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香甜女”杨舒平:被美国驱逐韩国拒绝,回国后连门都不敢出

清清去聊娱乐 2024-11-07 21:04:44

谁能想到曾经那个站在马里兰大学演讲台上意气风发的留学生代表,如今却沦落到"两边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2017年杨舒平在毕业典礼上的那番"美国空气真香"发言,让她一夜之间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典型。

美国不要她韩国不收她,回国后还得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

这位昔日的"留学生优等生",究竟是如何把自己"作"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说起杨舒平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让无数人羡慕的留学生代表,如今却活成了"深居简出"第一人。

每天打开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评论还在继续,有人说她在家躲清闲,有人说她在国外混不下去。

这场始于2017年的风波,像是给她贴上了永远撕不掉的标签,走到哪都有人认出她就是那个"空气香甜女"。

在网络世界里她俨然成了一个另类"网红",只不过这个"网红"当得可不那么舒服。

连找工作都成了一件难事,简历投出去对方一查名字,立马就能和那场轰动全网的演讲联系起来。

别人的留学经历都是镀金的资本,她的却变成了一块绕不开的"心病"。

家人心疼她劝她干脆在家休息一阵子,没想到这一休息,连出门都变得小心翼翼。

走在街上都得戴着口罩,生怕被人认出来,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和她当初在美国畅想的人生可真是天差地别。

每天刷刷手机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成了她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

偶尔看到别的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美好生活,她也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那样说,现在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有时会收到一些善意的私信,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别太在意"但这种网暴级别的关注度,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松面对的。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她发现自己在网上的"知名度"居然越来越高,但这种走红却是她最不愿看到的。

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些"杨舒平寻踪启事"的帖子,说她在哪里出现过,做过什么连吃个饭的细节都能被人扒出来。

这种被放大镜下盯着的感觉,让她不得不把自己的生活圈子缩得更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

其实谁又能想到,当年那个从昆明出发的优等生,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回溯到2012年杨舒平还是昆明中学的风云人物,成绩出众是多少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临行前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不绝于耳,"舒平啊以后在美国混出名堂了,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

带着一路的期待与憧憬,18岁的杨舒平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仿佛前方等着她的都是鲜花和掌声。

刚到马里兰大学的那段日子,处处都让她感到新奇。

那些看起来永远自信满满的美国同学,说话做事总是那么理直气壮,和国内学生的谦逊内敛形成了鲜明对比。

渐渐地她发现只要自己说一说国内的"槽点",美国同学们总会报以善意的笑声和认同。

比如谈到家乡的空气质量,她学会了用略带调侃的语气说:"你们根本想象不到,在昆明我们要戴好几层口罩!"

每每这时周围的美国同学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仿佛在说:"看这个中国女孩真懂事!"

这种认同感让她上瘾,慢慢地她开始刻意迎合美国同学的口味,动不动就拿自己的祖国做反衬。

在马里兰大学的五年里,她的成绩一直很出色,完成了本硕连读,还结识了不少学界名人。

特别是遇到了一位让她非常崇拜的华裔校长陆道逵,看到他完美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样子,杨舒平心里的那杆秤更歪了。

她开始觉得要在美国立足,就得学会"入乡随俗",哪怕代价是否定自己的根。

学业上的成功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殊不知这种过度迎合的心态正在将她推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2017年春天当她接到要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中国留学生代表发言的通知时,内心简直要飞上天。

她想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可以让所有人都看看,自己是多么完美地融入了美国社会。

殷切的期待中她开始精心准备演讲稿,把过去几年里那些深得美国同学欢心的"段子"都整理了进去。

在她看来这份演讲稿一定能博得满堂喝彩,却不知道这正是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2017年5月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现场座无虚席。

杨舒平站在演讲台上,她期待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临。

只见她一脸陶醉地说着:"这里的空气多么清新,天空多么湛蓝人们都是那么自由自在..."

台下的美国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觉得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孩太会说话了。

然而现场的中国留学生们却面色铁青,有人甚至气得直接离场。

因为在他们看来,杨舒平为了博得美国人的欢心,竟然用如此夸张的对比贬低自己的祖国。

这场演讲很快在网上疯传,视频被各大社交平台反复转发,评论区瞬间沸腾了。

有人说:"这是多大的心理扭曲,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也有人嘲讽:"原来在昆明生活这么痛苦啊,建议永远别回来了。"

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声,杨舒平起初还试图解释:"我只是在表达个人感受..."

但事态发展完全超出她的预料,连昆明市政府都坐不住了。

官方数据显示:昆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100%,根本不存在她所说的"需要戴五层口罩"的情况。

这下可好杨舒平的"夸张式发言"被实打实地打了脸。

风波越闹越大甚至惊动了外交部,发言人不得不在记者会上回应此事。

外交部的态度却出人意料的温和:"只要他们依然热爱祖国,愿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祖国永远张开怀抱欢迎他们。"

但这番说辞显然没能平息网友们的怒火,他们觉得杨舒平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个人感受"的范畴。

迫于压力杨舒平不得不发表道歉声明,但歉意的言辞反而激起了更大的争议。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精心准备的"高光时刻",竟然成了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演讲风波过后杨舒平以为凭借着马里兰大学的文凭,至少在美国职场还有一席之地。

然而现实给她当头一棒,投出去的简历如同泥牛入海,了无音讯。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因为和美国同事的一场争执,连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也保不住了。

更讽刺的是当她据理力争种族歧视的问题时,对方反而说她"太敏感"。

被迫离职后手握着美国绿卡的她,依然无法在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上站稳脚跟。

朋友们给她支招:"要不去韩国试试?美国名校毕业在那边肯定吃香!"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杨舒平踏上了韩国的土地。

谁知道现实再次给了她当头棒喝,简历石沉大海连一个正式的面试机会都没有。

在韩国的日子里,她终于明白自己那份引以为傲的"美式自信",在异国他乡显得多么的可笑。

那些曾经以为是通往美好未来的选择,如今都变成了无法摆脱的枷锁。

在两次碰壁之后,她不得不接受现实,选择了回国。

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漫长的网络关注和持续不断的议论。

或许这就是命运给她开的一个巨大玩笑:当你过分追求他人的认同时,反而会失去最根本的自我。

曾经那个为了融入美国社会不惜否定自己根基的女孩,如今终于明白了一个真理:

无论身在何方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真实,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别人的期待。

这场关于身份认同的困境,不仅仅是杨舒平一个人的故事,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迷失与觉醒。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清清去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