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首长诗《春江花月夜》,考试大纲并不要求默写,但许多语文老师却会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很多同学不乐意:“背这个又没用,为什么要背?”
的确,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这个文化作品生产出来就是为了流量、交换价值,学习文化作品就是为了应试、修炼个人素质、提升竞争力,“文化”沦落为商品的文化工业时代,大部分人很难去想象,一首诗歌生来就不是为了“有用”的。
在观察中品味鲜活生活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肖玉读起苏轼的这首小诗《惠崇春江晚景》,告诉记者:“我读一首诗,一篇文章或小说作品,从来就没想过如何通过它们去修炼我自己。”
肖玉举了个很小的例子:“苏轼的这首小诗非常有名,但也特别简单。大家可能觉得这不就是一首小诗嘛,就不会去了解诗歌背后的东西,这首小诗是苏轼什么时候写的?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叫作《惠崇春江晚景》?”
一幅春意无限“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融入一点浪漫又合理的想象,是这首诗赏析的答案。但肖玉没有停留在这一步,她尝试从诗的画面感之外去理解苏轼。
“这幅画上并没有河豚,但苏轼是个美食家呀!这是一幅春天的景象,‘蒌蒿满地芦芽短’,江对岸满岸绿意突然就具象化了,变成了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此时也正是河豚逆流而上回到江河的时节,太好吃了!这样的生活图景,只有经历过才能跃然纸上。生活是很鲜活的,只有细心地观察生活才能捕捉到它们,才能把这些鲜活幻化成自己内心的东西。不只是写诗,这在任何层面都成立。”
肖玉并没有刻意在诗中寻找什么人生哲理,这些鲜活并不来自那短短28个字,而来自她一遍一遍地查找,一点一点地理解,一次一次去感悟,再用自己的声音将这一切传达出去,这些最终内化成一条细流汇入她的精神世界。
在肖玉长达33年的播音主持工作生涯中,她主持的广播节目、解说的专题片纪录片、播讲的广播小说,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国家级奖项,广受赞誉,备受好评。肖玉的播音风格和蔼可亲、温和自然、语调平和,正如她本人一样,这一生没刻意追逐过什么,真挚诚恳地面对作品,面对生活,幸福自然而平静地到来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肖玉(受访者供图)
在心灵旷野中寻找共振
今年5月26日,央广网大型文化展演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以诗词歌赋为代表的经典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穿越五千年时空界限,为当下提供更富意境的表达方式。而对于中华经典的传诵,则必将让更多人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中提出:“文化是指‘心’的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文化,它的主要内容是人对于人自身、他人、群体和社会及人类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态度。”阅读是获取知识最方便的途径,但诵读无疑是除了思考之外最能直观感受到这种认识和态度的方法。
“诵读是一种传递,在传递之前首先自己要深入、准确地了解文本,见字出声没有任何意义。”肖玉回忆起自己为录制《宝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做的准备:“刚拿到这部书的时候我没法播。”
作家陈福民评价《宝水》更深刻的含义是衔接中国乡土文学的历史脉络,对中国土地和人的关系巨大的变化做了一次云淡风轻又深入肌理的表现。
“这么一部大部头,里面的人物有报社的记者、当地官员、老百姓……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若干个人物,他们的命运如何交织在一起?他们的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持什么样的态度、做出了什么贡献?我弄不明白就无法开口。”除了书里写到的,肖玉还查询了大量书中的故事涉及的背景资料,以便于更好地把握住整部作品,乃至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分寸。
诵读者不是传声筒,诵读是一次二度创作。“诵读离不开文本,二度创作所有的表达和喜怒哀乐都来源于文本。听众需要诵读者对文本进行有效诠释,这种有效指的是诵读者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知用有声语言进行准确表达。”肖玉每次与听众“见面”之前,自己先要与作者“见面”。“只有与作者的距离越近,你的声音才越能深入人心。”
正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描述的那样:“艺术创造所希冀唤起的‘不是行动,而是感情’。”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探索和不断进步正是有赖于文化的这种特质。而诵读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一点,正如音乐家将乐谱演绎为和声的韵律,诵读者将文字转化为情感的波动,从而唤醒了文本的多重层次。
当声音与文本交织,听众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被引领至广袤的旷野,在那里,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心灵共振的感情律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肖玉(受访者供图)
慢下来,读和听
人生似乎是一个不断循环延迟满足的过程,“考上大学就好了”“工作了就好了”“退休了就好了”……在社会节奏快的当下,为了对抗焦虑,大部分人选择放任碎片化的信息、经验和知识充斥他们的生活,在文化工业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前提下,一步步丢掉思考能力。
“节奏快是一个社会现实,我们必须适应,没法改变。但快不等于乱。静下来去思索自己所做有没有意义,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就去坚持,就这么简单。”肖玉说。
那读诗到底有什么意义?
背会了几百首名家名篇,赏析头头是道,应付考试和写作绰绰有余;诵读技巧娴熟,抑扬顿挫,舞台上闪亮瞩目。读诗有意义,但不是这样的“有意义”。
肖玉在诵读的时候,并没考虑太多与“获得”有关的事:“遇到一部作品,我就反反复复去磨练,去揣摩,再用自己的声音去准确传达。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拿到作品之后我并没有想着一定要获得什么。重要的是过程。”
读诗不是昙花一现的瞬间,而是一个查阅、理解、思考、输出的系统性过程。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正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契机,与每一位诵读者一起,寻找一处清净之地,慢下来,回归文本与灵魂,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来源 央广网)
附: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将于2023 年9 月21日至2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作品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截止。
投稿方式:
1、网络在线投稿:请登录中国诗歌网(http://www.zgshige.com),在线申请为认证诗人,发布作品时勾选“第七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活动选项(投稿前请仔细填写作者简介,包括真实姓名、笔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邮编、详细地址、电子邮箱等信息);
2、直接投稿至指定邮箱 shigejie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