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340万人,却有2万人从事风俗业,蒙古国越混越惨是有原因的

进取小七说国际 2023-03-14 15:53:10

二〇二二年五月,蒙古国乌兰巴托一巷道内,一男一女正秘密说着什么。

男人伸出手,女子点头表示同意,随后男人先入了大门,女子观察外界几分钟后,随行而入。

只是,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女子不知,就在他们刚入大门十五分钟后,警方缓缓而至。

约一个小时后,男人推门而出,女子送其离开后,和刚才一样又站在了原处,四处张望着。但和刚才不同的是,此时,女子脸上了多了几分落寞的神情。

女子名叫赛罕,来乌兰巴托不过十五天的时间。“我不想做这一行当,但我没有办法。”赛罕轻轻擦去了眼角的泪。

无声的呐喊最为绝望,赛罕不知,这样的境况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片刻后,又一男子踱步而至,赛罕又重复着刚才的机械动作。

终究,个人所求不同取舍不同,神情自也大相径庭。和赛罕一脸落寞不同的是,房间内其他女人反倒一脸淡然。

“别多想了,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同行人安慰赛罕道。

周围人的轻视她可以忍,客人的侮辱她也可以忍,但唯独这句话她忍不了。

“什么叫习惯,你们能习惯,但我习惯不了”,赛罕一改刚才的落寞之态,强势回应道。

“你不想做你可以走啊”,对方气势汹汹回怼道。

不哭是赛罕最后的倔强,赛罕随即转身回屋收拾好行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巷道,离开了那个让她得以暂时安歇,但也带给了她无尽屈辱的地方。

那天,赛罕的心沉到了谷底。“我也想认真地生活,但社会不允许。”

只是走容易,但至于走后要去哪里,赛罕不知道。那天晚上的夜,安静得可怕。

实际上,在乌兰巴托,像赛罕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因种种不可抗因素,她们只身离开家乡,涌入乌兰巴托这个看似光鲜亮丽,但实则处处是陷阱的城市。

她们想活下来,奈何没有一技之长,迫不得已只得从事一些来钱快,付出成本低的活计。风俗业便是其一。

据统计,当今蒙古国风俗业从业者已2万人。当然,这只是官方通报出来的,至于暗地里还有多少,我们无从得知。

要知道,蒙古国全国总人口也不过才340万人。因其风俗业从业人数众多,蒙古国也因此被戏称为,继日本和韩国之后的“又一靠风俗业崛起的大国”。

但实则,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蒙古国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矿产丰富的国家,然而,这样一个国家如今怎么就沦为了一个风俗业大国了呢?

人都是被推着往前走的,赛罕也不例外。2022年初,赛罕走进了乌兰巴托。她走进乌兰巴托,本是为求新生。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日后回忆起当日的那一幕,赛罕无奈道。

赛罕是牧民,在这之前,和家人幸福地生活在草原上。“至少在那件事发生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草原上,赛罕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所有。她在草原上学习,跳舞,放牧,成长……

直到那一天,事出于一场婚姻。“父亲给我安排了一场婚事。”

和往常一样,那天,赛罕放完牧准时回了家。彼时,赛罕正在收拾家务,倏然间,父亲走了进来。

明白父亲的用意后,赛罕瞬时从凳子上弹了起来。因起身动作太大,凳子瞬时砸到了地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我不同意。”赛罕本能地反抗道,赛罕不答应这门亲事,原因有二。

其一,她不愿意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便草草嫁人生子,锁死自己所有的希望。其二,这个婚,她不能结。

父亲给她安排的不是别人,是她的远房表哥。

近亲结婚,夫妻二人所生育的孩子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是非近亲结婚子代的150倍,接受过现代教育的赛罕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样的荒唐安排。

见赛罕态度强硬,父亲再没有多言语,转身离开了蒙古包。

无声的沉默最为可怕,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同时,赛罕又明确,父亲定不会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第二天所发生的一切,正好印证了赛罕当下的猜想。

“你不答应,这个学你就别上了。”父亲早早守在蒙古包处,向赛罕下了最后通牒。赛罕并没有理会父亲的无理要求。

“要我和近亲结婚,我宁愿死。”有些事,她可以妥协,有些事,她哪怕付出生命,都不会松口。

哀莫大于心死,父亲油盐不进,家里人无可奈何,眼看劝说父亲无望;

隔日,在母亲的掩护下,天蒙蒙亮之际,赛罕悄然离开了蒙古包。赛罕走时,只带了几件衣物和母亲给的一点零钱。

“家里的钱都是父亲在管。”草原上,赛罕不是个例,和她一样处于同样境地的女孩,还有千万万。

那么话说回来,蒙古国部分地区为什么会鼓励近亲结婚,这和蒙古国逐渐沦为风俗业大国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某种程度上,蒙古国沦为风俗业大国,是必然。促使蒙古国走上歧路之途的,有它的地理位置的原因。

1921年,夹在中俄之间的内陆国蒙古国成立。

内陆国家,顾名思义,没有海岸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蒙古国想通过国际水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业务以振兴国家经济的计划,只得作罢。

但振兴国家经济又势在必行,蒙古国只得另谋出路。

诚然,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庆幸的是,蒙古国的地下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另外,蒙古国的生物资源也很可观。

蒙古国意图通过开采,出售矿产、生物资源给它国,以带动国内经济。

殊不知,理想和现实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归根,发展路上,压力不可怕,劳动力不足也不可怕,最为可怕的,是人的短视和无知。

但很显然,彼时,蒙古国的领导人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蒙古国开始大力修建铁路。埋头苦干多年后,铁路顺利落成。但也仅仅是落成,且只有两条。

“我们国家的铁路就是一堆废铁,根本用不了。”

原来,蒙古国一直在闭门造车。它们建设的铁路宽窄标准非常落后,根本无法和国际接轨。

“我们就连和中国境内的铁路接轨都做不到。”提及国家的荒诞行为,赛罕无奈道。

但铁路已经落成。如此,蒙古国的铁路在快抵达邻国时,只得先换装,之后再和邻国铁路对接。

另外,碍于技术落后,蒙古国的铁路运输能力差,时速极低,严重影响运输进程。

最近蒙古国又新修了几条铁路,可以进入我国,未来应该可以促进他们经济发展。但现在效果还是不明显的。

蒙古国又将目标放在了发展新兴科技上。

无知是人类发展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很快,蒙古国便意识到,自己当下的这一决策是有多么荒唐。

城堡不是一天建成的,蒙古国建国时间晚,国家教育相对落后,人才储备不足,根本上,蒙古国不具备大力发展新兴科技的能力。

科技发展一败涂地,国内上下,民众们怨声载道是蒙古国为自己的这一决策付出的最终代价。

终究,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家发展科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于经济本就不富裕的民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民众们激烈的抱怨声,当局政府尚能忍受,真正让其无法招架的,是民众们无声的抗议。

为宣泄心中不满,部分民众加入了罢工行列。那段时间,蒙古国上下。一片愁容。

那当今,蒙古国的科技实力是什么水平呢?毫不夸张地说,惨不忍睹。

当今,蒙古国民众所需大多都需从中国进口,大到先进机械设备,小到毛巾肥皂、食品饮料等生活用品。

“我们国家没有大批量生产这些东西的能力。”

央视国际频道播出的《边疆行》栏目间接证实了这一点。节目中二连浩特这隶属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的地方出镜了。

二连浩特内商贸城遍布。和其他商贸城内,顾客边走边看边挑选商品不同的是,二连浩特的商贸城内,顾客大都步履匆匆。

这些顾客大多来自蒙古国,因其入境时间有限,为此,他们需在有限的时间内,挑选到尽可能多的商品。

因果相连,蒙古国新兴技术薄弱,他们的矿业开采工作便也无法高效展开。

“只能干看着的金山。”对于这一现状,国际戏称道。

至于蒙古国引以为傲的畜牧业,因其天气多变,冬季时分极端寒潮频发,牛羊成批被冻死是常事;

还有沙尘暴等天气时常会把牛羊卷走,21年就有超300万的牲畜冻死或走失。如此,蒙古国的畜牧业发展也不是很乐观。

蒙古国也尝试过引进外来投资,奈何,结果都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了相关法律上。

根据相关法规,外国私有企业要想进驻国内投资战略领域,蒙古国给予其全部的自由,但对于外国国有企业,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蒙古国表示,外国国有企业进驻投资战略领域,必须得到蒙古国政府的批准,如果股份超过9%,还需得到蒙议会的批准。

这法规不出还好,一出,外国投资者撤走了大半。

据相关数据,相比往前,2012年度,蒙古国外国投资数量直线下降,之后虽有回暖,但再难抵巅峰时期。

当局者决策失误,法律法规限制是导致蒙古国经济低迷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最为致命的是蒙古国的教育。

所谓,无形的桎梏最为可怕,因为你明明知道它就在那里,但你就是突破不了它。蒙古国的教育便是如此。

教育乃国之重本,蒙古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蒙古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其教育事业。

结果喜忧参半。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前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深造的学生日益增多。

奈何,知识不同于思想。国民教育水平是上去了,但蒙古国国内科技发展落后的现状却没改善半分。

归根,是蒙古国青年择业理念造成了当下的一切。

物尽其用这一原则在蒙古国青年身上并不适用,相较于投身国家科技建设,这些留学归来的高精尖人才更愿意从事游牧或导游等工作。

这些工作更为轻松,好上手是其一,最为根本的是,某种程度上,青年们这么做,是为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及时止损”。

“我们国家在科研方面的支出,少的可怜。”因国家在科研方面投入的力度小,拨款少,为此,蒙古国很多高校的科研工作根本无法高效展开。

国家新兴科技发展不起来,国内资源无法高效出口,当局者决策接连失误且不加以改进,如此,蒙古国的经济常年处于低迷状态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蒙古国经济常年低迷,就业岗稀缺,民众已见怪不怪,真正让其无法忍受的是当局者的不作为。

“我们在国家身上看不到希望。”但日子还得过下去。为生计,一些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的女性或自愿,或无奈,只得投身于城市犄角旮旯里的风俗业等行业。

为带动国家经济,蒙古国警方对此也是睁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也是那日,赛罕带男子进入房间后,警察虽知晓其全过程,但终没有走上前去,将其逮捕归案的根本原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蒙古国女性逐渐洞悉了这一风向,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这一行业。

另外,蒙古国不健全的国家婚姻法制度,也是促使其沦为风俗业大国的原因之一。

时代造就趋势,10多年前,为响应国家城市化政策,大批男性牧民抛妻弃子,奔赴了蒙古国的大城市,以求新的发展。瞬时,草原上的男性牧民数量骤减。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少女多,很多女人找不到丈夫无法嫁人成了那一时期蒙古国牧区最显著的特征。

无声的压抑让人窒息,或为排解心中孤寂,草原上男女三五成群,夜夜笙歌到天明。

男女相聚一堂,载歌载舞,聊以度日,赛罕自是也理解,真正让其无语的,是那段时间草原上混乱的男女关系。

“那一时期,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发生关系是很常见的事。”

因果相成,由此,无数同父异母的孩子应势而生,无数女性被迫成为了单亲母亲。

成为单身母亲本并不可怕,可怕得是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为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迫于无奈,这些女性只得离开家乡,前往大城市。

奈何,事与愿违,她们高估了大城市的包容度。

大城市不是她们想留下就能留下来的。但日子还得过下去,无奈,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她们只得投身于风俗业等付出成本低,收入可观的行业。

也由此,蒙古国的风俗业逐渐日盛。至于这样的状况什么时候能够改善,蒙古民众无从得知。

“我们也不想遭受众国的嘲讽,但我们没有办法。”

如今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总量完全比不过,他们的崛起梦不知要多久才能实现。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完-

3 阅读:273

进取小七说国际

简介:看书追剧,体验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