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记者充当间谍,更多细节曝光,毕业于“北大”,曾经提出过禁止焚烧秸秆的建议。
本来如此“优秀”的一个人,给了他这么高的待遇,何至于沦为“外人”的工具?
信念,在他的身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董郁玉,1964年出生在辽宁,1987年毕业于北大,学历为法学研究生,今年61岁。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小的时候勤奋好学,可以说也是一个靠努力走出来的人。
而且能够从农村考入“北大”,可以称得上优秀了。可是,他最终却因为信念的缺失,沦为了“外人”的工具,被历史所唾弃。
他毕业之后,任职于一家著名的媒体,名曰“光明”,还一度干到了评论“副主任”的位置。
2023年5月,在与其“主子”对接的时候,被当场抓获,大快人心!
然而,他只被判了7年。
有很多朋友都认为,“太轻了,太便宜他了”。
那么,我们可以从“7年”这个数据里面,看出来什么呢?
三姐个人也很喜欢法学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对于这类人,有3档刑可以适用。
其一,情节比较轻的,就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其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的,就是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或者直接无期。
其三,后果和情节都特别严重的,可以适用大家期盼的s刑。
那么,董郁玉被判了7年,符合的是“情节比较轻的”这一档,说明他送出去的信息,可能“级别”不是很高。另外,也说明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逻辑来分析。
他再怎么厉害,再怎么有关系,毕竟只是一个记者,他的影响力以及其信息的获取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所以,7年这个期限,与他所犯下的错,是匹配的。
那么,他是怎么沦陷的?
其实啊,根据报道出来的这些人的情形,他们沦陷的方式,都是比较相似的。很多都是有过出国学习、考察、留学、工作的经历,然后就被“外人”精心设计,动用各种手段,一步一步的把他们引诱进去。
根据调查,董郁玉已经沦陷了30年,也就是在30岁这个青春年纪的时候,就成为了别人的工具,真的是可悲。而且,他还担任过北海道大学的教授。那么,就产生了两种可能。
其一,在大学期间沦陷,教授的名号,不过是给他的“奖励”而已。
其二,得到了教授的名号,才沦陷的。
有消息显示,他属于前者。
俗话说,“相由心生”。
我们看看他的照片,他的“胡须”,是不是很像?
沦陷之后,他不仅利用便利,美化这个“外人”,还曾经提出过不让焚烧秸秆的建议,这让多少人为之愤怒。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就有理由怀疑,这个建议,就是他的任务之一?
所以啊,我们时刻都需要警惕。
这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在招人、用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从严把关。
另外,在评奖的时候,也需要从严把关,因为他还三次获得过奖项,这在现在看来,是不是有点……
而且,看他写的这些题目,再结合他自己的经历,真的是有点可笑了。
话到结尾,他的事迹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对于这一类人,我们决不能姑息。此外,应该要做到全民监督,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才能让这些人无处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