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笔记丨文物普查员的一天

吉林日报 2024-11-16 14:35:55

11月11日,清晨7点钟,深秋的扶余,一晚上积蓄的寒冷空气还没有消散,此刻,扶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的队员们已经完成碰头,带上相机、无人机、测距仪、卷尺、笔和笔记本等普查工具,兵分两路,准备开始一天的普查工作。记者一行也跟随其中一组4人,走进他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松嫩平原上的柏油路又平又阔。经过三十分钟路程,到达了当天的第一站:西团山北岗遗址。田野边一场简短而高效的晨间例会后,队员们按照各自工作任务迅速走进广袤的玉米地里,开始首个工作任务——通过地面踏查的方式确定遗址四至边界。

“在三普时期,很多文物遗址都是通过3-4个点位进行记录,导致遗址边界不够清晰,这次我们基本上都要选择6-7个以上点位,进行精准定位,以保证通过点位相连可以勾勒出清晰的文物边界,满足建立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的精度要求。”扶余市博物馆馆长张会东介绍说。

“点位1坐标找到了,点位2坐标找到了……”,通过对讲机,普查队员不断汇报点位确认情况。结合“三普”调查数据,普查队员利用手机指南针功能,确定点位大致位置,插上红旗作为标记;再利用“文保二号”定位设备,对点位进行精准定位并进行360度拍照记录;最后通过无人机将遗址全景拍摄下来,准确掌握遗址全貌。用小红旗插入坐标点也是普查队员根据工作实际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方法,至此,一处遗址的四至边界普查外业工作才算完成。

平时,队员们的午饭以面包香肠为主,寒冷的天气里也是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要是普查点靠近乡镇,那就是很“幸福的事儿”,可以到小饭店解决。

下午要调查的两处点位都是建筑类历史遗迹,比起上午在田野里四处“卡边”,建筑类的普查省去了一些脚力,不用满大地的去寻找坐标点,但建筑类对数据的要求更加精确。除了长、宽、高,还要记录附属文物的位置和尺寸、各主要部件的相对位置,建筑物的每一个转角都要进行一次测点,所有数据采集完成,队员们还要根据采集数据绘制平面图。

“下午调查的这两处蔡家沟镇俄式建筑属于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在‘三普’时期还未列入文物遗址保护名录,是这次调查的新发现,因此要更加详细地进行普查,对遗址进行全面的测绘、统计”,张会东说,“可以说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的发现是扶余市文物普查队的最大收获之一。”

天光已晚,外业工作告一段落,队员们驱车赶回扶余市博物馆(扶余市文物保护与考古服务中心),开始内业整理。在文物普查标本库房,负责采集遗址内标本的队员把采集到的标本洗刷拍照后放进库房,其余队员在普查办公室将外业采集到的坐标、图片等信息按不同点位上传至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系统,同时做好备份工作。在内业填报工作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普查员们仔细核对每一条数据,用心填报每一处文物点的登记表信息。如此忙碌到晚上八九点,一天的工作才算圆满结束。“现在是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只能是满负荷地工作。”张会东说。

为了完成文物普查工作,这支队伍的足迹遍布扶余市各个村落。整个采访过程也极不容易,因为队员们一直在走、一直在走……记者了解到,扶余市共有三普时期88处不可移动文物需要复查,加上新发现历史遗迹,四普普查达110多处,由于大部分在野外,只能等玉米等农作物收割得差不多才能进行精准的数据测量和采集。马上冬季要来临,下雪后也会影响普查工作的进行,所以更需要抓紧时间。为了按照“四普”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扶余市博物馆(扶余市文物保护与考古服务中心)共有10人,已抽出8人在进行普查工作。

“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四普’的工作标准非常高,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毕竟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而且因为科技手段的提升,下一步可以开发利用普查中收获的文物数据,开展文物的数字化应用,把这些古老文物通过图片、视频、数字模型等数字化形态进行转换,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文物活起来,发挥其久远而深沉的文化力量。”这是该组普查队员张会东、于晶、王大威、李顺的共同心声与期昐。

对于记者而言这一天是充满新奇的普查体验,但是对于文物普查队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却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和责任。普查队员度过的每一天,看似平淡却不平凡。他们跋涉山川,记录下的不仅仅是文物数据与资料,更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敬畏。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春艳 王学新

编辑:秦楚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