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讨伐孙吴共动用了多少兵马?真有八万蜀军参加夷陵猇亭之战?

娇洋看过去 2024-05-26 08:46:18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目的是夺回荆州,为关二爷复仇

夷陵之战亦称彝陵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又一大规模战役。战争的起因是刘备为复夺荆州同时为关羽复仇而兴师动众与孙吴大打出手。战争初期, 主动权掌握在蜀汉这边。彼时因荆州易主,吴蜀两国的边境已经西移至今天重庆奉节的巫山一带,长江三峡成了两国间的主要往来通道, 因此刘备任年轻将领吴班、冯习为先锋,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夺峡口,捣入吴国境内。

吴班、冯习率军在巫峡(今湖北巴东)击败吴将李异、刘阿,袭占了秭归。蜀军首战告捷,士气更盛,将士纷纷请战,恨不得一举荡平吴国,夺回荆州,为关二爷报那血海深仇。老谋深算的刘备没有被初战小胜冲昏头脑,他在挥军东进的征途中,最担心的是身后还有个虎视眈眈的曹魏。因此他命镇北将军黄权率偏师驻扎长江北岸,以警戒曹军,又派参军马良到武陵用甘词厚币收买当地蛮族首领沙摩柯,希望他派兵随征,同时希望他在曹军发起攻击时能出军帮助抵御。

蜀军伐吴出动了多少兵马?

夷陵之战的首战以蜀军胜利而告一段落,其实这也是意料中事。彼时的蜀军刚取得益州、汉中之役的大胜,将士皆经过长期实战的锤炼,作战经验丰富,加上刘备这次几乎是空国而出,尽遣精锐,不惜血本,一副不灭孙吴誓不罢休的架势,所以战事初起时蜀军势如破竹,吴军节节败退也是不奇怪的事。关于刘备调集了多少兵马讨伐东吴,《三国志》语焉不详,几乎没有提及,只是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释里留下两条线索,也可视为材料:第一是为《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里所作的注释:

“ 癸亥 ,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征剿扫灭),以克捷为效’”。

第二是《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曰:

“(孙)权将陆(逊)议打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刘)备仅以身免” 。

这两条资料都涉及蜀军兵力,然而提及的数量却相差一倍有余。后来司马光在其编纂的《资治通鉴》 中,在描述夷陵之战的章节里采用了四万一说,其实仔细检索史料,刘备出军四万伐吴之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立国之初的蜀汉百废待兴,哪能出兵八万攻吴?

早前刘备在占有益州和荆州大部时,其军队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但经过襄樊之战关羽先胜后败、吕蒙白衣渡江袭夺江陵、公安、偷袭关羽背后,驻荆州蜀军的损失还是很大的——

“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留在荆州的军队在关羽兵败后或死或降,基本已经全军覆灭了。

这里可以推论,刘备东征孙吴打响夷陵战役时,因荆州兵已经丧失殆尽,就只能依靠益州兵力了。那么刚结束战乱不久的西川又能够动员多少兵力呢?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释里隐约提到了此事,在诸葛亮发动北伐驻军汉中、兵出祁山时 ——

“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

等到邓艾涉险出奇,兵临成都时,刘禅献国投降,彼时的蜀军总兵力是:

“带甲将士十万两千......”。

这些都是刘备病故后诸葛亮执掌朝政时的事了。由此可以看出,在蜀汉平定益州、汉中又攻取南中(今云南、缅北)后,全盛期的蜀军也就维持在十万兵力左右,更何况刘备刚建蜀汉称帝时,哪能调集那么多军队攻伐孙吴? 即使刘备能拼凑出十万大军,不还得分兵一部驻守汉中以防止曹魏入侵吗?

综上所述,刘备在夷陵大战期间绝对无法调集八万大军与孙吴鏖战,《傅子》所说的陆逊大破刘备歼灭八万蜀军实属夸大之词,在当时将领们虚报战功、夸大歼敌数量以博取高官厚禄之事并不罕见,甚至早已是君臣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所以四万之说还是比较可信的。所以说蜀军首战告捷,靠的不是兵力优势,靠的是占据了有利地势,即在地利上占了便宜。

关于这点,可以在古文献中搜寻些关于四川、荆州的战略地势之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论及此事:

“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水),乘夏(涨)水而下(长)江,五日而至郢(荆州)”。

《三国志·邓艾传》也记载有类似观点:

“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留陇右兵两万,蜀兵两万,煮盐冶铁,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备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厉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 ”。

《晋书》也有同样观点:

“引梁益之兵, 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西川对荆州有明显的地理、战略优势。蜀军顺江东下,水陆俱进,能快速通过峡江地区直接跃入江陵附近的山区,直捣江陵,也能迅速占领荆州甚至长江下游地区,也就是孙吴的腹心之地江南,所以顺江东下的刘备占有极为有利的地理、战略优势。而征战最为重要的后勤保障难题,可以用水运优势轻松解决,粮草军资器械可以装船迅速运抵前线。所以说,占据巴蜀一方对于盘踞东南一方更具优势,也更有威胁。

当然,占据地理优势是蜀汉发动夷陵之战的重要资本,但人的因素也不能忽略。蜀军一往无前的气势是打赢首战的关键,而在激励士气方面,刘备不仅重用年轻将领,自己还身先士卒,这才是蜀军初战告捷的最关键所在。

孙权不是轻易服输的人

当然,蜀军旗开得胜并不意味着能取得节节胜利,刘备复夺荆州并吞下江东的决心是坚定而强烈的,然而孙权也非等闲之辈,他不会轻易躺平任人宰割,他也不是随便认输、将胜利果实拱手赠人的失败者。早在刘备出兵东征前,孙权因忌惮曹魏,就派诸葛瑾去蜀国讲和,然而刘备决心已定,拒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诫,连诸葛亮的意见都不听,何况诸葛瑾。孙权在蜀国碰了一鼻子灰,知道一场恶战已难以避免,只得暂时向曹魏俯首称臣,以集中力量对付刘备。然而夷陵之战的头彩被刘备抢得。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孙权忽然想起一个人——出身江南士族大家的书生陆逊。吕蒙曾经赞誉陆逊道:

“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孙权面对蜀军大兵压境,力排众议,擢用吕蒙曾极力举荐的陆逊,任他为大都督,再遣大将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桓等部共五万余人归陆逊节制,开赴前线,抵御狂飙突进的刘备大军。刘备的劲敌陆逊临危受命,昂然登上历史舞台,一场震动三国、载入青史的恶战即将拉开帷幕.......

【配图源自网络】

0 阅读:3

娇洋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