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这辈子做过的最愚蠢事是什么?(孙权故事第12篇)

魏蜀吴 2024-09-01 22:00:42

原创作者:余世亮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任命周瑜、程普担任左右督,各自领兵万人,与刘备同时进军,同曹军在赤壁相遇,将曹军打得大败。曹操焚烧了那些剩下的船只,率领军队撤退,兵士因饥饿、疫病,有大半死亡。刘备、周瑜随后追击到达了南郡,曹操便返回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派乐进守襄阳。

…………

孙权亲自领军围攻合肥,派张昭进攻九江郡的当涂县。张昭进军不顺利,孙权的围攻超过了一个月也未能攻占合肥。曹操从荆州返回北方以后,派遣张喜率领骑兵驰援合肥。张喜还未到达,孙权已经撤军退走。

也就是说,除周瑜、程普、鲁肃等一干将领在长江中上游的荆州境内抵御曹军主力外,孙权和张昭却在长江下游的扬州九江郡内北伐魏境内的合肥、当涂(以下简称“孙权攻合肥”)。

乍一看,孙权攻合肥的主要目的是分担周瑜在荆州主战场的压力,大多数史学家也持这一看法。但深入一分析,孙权攻合肥,系分担荆州主战场压力的观点不能成立。

一、孙权攻合肥与孙权赤壁之战前的谋划不尽相同

赤壁之战前,孙权曾对即将出征的周瑜说:“您如果能够打败曹操的话就和他实战对决,万一战事不利,就退军来与我会合,我会亲自与孟德(曹操)决战。”(卿能办之者诚快,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按照孙权这一说法,就算周瑜与曹操在赤壁打胜了仗,孙权也应该继续坐镇柴桑,持续充当周瑜的坚强后盾,以防备战事失利可能出现的危局。

这是因为,虽然在赤壁火烧了曹操战船,但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的战斗并没有结束。当时周瑜的行动方向是溯江而上,围攻战略要地江陵。周瑜与镇守江陵的曹军将军曹仁相互进攻、防守,对峙一年多,双方伤亡很大。最后曹仁才放弃江陵。

二、孙权进攻合肥与“榻上策”的精神相违背

对东吴来说,荆州是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早在建安五年(200年)鲁肃就为孙权提供了“榻上策”。当时孙权就国事向鲁肃咨询:“当今汉室如大厦将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私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然而,曹操败于赤壁之战,且他又急于返回北方处理内政。这是孙权实现占据荆州全境的最好时机。如果孙权能够将进攻合肥的十万吴军用来支持周瑜,那么就能一鼓作气拿下江陵、襄阳等战略要地,且能将曹操势力彻底赶出荆州。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孙权就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

可是鬼迷心窍的孙权,在周瑜最需要支援的时候,他的行动方向不是向西、向北,却是从柴桑顺江而下,是向东。从此东吴的两股力量不是越走越近,而是越走越远了。

要知道,那时合肥与当涂同属于扬州的九江郡。那时的九江郡并非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当涂也并非现在安徽马鞍山市的当涂县,它们真正的地理位置是在如今的安徽省北部。汉末时九江属于扬州最北边的一个郡,西北与豫州交界、东北与徐州相邻,如今它同样处于苏豫皖三省的交界处。

要知道,柴桑到合肥仅仅直线距离就有三百多公里,这一距离不仅比柴桑到赤壁的距离要远,距离江陵更是千里之遥。如果其中一个方向出现危险,另一个方向上的部队连救援的时间都没有。

就是因为孙权攻合肥的错误决定,使得周瑜攻打江陵十分吃力,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周瑜付出极大代价才攻下江陵。让曹操有了喘息的机会,更使得孙权占据荆州全境整整推迟了十二年之久。也就是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十二月关羽败麦城,孙权才得以全据荆州。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曹仁相互进攻、防守,对峙一年多,双方伤亡很大。曹仁放弃守城离开。孙权任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呈请朝廷任命孙权为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刘备兼任荆州牧,驻守公安。

三、孙权进攻合肥与周瑜提出两分天下的战略相悖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压力暂时缓解了,所以周瑜开始放眼天下,想着怎么获取更大的利益。周瑜是有志于一统天下之人,所以他向孙权进献了二分天下之策。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这时刘璋担任益州牧,外有张鲁侵扰,周瑜就到京县去见孙权,就说:“现在曹操刚遭挫败,正是有心腹之忧的时候,没有能力和将军您交兵作战。请允许我和奋威将军孙瑜共同进攻夺取蜀地,取得蜀地同时并吞张鲁,留下奋威将军在那里固守,好和马超结成联盟。我回来和将军您依据襄阳来逼迫曹操,北方就可以谋取了。”(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孙权答应周瑜的请求。

从陈寿《三国志》记载来看,周瑜提出的二分天下战略,乃是进攻益州,占领汉中,之后与马超联结,共同抵抗曹操。之后等到天下生变时,便可以出兵北伐,打败曹操了。

从规划上来看,周瑜的二分天下策略其实和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对”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想要攻取益州,把益州作为自己的一大助力。不过因为周瑜早逝,自然没能实施这个二分天下的战略。

这也说明,对于政事和经济核心地带地处于长江流域的东吴来说,没有什么比全据长江更有诱惑力的事情了。

四、孙权为捡芝麻而丢了西瓜,襄阳才是曹操的死穴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于赤壁战败后,留曹仁、徐晃屯江陵,使乐进守襄阳,逐领兵还邺。此时周瑜率军攻打曹仁驻守的南郡,别遣甘宁取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周瑜先是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后攻曹仁岁余,杀伤甚众。建安十四年冬,即赤壁之战后一年,曹仁弃江陵北归。联军获取胜利,周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

要知道所谓的孙刘联军只有三万二千人,要是孙权能将手中的十万大军西进,与孙刘联军合力进攻襄阳、樊城,孙权是有机会拿下襄阳和樊城的。

在汉末至晋初的战争史中,襄阳曾是南北对抗双方激烈争夺的热点区域。顾祖禹曾云:“(襄阳)府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襄阳为什么会引起三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关注?原因有三:一是南北通衢,水陆枢要;二是山川环绕,易守难攻;三是土沃水丰,农垦发达①。

《读史方舆纪要》中曾如此评价:“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简单来说,就是襄阳在整个天下中的地位,就像人的腰膂一样是发力点。地处北方的势力占据了这里,就可以借之吞并东南;地处东南的势力得到了襄阳,就可以凭此图谋西北。

这里的“东南”“西北”不是方位,而是指南北方不同的势力。若将“东南”比作江东的孙吴势力,而“西北”则为北方的曹魏势力。

《三国志·刘表传》记载,“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正相对峙时,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虽答应他却并不派兵去,也不帮助太祖,想保住江、汉之间的地盘,静观天下的变化。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劝刘表说:‘现在豪杰互相争夺,袁、曹两雄相持不下,天下的关键,在于将军。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正可乘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起兵;如果不这样,就应该选择站在哪一边。’”

为什么韩嵩和刘先认为,“天下的关键,在于将军(刘表)”?这是因为曹操和袁绍两强争斗,刘表帮谁,谁就能赢。刘表手中除了拥有众多的军队,更为重要的是,襄阳可是曹魏集团的南大门,也是天子所在的许县的要紧门户。若从襄阳进攻宛县,之后就可以北上进攻河洛,或者向东北方向进攻许县。这也是关羽围攻襄、樊时,曹操要迁都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向北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当时的局势是,如果能顺利拿下这两个地方,北战线向前推进,汉中与荆州的北部通道相连,且在荆州取得战略纵深,曹魏南面门户大开,攻入许昌,兴复汉室,则指日可待。

关羽又遣别将围困襄阳,以阻止曹仁的部将吕常援救樊城,并迫使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荆州军重重围困樊城,城内粮食将尽,城外援军断绝,眼看此城朝夕可下。曹仁及部将欲趁关羽未合围之前弃城而逃,被满宠急谏而止。满宠及曹仁与其部将沉白马,誓与樊城共存亡。

曹操还先后派遣满宠、于禁、庞德、徐晃、赵俨、徐商、吕建、殷署、朱盖、张辽、裴潜、吕贡等十二名文官武将参加此役,其中除张辽、裴潜、吕贡等因吕蒙偷袭江陵,关羽撤围而未到樊城外,其余九人都参加了襄樊战役。由此不难看出,关羽襄樊之战对曹魏政权带来的震动效应。

当时,正值秋季,雨水泛溢,于禁所督七军皆被淹。不得已,于禁投降关羽,关羽又斩了庞德将军。梁、郏、陆浑群盗成为关羽大军的支党,关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资治通鉴》记载,关羽围困襄阳之际,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见形势对关羽有利,特意投靠了关羽。曹操见四周都是敌对势力,就连南方的屏障都被抢走了,自然想着迁都。

许多人往往自认为比别人聪明,事实上却做着捡芝麻而丢了西瓜的事。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没有将手中的十万大军交给周瑜,用以进攻襄阳、樊城等重要战略要地,进而将曹军彻底赶出荆州,这是孙权一辈子做的最愚蠢的事。

为何说孙权做了这辈子最愚蠢的事,孙权只给周瑜三万士卒,而给自己留下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却惨败,孙权不仅没有捡到芝麻,反而丢了大西瓜,失去占有襄阳、樊城,并将曹军赶出荆州的天大机会。

五、心不想事必然不成,这是孙权错过攻占荆州全境的深层次原因

鲁肃早在建安五年(200年)就给孙权灌输了“榻上策”。也就是说,孙权早在刚开始执政时,鲁肃就给了孙权提出了“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战略规划。这也是江东孙氏政权的根本出路。

不是说孙权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就忘记了自己也应该“建号帝国以图天下”之想法,而是孙权在赤壁之战整个过程,他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直白地说,孙权连全据荆州的梦都没有做过!

简单地说,孙权对以下三个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

第一,孙吴是否应该抵抗曹操?

第二,孙吴如何抵抗曹操?

第三,抵抗曹操,要达至什么目标?

孙权对上述三个问题没有认真考虑,或许就是孙权自始至终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占据荆州。一个人连想法都没有,自然就没有行动;没有行动,没有什么事能成功的。有人可能会说,孙权错失攻占荆州全境的深层次原因,或许还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孙权与曹操有姻亲关系。孙权弟弟孙匡娶了曹操堂兄曹仁的女儿为妻,‌曹操儿子曹彰娶了孙权的侄女‌,使得孙权和曹操成了亲家。这表明孙权家族与曹操家族通过婚姻建立了联系。

这些婚姻关系不仅展示了三国时期政治联姻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势力之间通过婚姻来加强联盟或对抗的策略。这种姻亲关系的建立,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两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些联姻打破了孙刘联盟,使得曹操在南方的统治得以巩固。其次,这些联姻也加强了曹操和孙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合作和交流打下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联姻关系也出现了裂痕,对两国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孙权集团内存向投降曹操的声音。江东众人向曹操投降的虽然原因各异,但主要还是认为,曹操不可战胜。既然打不赢曹操,那么投降曹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比如,长史张昭等人就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不动就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就更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况且将军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占有荆州的土地,刘表所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已由曹操接管,曹操计全部船只沿长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陆并进。这样,长江天险已由曹操与我们共有,而双方势力的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依我们的愚见,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三)人都是自私的,鲁肃一句话才让孙权真正下决心,决不能投降曹操,不然孙权或许就投降曹操了。孙权反驳不了张昭等人的投降论调,他只得离开会场去厕所,鲁肃追到房檐下,孙权知道鲁肃是来找他的,他握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

鲁肃说:“刚才,我观察众人的议论,只是想贻误将军,不足以与他们商议大事。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迎降曹操,但将军却不可以。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我在迎接曹操,曹操一定会把我交给乡里父老去评议,以确定名位,也还会做一个下曹从事,能乘坐牛车,有吏卒跟随,与士大夫们结交,步步升官,也能当上州、郡的长官。可是将军迎接曹操,打算到哪里去安身呢?(‌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希望将军能早定大计,不要听那些人的意见。”

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说法,太让我失望了。如今,你阐明的策略,正与我想得一样。”

鲁肃的一席话戳痛了孙权。是呀,要投降曹操,就是我孙权没有出路。为此我孙权不能投降。正是由于孙权一直对是否要投降问题犹豫不决。因此,孙权对如何抵抗曹操的问题,就没有长远计划,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赤壁之战前,孙权曾对即将出征的周瑜说:“您如果能够打败曹操的话就和他实战对决,如果万一战事不利,就退军来与我会合,我会亲自与孟德(曹操)决战”(卿能办之者诚快,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孙权对周瑜说的话,说明孙权还没有下决心抵抗曹操。

孙权自己对即将开始的抗曹战争心里没底,另外孙刘联盟的另一方刘备,见周瑜只带着三万兵前来,他顿时心灰意冷,并做出要保存自己实力的想法。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所载:“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刘备对周瑜统领三万吴军对抗曹操十几万大军是缺乏信心的。故而,刘备不愿白费士卒跟随周瑜送死,便仅出兵两千做个样子,刘备保存有生力量以便日后之用。

其实,刘备的心思也能理解。赤壁之战爆发前,刘备的军队加上刘琦的江夏兵,兵力总数在两万人左右。这两万士卒是刘备的最后希望,不到万不得已,刘备万万是不会尽数使用的。

事实上,以赤壁战前的情况来看,刘备内心深处其实对这场战役能否取胜一直是没有把握的。他不仅对周瑜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故而,刘备不愿把自己的全部军事力量都放在赤壁之战上。他势必要为自己集团的前途留后路,故而刘备才会仅仅派出自己军事力量的十分之一参战。

真的天助周瑜呀,孙权只给周瑜三万人,刘备为保存实力只出二千人。周瑜就凭三万二千人,在赤壁大败曹操。

刘备不看好周瑜,是因为周瑜手中的兵力与曹操军相差太大了。正因为孙权未必相信周瑜能打败曹操,这才有了“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第二手准备。

基于此,孙权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为此孙权对第三个问题“抵抗曹操,要达至什么目标”可能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过。他一心一意想着怎么避开眼前的祸。通俗地说,孙权自己都不相信周瑜三万来人就能打败曹操。既曹操不容易打败,孙权怎会做占据荆州全境的美梦呢?

常言道,梦都不肯做,怎么会梦想成真呢?这也是梦想成真的真谛。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动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都有着自己的渴望和追求。

有学者就提出“梦想成真五步曲”,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步确立适合自己的梦想。认识自我,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有意识地树立起自己的梦想。

第二步静心研析,分解梦想。确立了适合自己的梦想以后,下一步就得静下心来研究和分析梦想、分解梦想,制定出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行之有效的计划方案和实施策略,这就会使自己的梦想显得并不遥不可及。

第三步:自信+努力,追逐梦想。只有心存一份“梦并不遥远”的自信,和敢于努力去拼搏的勇气,才会拥有“梦想成真”的一天。也许我们在试图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扰,但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要因为感到梦不可及而失去信心或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铁棒磨成针”。

第四步:学习榜样,破解梦想。一般说来,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梦想,就应该努力去结识什么样梦想成真的榜样,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成就梦想的历程。选择、吸收、消化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此来铸造一把适合自己破解梦想之锁的钥匙,打开梦想成真之门。

第五步:把握机遇,实现梦想。从前,英国科学家牛顿长期以来认为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但一直不知道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获得了灵感,以此机会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就他多年来的梦想。

许多人的成功多是来自灵感,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实现梦想,是因为灵感到来时没有抓住机会。机会是转瞬即逝的,如果抓住了它,就能实现梦想,但它只垂青于有梦想和有准备头脑的人。

前文说过,孙权错过了借赤壁之战胜利之机,实现攻占荆州全境之目的。由于孙权根本没有想过周瑜如此轻而易举地打败曹操,于是他也头脑发热,再加上孙策遗言“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孙策”,深深刺痛了孙权,孙权就有了进攻合肥的冲动了②。

冲动是魔鬼,更可怕的是,孙权的心魔,还加上赌徒心理,他从建安十三年(208年)开始第一次攻打合肥,惨败,直到嘉禾三年(234年)第五次攻打合肥,再惨败,头尾延续27年,孙权五次进攻合肥都是惨败、惨败、再惨败。

屡战屡败的孙权,并不值得同情,但留给后人许多反思:

做事,应优先考虑做重要又紧急的事,切忌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做事,先要有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在行动中,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做人,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二〇二四年九月一日星期日写于丽水)

注:

①宋杰著《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上册),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398-410页

②详见拙著《孙权死磕合肥之深层次原因分析:孙权暗自与大哥孙策遗言较劲》(孙权故事第11篇),发布在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五日的《今日头条·余世亮说三国》和《三国余记》微信公众号上。

③梦想图片、襄阳、江陵、合肥等方位示意图来自网络,其他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 2024-09-23 06:27

    孙权做的最错的事,就是杀了关羽,背刺盟友没啥,毕竟刘备头几年刚背刺了盟友刘璋,夺取益州。但直接把关羽杀了那仇恨值就直接拉满了,要知道刘备可没杀刘璋,之前袁绍夺了冀州,放韩馥投奔张邈,吕布夺了徐州,留下刘备当客卿,孙权杀关羽,等于坏了规矩,跟司马懿违背洛水之誓一样,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 2024-09-03 13:32

    他应该出海去占领澳大利亚[笑着哭][笑着哭]

    奔跑的五花肉 回复:
    确实出海了,到了台湾

魏蜀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