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令各大银行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客户究竟到哪里去了,什么拓客方式都用遍了,但收效甚微,银行真的急了,再这样下去,老本都要吃光了。
之前银行大厅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各岗位的员工从早到晚忙到不行,现在厅堂总是门可罗雀,工作人员甚至比客户还多。
银行的信贷产品,曾给银行的利润做出了巨大贡献,净息差普遍在4%以上,而消费分期业务,每个月还本付息,折合年化利率甚至高达10%以上。
今时不同往日,为了吸引客户,现在多家银行信用贷款利率已经降至3%以下,还支持随借随还,按日计息,可以说是做一笔亏一笔,且金融行业同质性太强,各大银行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银行员工每天的工作简单且繁杂,就是定时定量联系客户,争取多触达一些新客户,而存量客户已经来回骚扰了好几遍,不少同事纷纷吐槽,“真的挖不动了”。
我虽然几年前就脱离了一线营销岗位,但也算经历过银行的辉煌期,那种客户源源不断的感觉记忆犹新,当然目前银行的困境我也了然于心,经常和一线同事一起分析问题原因。
第一,放弃副业,消费降级,安心挣钱。我们分析了银行信贷客户的职业构成,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申请信贷产品的客户,都有着正当职业,想通过借一笔资金,开展其他业务活动。
而这类客户也对市场的变化很敏感,一旦行情不对,他们就会及时终止贷款,把损失降至最低,然后安心上班,等待下一次机会。
当然,绝大多数客户,都是有买车或者装修的需求,没办法一口气拿出那么多资金,只能找银行暂时周转一下,可现在大家荷包都瘪了,很多企业都裁员,老百姓的消费欲望自然会下降,谁也不想让自己背负贷款。
第二,对投资市场丧失了信心。虽然银行的信贷产品,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客户的消费需求,也明令禁止客户把资金转入投资市场,但银行也没办法面面俱到,有那么一部分客户,想通过银行的钱来生钱,以期实现收益最大化。
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经历过了牛市和熊市,也看到了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确实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朋友,以小博大,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最近几年投资行情大家都心里有数,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盈利,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很多人对银行的“低价”信贷产品,暂时也没有了兴趣。
第三,贷款中介机构被监管严查。银行的拓客渠道比较广泛,除了常规的员工自拓业务,还有一些中介机构帮忙找客户和推介业务,这也是银行业约定俗成的模式。
经过了这些年粗犷式的发展,贷款中介机构也给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隐患,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了集中性的违约,
我也从多家银行同事那里了解到,监管机构正在对贷款中介机构进行严查,银行对于推介过来的业务,也加强了审核,导致很多资质一般的客户被挡在了门外,想要贷款的客户银行不敢授信,不想要贷款的客户银行却在恶性竞争。
每当市场赚钱效应太差,贷款风控审核趋严,老百姓的消费欲望被封印,银行就会发现,客户已经大隐隐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