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的北非反坦克利器,用卡车临时改装的自行火炮

南极军武 2024-06-04 23:29:36

1940年是法国耻辱的一年,在法兰西战役之后,戴高乐没有与维希政府站在一起,而是前往英国建立抵抗组织,算是自由法国的前身吧。其实这支抵抗组织环境也不好,在英国人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尽量减少对英国的依赖以及强大自身,戴高乐等人打算争夺非洲原法国殖民地,几番军事斗争后总算有所收获。

然而这些殖民地本身工业基础弱,补充点食品、资金、人员什么的还可以,要想在这里量产重装备是不现实的。当时追随戴高乐的还有一名叫阿德里安.科努斯的中尉,他本受过高等教育,是一名土木工程师,之前在非洲殖民地工作,他在比尔哈克姆战役后受伤,此后投身于武器装备的改装中。

北非战争与欧洲战场不同,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让双方都注重部队远距离机动作战,德军指挥官隆美尔依靠装甲部队多次打击盟军,科努斯中尉随即开发了一种轮式自行火炮,士兵们“以父为名”将它称为科努斯炮(Conus Gun)。

科努斯用福特或雪佛兰4×4卡车作为载具,这些车辆在殖民地比较常见,越野性能还不错。科努斯将卡车货箱甲板拆得干干净净,发动机舱和驾驶室四周安装了薄钢板提供保护,可以抵挡一般轻武器的打击。不过后部比较开阔,货箱甲板上安装了一门M1897野战炮,正面和两侧有小面积钢板保护,这是一种法国研制的75毫米速射火炮,其实就是影视作品里误传的“意大利炮”,它在一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火炮之一。

科努斯的75毫米炮可能是33倍径炮管的版本,炮管俯仰角度在-10°~+15°,似乎可以360°水平旋转,但车上没看到弹药架,可能用常规的弹药运输箱储存弹药,不清楚可以携带多少炮弹。该炮在一战时只能发射榴弹、烟雾弹等弹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专门的穿甲弹、破甲弹,虽然受制于弹丸初速度等限制,但应对二战早期的坦克型号已经足够,比如德军在北非使用的三号坦克就难以承受其打击。因为当年M1897出售到很多国家,如美国,有些国家自行生产炮弹,加上殖民地的库存炮弹,因此科努斯炮的弹药有保障。

两种版本的科努斯炮重量都在3.5吨左右,雪佛兰版使用85马力的汽油机作为动力,福特版使用95马力汽油机作为动力,它们最大公路速度约80千米/小时,能满足沙漠机动的需求。因为是手动改装,以及使用不同底盘,所以这些自行火炮在外观上看起来会有些不一样。

目前不清楚当年法国人到底改装了多少科努斯炮,据信法军有2个中队装备了这款武器,它们一直在非洲服役到二战结束。别看科努斯炮结构简陋,但它是一种很不错的自行式火炮,或者称它坦克歼击车,符合北非战场的作战环境,但要将它放在中后期的欧洲战场可能就不行了,那里的坦克大战规模要大得多,坦克的型号也更先进。

3 阅读:33

南极军武

简介:南极军武,简单讲点不太热的军武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