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没有”残次品

踏浪乘风课程 2024-04-10 00:28:13

一、固定成型的应试教育:

一年一度,高考结束。尽管,对于高考状元的报道媒体部门可能都会有严格的“禁令”。然而,看到高考中脱颖而出的高分学子,整个社会依然难以按捺内心的悸动。高分才子仍旧会受到整个社会的推崇。

在小县城,每年也总会有几个心理不堪折磨而做出出格的事情的孩子,对此,却鲜有人去关注。毕竟,从科举制度诞生那一刻,我们就很难说清——我国教育的意义是培养人才还是选拔人才?至于考试的形式是否科学、考试的题目是否合理,几乎是无人问津的。即使,少数人不堪整个教育制度的死板和僵化,偶尔发出几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但在整个被应试惯性所禁锢的社会,也只是激起几层涟漪而已。

整个社会的思维惯性一旦形成,没有足够大的改革因素刺激,要改变是很难的。

二、国内教育改革的现状:

撇开整个社会对应试教育的狂热与推崇,有关的教育改革在高层似乎一直没有停止,尽管收效甚微。

先是山东省的“禁考令”,似乎刚推行的几年,确实在基层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在这之前,一年两度的统考、并用统考成绩来给老师确定教学成绩排名、给学生排名大行其道。而禁令一出,统考停止了几年,因没有更好的教育评价形式伴随出台,基层的中高考压力依旧。几年后,统考偷偷摸摸的变成了少数学校之间的“联谊考试”,而用成绩来给学生、老师进行排名也隐形进行。

直到去年,教育部层面出台了禁止一二年级的纸笔考试,算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然而,单纯出台禁令,相应的教育评价改革、中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不改革,岂能扭转得了应试教育的洪流呢?

个人认为:大禹治水,在于疏导。只靠禁令“堵”,相应的政策疏导跟不上,改革必然会失败。

三、狭隘的应试教育

撇开狭隘的课程理念,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教育的作用既在于培养人,也应该传承好地方的文化特色。既然培养人,就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人特长;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底蕴,以及每个地方独特的民间工艺传承,对课程的认识上就不该简简单单的局限在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对教育的评价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高考考试科目来衡量。

当前的基础教育层面,确实很让人无奈:一开始的狂热投机应试,逐渐推高了应试的分数。伴随分数的提高,知识的难度逐渐提高。于是,小学的内容被幼儿园教了,中学的内容被安排进了小学的教材……尽管这种局面目前已经停止,但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依旧停留在考试的科目、追求高分数上。本应传承各种生活技能的教育,在狂热地分数追求路上愈演愈烈,最后彻底沦落为“纸上谈兵”。

套用温斯顿•丘吉尔的一句戏谑之言:“我八岁生日还没过,就步入考试这片冷漠的领地。”而国内,除了极少数家庭有条件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培养,多数孩子的命运仍然要交到负责应试考官手里。所以,能够胜任应试教育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是教育的宠儿,与之匹配的,更有一些悲惨些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沦落为教育弃儿——学困生。而且,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这部分弃儿群体还在逐渐扩大。随着应试教育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被动的、主动的退出。从这个层面来看问题,这样的教育是在抛弃人,而不是培养人。

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的模板出了问题。试想,把兴趣爱好、特长各异的人,放到一个应试的模板里去改造,这种做法本身就荒谬得很。

无论对于学科精神传承,还是对于接受应试教育的人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做法本身就是极端的。

四、宏观教育论

如果,我们对教育地理解一直局限在从人类前千百万地知识领域里划出三两门。然后,自豪地对我们的孩子扬言:只要大家都学好这几门功课,并且能在考试之中胜出,那么你们就是精英啦!

所以,我们的孩子不去广泛读书,而大部分的精力却用来琢磨考官们的喜好。

他们不去研读科学读物,把人生的精力广泛的投入到对科学等等的探索实践中去,而是醉心于各种习题集里去钻研如何解答考卷中地难题等等。

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不是认真地去分析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去研究张三适合于学习什么,李四适合于做什么,而是自豪地把理想化的应试教育自诩为“精英教育”,而天真的认为醉心于书山题海解题教育就是在培养“精英”。醉心于这种狂热的人是看不到教育规律的,所以,有了“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有人放出狂言:要“批量生产诺贝尔文学奖人才。”……这种精神的盲目自信与狂妄,是多么荒谬呢?

认识到人能力地有限,懂得去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与成长需求,做到这些,或许教育才能够回归正道。

教育不是培养“精英”的,真正的“精英”也没有那么多荣誉的光环,相反,更多的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学会如何探索,付出辛勤的劳动,方向对了,也许会成功,更多的可能会失败。教育自身的作用,不是传授宇宙的真理,更多的需要教会独立探索知识世界的方法。

回归生活化——培养基本的生活技能。人都是先学会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再谋求发展。

摒弃所谓“精英教育”的乌托邦。培养生活的技能、培养人的意志与品格、培养健硕的体魄,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和探索每个人身上不同的天赋、特长。多数人要培养胜任生活的普通人,极少数天赋出众人的给他们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画地为牢的所谓“精英教育”用知识绑架人独立探索的手脚,既培养不出精英,同时,也无视了普通人的健康需求,生活能力培养也被忽视。

五、零星的几点教育思考

1、高考改革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教育,先要培养生活化的人,健康的体魄、传承基本生活技能,培养生活化的人。在生活化教育的基础上,再谈培养精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格局,既扭曲了学科的精神,也增加了求学者的压力。

社会呼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格局,大一统的高考势必扼杀独立求学精神的弘扬。

高层单纯的“禁令”几乎无益于教育的改革。真正让改革落到实处,还是要打破现有高考模式。所谓“精英教育”构思是好的,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在一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就尚且不易,幻想构造一个模板来把所有人都教育成材,这种构想本身就是痴人说梦罢了。精英教育的结果,很容易造成门门都懂一点皮毛,却没有一门涉及到学科精神的精髓。学了一辈子语文,却难得写出点有自己思想性的文字;学理化,也只是限于书本里的公式、计算,真正涉及到学科精神的实验探索能力、理论书籍阅读方面却是为零……

教育要脚踏实地,更要正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人才现状。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打破“精英教育”幻想。

高考要选拔人才,就要选拔个个学科里的精英。打破现有几门学科捆绑一起的局面。文学、法学、自然科学、艺术等等学科,分门别类开展考试,既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帮助每一个求学者找到自己的特长,并根据每个孩子特点及时的培养探索精神。所谓的统考科目,要简简单单,真正体现大众化特点。

2、学术造假

在国内,学术造假几乎不是什么丑闻。有人为了攻击某领域出众的人,有时候也扒拉出其毕业论文来进行攻击。其实,大众心照不宣的学术论文造假似乎不是什么丑闻。

其实,从国内教育的现状来说,一个从高考约束下来的人,在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适应学科学习生活已经实属不易,要真能写出一点含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学科论文,那真是不容易了。

可以说,在所有的文字之中,学科论文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常常需要论文的作者在该领域的学科书籍中浸淫数载,同时,也在专业领域里实践、摸索许久,慢慢才会有所发现。国内的教育格局来说,高考以前,几乎是没有求学的自由,更不要谈及探索,更多的是给考官们牵着鼻子走。而高等教育阶段,尽管比及基础教育段自由许多,但是短短的四年时光,即使高考的佼佼者要做出自己的成就、成果,那也是很难了。

毕业论文,作为大众化的要求,势必会有很多人为了毕业而进行各种投机。

0 阅读:0

踏浪乘风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