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劳动节假期,正值中马建交50周年,从亚丁湾归来的中国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停靠马来西亚巴生港,并开展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除了常规的登舰参观活动,马国防部还特别安排了一场榴莲品尝会,人称“3D外交”(durian defense diplomacy 榴莲国防外交)。中国人对马六甲并不陌生,巧合的是,六百多年前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乘驾宝舟百艘”,也多次访问彼时的马六甲王国,并在此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记忆。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中马关系的发展史。
01
世代友好,绵延千年-老朋友源远流长
中马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古人以 “昆仑”一词专指马来沿海地区。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与苏丹结盟,使其免受暹罗和满者伯夷的入侵。
马来西亚是与近代中国也有着密切联系。孙中山在槟城策划了黄花岗起义,年仅18岁的华侨余东雄血洒南粤,成为七十二烈士中最小的几位之一。日寇铁蹄踏入华夏大地后,吉隆坡尊孔中学教师梁灵光毅然回国,投身革命事业,并成长为广东省长,他在任内大胆探索,迈出了经济特区开放的第一步。
02
两极格局,冷战阴云——老朋友分分合合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意识形态原因,英国殖民当局未能同意中国在马设立领事馆。虽然在 1954 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英恢复外交接触,并进入半建交关系时期,但在亚洲方面,英国坚持追随美国,采取一系列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与措施。
1957年,马来西亚联合邦独立初,延续了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方针,倒向英美,军事上与英国关系密切。越南革命爆发以来,美国担心“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把马来西亚拉入 “东南亚条约组织”,成为其遏制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参政的马华公会因历史原因与国民党保持了一定的关系,马来西亚政府更是参与西方阵营制造“两个中国”阴谋,彼时的中马关系形同敌对。
到了七十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冷战的天平暂时倒向苏联。英国相对衰落促使其从马来西亚撤军;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关岛主义”,主张让同盟国分担一定的军事义务,东南亚国家应为自身的安全承担主要的责任。得势的苏联则加快向东南亚渗透,试图填补“权力真空”,提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原先防务上习惯于依附大国的一众东南亚国家瞬间失去了安全感。
在此背景下,在马来西亚的积极倡导下,1971 年,东盟五国外长在吉隆坡签署了 《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提出了东南亚国家“中立化”的主张,不愿卷入大国博弈成为牺牲品。马来西亚开始从结盟转向不结盟的等距外交。中国作为东南亚最近的大国,发展迅速,且在同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能为东南亚和马来西亚中立化提供保障,而中国所倡导的不结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又与马来西亚理念相通。
03
共同努力,互利共赢——“有情人终成眷侣”
我国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动了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马来西亚。1971年,周总理接见了参加广交会的马贸易代表团,我国官方已公开使用马来西亚,表明对其的实际承认。1974年5月31日,各方面条件成熟后,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访华,并同中国签订了建交公报。作为首个与我国建交的东盟创始国家,中马建交意义重大,推动了中国同泰国、菲律宾建交,更为日后中马乃至中国和东盟的密切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后, 随着各项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了开放力度,调整外交政策,加强周边外交,进一步打消了相关疑虑。8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亦扩大了对中国的开放与合作,并在1989年开通了吉隆坡到广州的直航航班,以便利双边交流。
04
携手共进,历久弥新——中马命运共同体,国际交往新范式
半个世纪来,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中马领导人多次互访,中马关系不断深化、提质,老朋友升级为好朋友、真朋友。中国连续15年成为了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两国企业双向投资,实现了双赢。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顶住国内改革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与马来西亚共度难关;本世纪初,马来西亚坚定支持中国“入世”;在南海问题上,中马坚守务实态度,以对话取代对抗,为解决领海问题提供了典范;疫情来袭,中马各界互相驰援、风雨同舟,推进疫苗开发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两国双园”、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拔地而起,东铁项目经历挫折后再度按下“快进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昌明大马”构想英雄所见略同地把发展和人民放到了中心地位。
当代国际形势下,中国推动沙伊历史性和解,助推中东地区“和解潮”,与马提升在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增强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愿望存在交集;加沙战火再起,中国呼吁各方重回“两国方案”,主张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解决,更是得到长期“挺巴”的马来西亚赞赏;中马两国同属亚洲文明,两国在外交行动中力行亚洲价值观,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亚洲精神。
马来西亚在中美博弈中的务实、“不选边”态度不仅成为中马关系又一减震器,更向世界道出了广大亚太国家不愿当地缘争夺的“棋子”,而是希望成为共同发展的“棋手”的呼声。
去年两国领导人宣布建立中马命运共同体,两国关系达到新高度。
中马友好种子历经千年后已经枝繁叶茂,不仅是对先人的告慰,更是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指明了一条国家间友好合作的思路:互利合作而非阵营对抗,求同存异而非排除异己才是国际社会交往的主流与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