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突围》终于在今晚落下了帷幕。关于这部电视剧以及原著《人民的财产》,一直有些话想说。
作者周梅森可谓是“政治小说”和“反腐剧”的专业户,四年前的《人民的名义》万人空巷的情景想必大家都还记得。
周梅森曾说这是他最想写的故事,因为其国企背景与他自幼的成长经历高度一致。
而从《人民的名义》到如今的而这部《突围》(原名《人民的财产》),有些什么变化,又有哪些优缺点呢?
首先,从我和很多观众的期望来说,我们都希望这是一部《人民的名义》续集。而事实是,虽然在某几个人物设置上延续了《人民的名义》中的若干人设,但这基本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所以希望上一部的达康书记等在这一部中继续叱咤风云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
《突围》给人的第一个突出感受,是这是一部被动了“大手术”的作品。
我们从新闻中已经知道,《突围》几经删改,不仅改掉了剧名,动了情节和人物设置,甚至还有演员被换脸,台词与口型对不上等更是比比皆是。
这种状况当然容易让人出戏,而删改对作品气质的伤害更是伤筋动骨。
由于完整性受损,我们对很多情节和人物的不合理性的批评就很难贴切。因此这里的批评只能尽量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该剧有的一些问题如下:
1.从若干年前的《人间正道》、《忠诚》开始,周梅森写剧本就酷爱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到了《人民的名义》,几乎每场戏的推进都是如此。但这种手法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
很多观众在弹幕中发:这剪辑看的想死。虽然说适度的平行剪辑可以提升戏剧张力,加快节奏,增加信息含量,提起观众的注意力。但如果每场戏都是这样表现,也容易让观众产生焦躁的情绪,尤其是当时空的剪切点正好在观众情绪被调动的时候,忽然切到另一时空会让情绪突然中断,干扰了观众的沉浸感。
而在《人民的名义》中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原因是人民的名义中各条线交叉并进,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并且每场戏中都有演员的精彩演技撑场,观众的观赏体验仍可以得到满足。
而《突围》中的平行剪辑则经常有凑数的嫌疑,比如这个场合在开会,那个场合也在开会,两场会议在逻辑上并没有并置的必要。尤其是因为删改,剧中除了齐本安的另外几条线,比如吕德光(李达康)的线就如同鸡肋,李顺东秦小冲那条线更是可以直接快进,基本失去了平行剪辑的意义。
2.不出彩的主角。应该说这个问题在整个的政治、反腐小说体系中都是一个共性。不仅如此,从建国后的土改小说、农村小说、工业小说到改革小说,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角形象单一的问题。
比如在上一部《人民的名义》中,最出彩的从来不是主角侯亮平、沙瑞金等,而是喜怒皆形于色的李达康书记,甚至反派祁同伟、高育良等。
当然,我们首先要承认,《人民的名义》和《人民的财产》两部小说的厚度就不一样。虽然周梅森说《人民的财产》是他最想写的一部小说,但从著作来说,《人民的名义》中的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相应的“前史”和“当下”,即使寥寥数笔,都能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让人觉得这个人物在某个“宇宙”中是真实存在的,是立得住的。
而《人民的财产》中,如此鲜活的人物却寥寥无几,能得到观众喜爱和承认的更是稀少。主角齐本安延续了过往类似小说中的形象,除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似乎没有其他突出的特点(“齐本安”这个名字不就是“高大全”的翻版么?)
而剧中少有的几个比较鲜活的形象,反而是牛俊杰、陆建设这些次要的功能性配角。黄志忠和闫妮的表演虽然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他们各自的人物设置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下面再讨论。
主角不出彩,相应的观众也就难以共情。进而,推动情节的往往不是靠人物,而是作者强行的“开天眼”,或者靠巧合等偶然因素去推动。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观众对这部剧的诟病,即对话太多——“几乎全是聊天”。
3.情节的生硬。情节的生硬一方面来自于人物的不立体,另一方面,场景设置的呆板和单调也难辞其咎。以往琼瑶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被嘲讽是“三厅电影”(客厅,饭厅,舞厅)。而《突围》几乎可以称之为“三桌电视剧”:办公桌、会议桌、饭桌。
另一方面,这部剧虽然是聚焦国企,但其中主要情节几乎不涉及具体的业务范围,除了关于煤矿的个别情节稍稍具体外,其他有关情节几乎都没有具体的业务指向。
这也使得相关的人物和情节设置稍显悬浮。而主演黄志忠和闫妮也坦诚,他们没有国企领导干部的相关经历,因此理解人物只能纯粹从剧本出发。这也让该剧与其他的官场剧、商战剧产生了色调重叠,有时候观众几乎难以区分这部剧的故事背景。
说了这么多问题,我还是要回过来说,这部剧的很多缺点可能都无法与删改脱离关系。而它也有如下的优点或者说突破:
1.提出了一个历史沿革性的命题。这个命题在过往的社会、历史、经济类著作中并非没有展现,但在国产影视剧中却较为稀少,即企业创造的价值与个人贡献、以及原始积累的关系问题。剧中数次用浓墨重彩的方式描绘了中福集团的前身——福记贸易在旧中国艰难地创生、运营、辗转、壮大的内幕。很多观众诟病离题、出戏。
而从逻辑上来讲,这个插叙是很必要的。因为没有明确的指示,我们不能说这个剧中企业映射现实中的哪一家。不过大家想必都有所耳闻。
剧中的插叙展现了战争年代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畏艰险、大公无私、勤俭节约又锐意进取的精神。对比剧中当下的部分腐败分子,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而剧中“有意”省略了主要人物林满江幼年时在姥姥家遭受冷遇、心理创伤的内容。这个弗洛伊德式的情节固然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行为逻辑,黄志忠也在在线直播中特地强调了这一点。
但这并不能成为腐败的理由,也无法作为推动剧情的核心动因被观众接受,因此被动“手术刀”也不难理解。
而黄志忠在直播中说到了“儿女是中国人的信仰”,亦即他为了儿女铺平道路而用不法手段攫取“人民的财产”。这个逻辑我们并不陌生,几年前王志文主演的《归去来》已经对此做过深刻的探讨。
《突围》中也设置了林小伟这样的“二代”,以其自身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给新一代年轻人树立了良好的样板。所以黄志忠说“奋斗了一辈子,被儿子给打败了”。
然而弹幕评论中很快有人质疑:自小衣食无忧的林小伟真的能体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并切实给予帮助甚至作为毕生的事业吗?他现在的锦衣玉食难道不部分来自父亲的不法收入,作为后代他能完全撇清吗?
电视剧并未在这一点上深入展开。不过,在秉持了那么多年发展主义逻辑的今天,我们确实要思考自己应该给这个社会、以及后代留下些什么。我觉得精神的传承比起物质的传承,可能要更为迫切一些。
2.提出了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领导干部的逆淘汰问题。
小说中通过演绎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干部在私欲驱使下,可以置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于不顾,随意任用亲信,败坏职场生态,大肆搞逆淘汰。这些命中时代痛点的表达,在当下并不鲜见,但在影视剧中却鲜有表达。我们现在大多的所谓职场剧,都喜欢堆砌西装革履,俊男美女,高楼大厦,香车美酒这样的豪华场面,似乎这就是“职场精英范儿”了,结果是让剧集更加悬浮。
说了这些优缺点后,我们不由得又展望一下,以后的政治、改革或职场类作品该怎么拍。
第一,需要关注更广泛的国计民生问题。《突围》中有关棚户区改造的描写本来是切中时弊的,但虎头蛇尾,浪费了相关的笔墨。
第二,拓宽视野,描写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生态,改变“三桌电视剧”的外貌。
第三,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整体结构上,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过往的反腐剧等,通常都是通过司法、纪委的出手,或主要涉案人员的死亡来给故事画上句点。而这种“事后”措施显然只能作为保底,我们更需要从源头上去遏制腐败、懒政等不正常的政治现象。
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借这部剧的风口,未来能另辟蹊径,对相关的类型剧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