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10月20日,在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读研一的谭昊瑜,专门去了一趟学校行政楼,领取校徽。
接下来,她将带着这枚川美校徽前往甘肃酒泉,开启一趟特别的旅程:按计划,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即将在那里飞向太空。随飞船出征的中国航天员的宇航服上的标识,正是出自谭昊瑜之手。
随飞船出征的中国航天员的宇航服上的标识,出自谭昊瑜之手。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
时间回到今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2023年度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三次飞行任务标识。其中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最终选定了来自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学生谭昊瑜的设计,上游新闻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也很惊喜……”即便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回忆起获悉自己的设计被选中时的心情,谭昊瑜依然很兴奋。
谭昊瑜
谭昊瑜是云南人,从小喜欢画画的她在高二那年决定报考四川美术学院。“最开始,我只是想找个离家近一点,饮食习惯和家乡差不多的学校,才有了和川美的这一段缘份。”谭昊瑜笑着说,在后来的学习中,她开始对设计产生了巨大兴趣,考研继续深造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今年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设计征集通知。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任务标识。四川美术学院获悉后,立即动员学生参加,并迅速成立指导队伍,帮助学生参加此次设计征集。
谭昊瑜回忆,自己是2月24号进入到学院创作团队中的。因为自己过去对航天航空并不太熟悉,谭昊瑜在动笔前做的功课一点也不少。参考大量飞船、火箭模型自不用说。
“作为一名学生,当时我对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既怀有期待,又有一些忐忑。当时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投稿的,并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最好。”谭昊瑜回忆到。
在设计过程中,谭昊瑜把“星空”“地球”“空间站”以及“飞船尾焰”作为了标识中的主要元素。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信息看,整个设计过程中,谭昊瑜的设计至少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我在指导教师团队的帮助下,系统梳理了空间站从建造到完成的历次构型变化,也渐渐熟悉了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关系。”最终,她才实现了通过直观的图形语言展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对接,并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的状态。
谭昊瑜设计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演变过程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谭昊瑜设计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对称结构,这也是她的特别考虑。“在前期的调研中,我发现之前的任务标识设计都不是对称的,我因此萌生了以‘对称’为基础来进行创作的想法。”谭昊瑜说,在自己看来,标识中的“17”和飞船的设计搭配上能够呈现出一种“冲上云霄”的状态,“而我在‘17’的两侧绘制的一些星星,同样有‘向上升空’的整体效果。这样的设计,是我们对中国航天的美好祝福,也体现了我们中国航天正在蓬勃上升的趋势。”
在标识的色彩搭配上,深蓝色在谭昊瑜心中象征着“太空”,耳红色自然代表“中国”的红色为中心,“通过搭配使用蓝与红这两种颜色致敬我心目中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神圣、兴奋、好奇,谭昊瑜对即将到来的酒泉之旅充满期待,她说,将把自己的这次经历记录下来,把喜悦分享给创作团队和学校的师生。
上游新闻记者裘晋奕
为什么载人飞行标志都没人?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