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出《亲爱的客栈》《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之后,导演陈歆宇决定挑战一档全新的节目,做一场关于独立生活的社会实验节目。《牧野家族》由此诞生。
这次他携手情侣王子文、吴永恩,以及艺人张翰、容祖儿,离开现实都市生活,前往乡间小屋,独立生活22天;在近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分别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验主题,叩问自我,回归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让幸福的多种面貌得以呈现。
“独立生活实验”节目从顶层设计上,天然地缺少嘉宾间的互动,如何做出看点是考验极其考验导演组的功力。
曾为人熟知的两档韩综《我独立生活》和《林中小屋》都是关于独立、独居生活的题材,前者会切入嘉宾的原生关系、带出大量的社交内容;后者则深入展现人与大自然的互动,衍生出一种“瓦尔登湖”的意味。这两档节目分别在人、环境两个变量上开发内容。而《牧野家族》则另辟蹊径,在叙事方式上下文章,用系统串起了三组性格各异的嘉宾,从而发掘出“独立生活实验”节目的新看点。
自带系统的慢综艺
《牧野家族》在嘉宾入住的三间木屋中都匹配了人工智能管家。名字分别为:小飞、小屋、小然。它们搭建起整个节目生活实验的逻辑并串联起整个节目的叙事。
大逻辑是系统选择人类进行观察实验,并用人类行为中获得经验反哺。而管家颁布任务、再由管家观察行为并得出实验结论是每个小环节的逻辑。由此,系统不只是作为旁白解说,而是以管家身份参与了整个独立生活实验的叙事,通过AI和嘉宾对话、互相对话,产生独特的看点。
AI可以和嘉宾对话
首先,“AI可以和嘉宾对话”的设计,从功能上,更巧妙地解决了导演组如何无痕介入的问题。
慢综艺核心要解决的矛盾是“嘉宾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导演组对节目的把控”之间的矛盾。《欢迎来到蘑菇屋》设置了蘑菇屋帮扶办、《向往的生活》新一季设置了鲨鱼号。它们完成发布任务、兑换积分、换取物资的功能。
导演组通过这些装置无形把控着节目内容。但这种设计有一个弊端,即综艺节目的经济系统很容易失效,例如《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二季嘉宾为了贡献值内卷做重复性任务,对节目看点并无贡献。
而《牧野家族》中牧野管家的设置也隐含了这一套逻辑,并且更加灵活。虽然也有完成观察动物任务可以兑换想要的物资的逻辑,但是所有的任务通过牧野管家这一角色发布,与能否兑换物资脱钩。这避免节目出现经济系统的失效。
其次,“AI可以和嘉宾对话”的设计在人设上,让人格化的牧野管家和嘉宾之间构成了有趣的互动关系。例如,张翰写下的“幸运数字”是7,得知规则之后反悔了。小屋立马说:真男人落子无悔。而容祖儿断舍离的时候,偷偷在冰箱里藏了一包薯片,也被无情戳穿。
“AI可以和嘉宾对话”的设计突破了过往旁白的局限,相当于导演组是虚拟的AI嘉宾,从而既解决了慢综艺介入的问题,又丰满了“独立生活实验”的人物关系,由此增加了节目的看点。
AI之间可以互相对话
“AI之间可以互相对话”的设计,是《牧野家族》更进一步的创新。三组人格化的旁白也拥有一条鲜明的成长线,这无疑拓宽了多组嘉宾平行剪辑的表达手段。
惯用的平行剪辑一般会把好玩的和枯燥的、顺利的和不顺利的对照在一起剪,在这样的对比中增加看点。而“AI之间可以互相对话”的设计让平行剪辑只可意会的看点变得更突出了。
例如,在第四期“和宠物相处”一集的实验内容中,系统下达“观察动物,记录特征可兑换”的实验内容,而张瀚与小屋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拒绝完成任务。
对张瀚手足无措的小屋,在和另外两位管家小然、小飞完成取经后,学会了和人类沟通的技巧: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最终成功和张瀚达成和解,完成了实验内容。这本来是真人秀脱轨的章节,但在AI管家视角的处理下,蜕变成了一条有意思的AI成长线。
一旦适应了接受了系统的设定,会发现它的松弛感比其他慢综艺的松弛感更为自然。因为它更还原慢综艺拍摄过程中的自然而然,用AI代替了导演组,完成了对节目的合理介入,而不是靠剪辑刻意抹去导演痕迹。AI管家的设置,无疑帮助《牧野管家》解决了“独立生活”过闷的问题,保留了慢综艺的慢的感觉,是节目设置系统的高明之处。
做独立生活的实验主题,还可以怎么做?
如果只是简单的AI主导下的人类实验,嘉宾缺少独立生活的动机、也缺少人与人之间碰撞,会削弱节目的主题表达。如何充分挖掘独立生活实验主题?首先要思考的是主题背后的叙事模式。
《林中小屋》探讨的是,自发与世隔绝之后,在极简的生活方式下,能否获得幸福。《牧野家族》也强调用断舍离去丈量生活本真的概念。
这个表达背后隐含的一层意思是,原有的生活太多的干扰和焦虑,人在其中迷失;需要逃离、进入一种新的模式,重新寻找真正的幸福。
这其实是一个公路电影的叙事模式:现实生活遇到困扰——逃离原来的生活,在旷野中寻找答案——回到现实生活,收获成长。
核心是要表现嘉宾内心的转变与成长。环节的设置只有作用在嘉宾的内心转变点上才是有效的。
《牧野家族》前半段设置了大量的实验环节,记日记、养宠物。日记里嘉宾心情的转变、嘉宾与宠物关系的升温,可以看出节目有在着力刻画嘉宾的成长。但后半段明显不足,进入嘉宾会合行动阶段后,更像是同事郊外团建,环节设置缺少嘉宾与嘉宾之间的碰撞、成片也自然难以展现嘉宾深层次的成长。
浅开一下脑洞,如果是《牧野家族》+《变形计》是否会让环节更有效地作用于嘉宾的身上?选择一个有难以调和的矛盾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分居开展独立生活,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重新思考自我和亲人的关系;最后家庭成员合住,收获成长和改变。
又或者,《牧野家族》+《再见爱人》让一对处于离婚冷静期的夫妻分居开展独立生活,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重新思考自我和爱人的关系;最后合住进行重新抉择。
可以看出,当嘉宾拥有参与独立生活实验的动机,分组嘉宾之间拥有有趣的原生关系,独立生活实验可以从自我、关系、幸福中发掘出更丰富的视角。
做关于独立生活实验的慢综艺是很难的。它缺少天然的矛盾架构,看点从何而来?这更需要导演组从模式和结构上多下功夫。请飞行嘉宾、增加探索地图、引入比拼模式和游戏环节只是丰富环节设置的手段,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合适的嘉宾、合适的视角,让独立生活实验的系列环节有效地作用于嘉宾内心的转变与成长上。这样才能诞生一档真正的走心、治愈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