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但是真有不留痕迹的飞行吗?没有,万事万物只要进行了活动就必然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对一名游客来说,是美好的回忆,但是对一名犯罪分子来说,痕迹就是证据。
由于技术的限制,有很多陈旧的案子都被封印在时光的洪流中没有进展,可是当时那些案件也都留下了一定的线索,这些线索也许是一枚指纹,也许是一个脚印,也有可能是一个DNA,但是不管线索是什么,只要刑警对真相的敬畏之心还在,这些案件就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2020年,南京警方就侦破了一起已经尘封了17年的旧案,案件的侦破离不开办案人员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时间回到2003年,南京市西厂门发生过一起凶杀案,死者是一名女性,受害地点就在自己家中,她被发现时身上一丝不挂,地上还有散落的纸巾,被侵犯过的痕迹明显。
死者是陈先生的妻子,他当天下班之后便和同事一起吃了饭,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眼前的一切让他头皮发麻,他不敢做任何多余的动作,这倒是将案发现场保留得很完整。警方赶到之后迅速封锁现场,将现场所有可提取的证据都保留了下来。
根据警方的检验,现场出现了两个人的DNA,房间门锁有被撬动过的痕迹,死者身上有些许抓伤的痕迹,生前与人进行过搏斗,而在房间的床底下还有一个被踩扁了的烟头。
现场的两份DNA,一份来自陈先生,一份则未知,陈先生很快被排除了作案嫌疑,根据他所说,他没有发现过妻子与其他人有染,所以案发现场的这份DNA很有可能就是来自于凶手。
现场提取到的有用的线索很有限,尽管从附近的居民那里得知当天有一个四五十岁模样的男子匆匆跑过,但是附近的监控设备很不完善,居民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凶手,所以案件的侦查陷入僵局,警方只能将现场采集的所有线索和数据都保存好。
这起案件的卷宗一直被积压在档案室里,不代表警方就此将这起案件抛在脑后,事实上,警方每一年都在不断回顾这些陈年旧案,想尽一切办法结合最先进的技术侦查案件,陈先生妻子的这起案件就是在这种前提下侦破的。
2020年,我国的DNA数据库不断扩充,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提取录入库中,很多案件就在这一举措中有了进展。南京市公安局的刑警就在2020年发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信息,在这一年录入库中的DNA中,有一名邵姓男子的信息与当年案发现场提取到的DNA有25%的相似性。
25%是什么概念?如果两个人是亲兄弟的话,DNA的相似度会有50%,如果两个人是同一个爷爷,则有25%的相似度,也就是说邵某虽然不是嫌疑人的至亲,但是他与嫌疑人之间一定有血亲。
警方立即对邵某展开调查,将他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调查了一遍,结果发现他所有亲戚的DNA都与嫌疑人无任何相似度。邵某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主动向警方提供了一个信息。
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张泛黄的出生证明,告诉警方自己其实不是现在的父母亲生的,是被抱养过来的,他的出生证明上写着他是在陕西省西安市阿房区出生的。
警方根据这一线索立即前往陕西省进行调查,邵某是1965年出生的,这么多年过去,他出生的地方早就与以前不一样了,他对自己原本的家人一点印象都没有,想要通过邵某自己知道的讯息进行深入调查,基本无望。
不过在与当地民警联合调查之后,警方找到了邵某同父异母的哥哥的信息,通过他的哥哥,警方确认了邵某亲生父亲的身份,在对邵某父亲的家族成员进行排查时,警方迅速靠近了真相。
邵某的亲生父亲姓朱,在他的家族中有一个叫朱某文的人,他曾经在南京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跟随家族人员做生意去西安。朱某文时年70岁,在年轻的时候干过不少混账事,尤其喜欢对女人动手动脚。
早在上世纪他就因为对妇女动手动脚被拘役过,家族中就他一个人有过前科。真相就在眼前,警方立即将朱某文的DNA与案发现场提取的DNA进行对比,结果百分百一致,追查了17年的凶手终于被找到。本以为凶手可能是一位年轻男子,结果却是一个行走都不便的老人,结果让警方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
朱某文在面对警方时,满脸的不可思议,随后就以一副坦然的模样接受了这件事情,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警方为什么会找到他,只是没有想到已经17年过去了,自己居然还会因为当年犯的罪而面对法律的审判。
他的作案动机就是见色起意,强行与陈先生的妻子发生关系,在对方反抗过程中将其杀害,已经构成QJ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J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朱某文不仅侵犯了陈先生的妻子,事后还残忍将其杀害,犯罪之后毫无悔意,潜逃多年,不知悔改,尽管被捕时已经70岁高龄,由于罪行深重,法院在审理之后,依法判处他死刑,缓刑二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