。王一平什么也没说,只是给儿子收拾了一个旧行李箱,里面装着几件旧棉衣。

在新疆,王建民从一名普通拖拉机手做起。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自学机械知识。十年后,他成了兵团里有名的"机械医生",编写的《拖拉机维修手册》在兵团广为流传。

小女儿王芳1975年高中毕业,本可以通过关系进入市里的机关工作。但她选择了去一家纺织厂当纺织女工。

"我想像普通人一样工作。"这是王芳对父亲说的话。在纺织厂,她从最基础的挡车工做起,一干就是三十年。期间,她多次获得技术革新奖,还培养了一批年轻工人。

最小的儿子王建华的选择更是出人意料。1978年,他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却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到农村当了一名农技员。

"我学的是农业技术,就应该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王建华的选择。在农村,他推广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2007年,王一平去世时,他的五个子女都已到了知天命之年。这些年来,他们始终坚守在普通工人的岗位上。儿女们都说,父亲给他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权势地位,而是踏实做人的品格。

在王一平的追悼会上,一位老工人这样说:"老书记的子女们,没有一个当官的,但他们都是普通岗位上的好把式。这,或许就是他们最了不起的地方。"

2 阅读:121

熹然随心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