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个村,村民一个姓,宗联8个字,村民有钱

影像中国 2024-11-07 16:19:05

广东佛山西樵山镇有个百西村头村,傍水而建,历史可以追溯到有南宋时期,是南海十大古村之一。

百西村头村的原住村民只有一个姓,潘姓。

在村头村潘氏大宗祠内,时常举办聚餐,这是潘氏宗亲在举行祭始祖仪式。

潘姓,主要有三个源流观点。

一个出于姬姓。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毕公高被封在今陕西省咸阳北,建立了毕国。毕公高把自己的儿子季孙分封到了荥阳潘水流域,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为姓,因此得姓为潘。

另外一个出自鲜卑改姓。说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复姓为单姓,鲜卑族的一支破罗氏,改为潘姓。

还有一个出自芈姓。《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成王时,潘崇为太子老师,他助楚穆王继位有功,从此潘姓在楚国成为望族。后人念潘崇兴潘姓有功,便尊他为潘姓的得姓始祖。

在村里的潘氏大宗祠中,我们看到祠堂的对联简明扼要:上联:“荥阳望族”,下联:“粤海名宗”。

8个字,把河南与广东联系在了一起。

这其中有什么样的缘由呢?

“荥阳望族”,说的是百西村头村潘氏一脉郡望荥阳。

颍阳郡,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秦汉时候建设的古郡。如今,季孙的墓位于河南荥阳。

“粤海名宗”,则与潘姓迁徙有关。

春秋战国时,潘姓一族的活动区域,主要为今天的湖北省境内。

西汉时期,潘姓一支,迁移到今天的荥阳中牟一带,发展到魏晋,称成为当地一大望族。他们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

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中牟望族陆续衍分出许多支脉,主要包括河北威县第二大郡望、洛阳以潘威为开基始祖的第三大郡望以及唐代以来豫章潘姓等。

宋时,已经有潘姓后人迁广东、云南。

元代至元四年(1338年),西樵百西村头村的始祖悦榕公潘志安,与儿子潘祖杰、孙子潘道生,为躲避战乱,携家带口经广东韶关南雄珠玑巷南下。

他们先是临时避祸高明歌乐村,后来儿子来到西樵山百西一带做生意,与当地女儿结亲,在此定居,繁衍生息,至今七八百年。

百西村头村文脉、商贸发达,仅清代就出过两个进士和十个举人,有30多处祠、庙、厅堂。

村子里的人善于经商,有小广东之称。清代村内已经形成三十多条街道,130多间考究的镬耳屋分列花岗岩巷道两旁,商铺林立。分布在村子里的6口古井,为商旅提供休憩。

这里的村民,“男不愁娶,女不愁嫁”。

如今这里已经村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村子里,依旧能看到连片镬耳屋,还有祠堂、馆舍、书塾、宗庙等,10多家店铺的旧址,部分门牌号依稀有清朝或民国的字样。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