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美俄之间,乌克兰的结局会是如何?从乌克兰看小国的生存之道

小年的政经 2023-01-18 07:30:03

对于乌克兰这个国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作为苏联的“二儿子”,乌克兰曾经继承了苏联优势军工业中的精华。著名的“T80”坦克,在这里建造;辽宁号航母的前身“瓦良格号”,出生地也是在这里。

然而自打苏联解体以来,没了苏联这位“家长”的宠爱,乌克兰这个“二儿子”每况愈下。

建造到一半的航母,卖了;曾经拥有的核武器,废了。

为了向西方人投怀送抱,乌克兰在经济上甘当“欧洲子宫”,在政治上与俄罗斯兄弟冲突不断,最终引来战火烧身。

所以对于这个国家,很多人的评价是“受西方舆论洗脑的失败国家”。

然而乌克兰如今的悲剧,真的只是一句“西方舆论洗脑”就能总结的么?

不完全是。

乌克兰今日的下场,有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因素在其中。

而看懂了乌克兰这个反面教材,我们也就能看懂,今天世界上所有“小国的生存之道”。

乌克兰为什么要加入北约?

2019年,乌克兰新修订的宪法中,增加了这样一句话:

“乌克兰最高议会确认乌克兰人民的欧洲身份认同,确认乌克兰的欧洲-大西洋议程是不可更改的”

所谓的“欧洲-大西洋议程”就是“北约”。也就是说,2019年起乌克兰将“加入北约”作为最高政治目标——而这,也成为今天俄乌战争的根源。

那为什么乌克兰这么想加入北约呢?

首先,自然是军事安全有保障。

成立于1949年的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北约《公约》第5条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时,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

也就是说,如果乌克兰能够加入北约,一旦遭遇攻击,就能够获得其他北约成员、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帮助。

而一旦美国能够下场,乌克兰政府结束东部的“顿巴斯冲突”,那就是指日可待。

另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拥有正规军100万,北约则有军队360万,人数约为俄罗斯的4倍。

乌克兰政府认为,一旦带领着北约盟国向乌东部武装分子开战,俄罗斯恐怕是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再掺和进来。

因此乌克兰谋求加入北约最大的动力,就是想借美国的力量,结束顿巴斯冲突。

北约东扩示意图

除此之外,控制乌克兰政局的寡头们,也在暗中促使乌克兰加入北约。

虽然乌克兰在经济上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操控乌克兰经济的寡头们,却一直在恐惧着俄罗斯。

他们一是害怕普京这个政治强人。

二十多年前,普京上任伊始就采用强力手段打击俄罗斯寡头,导致俄罗斯寡头们要么死、要么逃。

所以乌克兰寡头们也害怕,普京一旦在乌克兰扶植亲俄政府,也会通过打击寡头的方式,把他们的财产充公。

而另一方面,乌克兰的军事、能源、粮食等诸多产业,又与俄罗斯存在高度竞争。

乌克兰寡头们担心,如果俄罗斯资本大举进入乌克兰,会打破自己对行业的垄断。

所以在乌克兰寡头们看来,只有坚决地“反俄”,肃清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影响,才能保证他们个人的财产安全。

这也是寡头们高举民族主义旗帜,一心想要加入北约、摆脱俄罗斯影响的重要原因。

泽连斯基与乌克兰寡头

政治之外,还有经济

除了政治因素,乌克兰一股脑地投靠西方,还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

近年来,乌克兰可以说是欧洲的“经济洼地”。

在欧洲这个遍地发达国家的地方,乌克兰人均GDP仅3000美元,不仅发展水平差、连增长速度也被邻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周边国家甩在后面。

这种现象不禁令人费解:因为乌克兰国土面积庞大,资源丰富,有“欧洲粮仓”之称。教育、科技水平也不低,全有1000多所大学。

但为什么乌克兰经济却越搞越差呢?

因为乌克兰的经济结构太过单一,虽然有“欧洲粮仓”的美誉,然而农业加工能力差,基本只是以出口原料为主,附加值不高。

能源方面,乌克兰严重依赖进口,甚至有时候欧洲反向进口俄罗斯能源,价格也相对偏高。

而在制造业领域,乌克兰从苏联获得的、唯一有优势的行业,却是苏联解体后没什么市场的重工业、军事工业。

乌克兰军事工业发达,却没有销售市场

1990年,乌克兰重工业固定生产资金,占整个工业的比重高达惊人的89%,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

苏联时期,这种“畸形”的工业结构本来没什么问题。

因为乌克兰生产的坦克,可以卖向波兰、东德等其他兄弟国家,甚至卖向印度、中东这些第三世界国家,换回轻工业商品。

但在苏联解体之后,曾经的东欧国家纷纷倒向西方,不买乌克兰军火了。

同时,俄罗斯也和乌克兰成为了竞争对手,并且抢走了中东、印度这两块最大的军火蛋糕。

乌克兰甚至连向巴基斯坦卖军火,也因为印度反对、受到了俄罗斯的阻挠。

所以从90年代开始,失去市场的乌克兰军事工业,实际上已经走投无路。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乌克兰会把快建好的航母贱卖掉、乃至自愿废掉核武器。

30年后直到今天,乌克兰重工业的比例,依然高居不下。

所以对于乌克兰来说,为了发展能赚钱的轻工业,乌克兰人想到了“投靠西方”、引入欧美外来资本。

而加入北约和欧盟,就是其中一条最重要的方法。

历史上很多数据表明,加入北约后,中东欧国家的确在吸引外资方面,有了明显改善:

例如1997年,波兰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1999年加入北约后这一数字增至80亿美元;

同一年,捷克和匈牙利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为40亿和62亿美元,1999年加入北约后增至128亿美元和145亿美元;

2004年罗马尼亚加入北约后,外国直接投资比上一年增加了141%。

有了外国大举投资,乌克兰就能顺利发展轻工业、进行经济转型、增加民众收入。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邻居们加入北约后变得富裕,你是不是也应该努力一下呢?

所以“加入北约”,就成为了乌克兰人谋求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而不幸的是,它同时也成为了如今俄乌乱局的导火索。

乌克兰的结局

至今,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一个月了。

伴随着乌克兰节节败退,以及西方国家并未直接下场、对俄开展军事行动,乌克兰政府似乎已经心灰意冷。

3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他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早已失去信心,并明确表示未来不考虑加入北约。

泽连斯基接受专访

然而,乌克兰政府此时回心转意,已经为时已晚。

当战争的重锤落下,最后无论战胜还是战败,乌克兰都将遭遇毁灭性打击。

因为战争结束后,乌克兰首先就要面临大量人口流失的问题。

过去30年里,由于经济不景气,乌克兰人纷纷移居西欧,导致该国人口净减少了800万人。

而在战争开始的一个月里,从乌克兰逃往欧洲各国的难民数量,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人。

未来,随着俄乌冲突逐渐演化为长期战争,乌克兰的难民数量有可能达到千万人以上。

而欧洲各国对待乌克兰难民,并不像对待中东难民一样修起隔离墙,反而是张开双臂表示欢迎。

例如有波兰网友就在网络上表示:

“我们已经接受了50万难民,但没有一个难民营。大部分任都被波兰家庭收留。几乎我所有华沙的朋友家里,今晚都有一个乌克兰人。”

欧盟张开双臂拥抱乌克兰人,除了人道主义的考量以外,还有通过接纳大量年轻、受教育的乌克兰难民,让他们留下来工作,减缓欧洲自身人口老龄化的意图。

所以未来,这些乌克兰难民大概率会留在西欧,不再回到乌克兰。

但对于乌克兰而言,大量年轻、受教育的人口流失,会让本就不景气的乌克兰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这正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

除了人口流失之外,因为政局动荡,乌克兰的资本还在大举外逃。

在2014 年,乌克兰曾因为失去克里米亚,损失了高达 580 亿美元的 GDP,占本国GDP的近20%。

2014年乌克兰GDP大幅下降

而当前的俄乌战争,根据乌克兰经济部门的评估,已经给乌克兰带来了至少5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50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

2021年乌克兰GDP为2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月的时间里,打掉了乌克兰2.5年的GDP。

而从长期来看,即使在最乐观情况下,俄军全面撤退、乌克兰取胜,乌克兰经济依然不会好转。

因为徘徊在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并不会因为乌克兰的胜利而完全平息。

相反,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那些在战争中逃出乌克兰的资本,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

而如果乌克兰战败,成立一个亲俄的政府,乌克兰将会再次被拖入俄罗斯的经济轨道,重新发展军事重工业、也就是所谓的“苏式体制”。

而苏联的前车之鉴则表明,一味忽视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重工业,长期也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这场战争无论胜败,乌克兰——这个夹杂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国家,只有衰落这一种结局。

它的命运,并不由它自己决定。

小国的生存之道

从乌克兰这个反例,我们可以观察到,当今世界“小国的生存之道”。

那就是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小国,经济上可以倒向一方,但政治上一定要保持中立。

例如乌克兰,当初想要抛弃没有前景的“苏式体制”,转而通过引入外来资本、和西欧经济接轨。

这一选择并不能是错的。

但乌克兰错就错在,将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混为一谈,从而引来俄罗斯的报复。

其实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很难区分。例如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众来说,每天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好莱坞电影,很难不对美国产生仰慕之情。

曾经的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时期。

经济上与西方接轨的同时,文化上难免受到影响

所以对于小国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思想清醒的政治强人,在经济转型的同时,把控政治走向,以免民众被欧美宣传机器顺势洗脑,最终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类似的反面例子有很多,例如今天的乌克兰和立陶宛。

但历史上,正面例子也有不少。

回顾上世纪冷战时期,当时的第三世界曾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强人,尼赫鲁、李光耀、纳赛尔等。

他们能在面临关键选择时,带领国家保持中立,做出最有利的选择,这是属于他们国家的幸运。

而今天,政治强人也越来越多了。

因为今天的国际局势,越来越像冷战时期——站队问题更多、求生越来越难,只有政治强人才能胜任角色、左右逢源。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

0 阅读:52

小年的政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