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泽东到山东参观孔庙,许世友吐槽:孔家是全国一号地主

饭团历史啊 2024-11-15 15:56:36

1952年,毛泽东到山东参观孔庙,许世友吐槽:孔家是全国一号地主

世人皆知毛主席对孔子有着独特的见解,却不知在1952年的那个深秋,主席专程改变行程,前往曲阜拜访这位"至圣先师"时,竟然发生了一段趣事。

那一天,许世友陪同主席参观完气势恢宏的孔庙后,望着眼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忍不住感叹道:"这孔家不愧是全国一号地主啊!"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有趣的是,主席听完这话后却笑而不语,只是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究竟是什么让许世友说出这样的话?为何主席会露出这般意味深长的表情?在这次看似平常的参观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不期而遇的曲阜之行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毛主席正在济南视察工作。原本的行程安排是要去泰安看看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可谁知一个意外的提议,让这次山东之行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主席,咱们这次来山东,要不要去曲阜看看?"许世友突然提出这个建议时,屋里的人都没想到。要知道,主席此行的日程早就排得满满当当,临时改变行程可不是一件小事。

许世友见主席没有立即回应,又赶紧补充道:"主席您上次来曲阜,还是在1920年吧?那时候孔府和孔庙都不对外开放,这一晃都30多年过去了。"

"是啊,"主席放下手中的文件,"记得那时候只参观了孔林。"

许世友见主席有些兴趣,立马来了精神:"现在不一样了,孔府孔庙都开放了。再说了,咱们是不是该去看看这位'至圣先师'?"

主席听着许世友这番话,轻轻敲了敲桌子:"世友同志,你今天怎么对曲阜这么上心啊?"

许世友憨厚地笑了:"主席,您不知道,我前些日子去曲阜视察,看到那些文物古迹,觉得实在是太珍贵了。您不是一直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吗?这孔府孔庙里的东西,那可都是咱们祖先留下的宝贝啊!"

这一番朴实的话,倒让主席沉思起来。片刻之后,主席站起身,笑着说:"好,那就去看看!"

得到主席首肯,许世友立刻张罗起来。他先是派人去通知曲阜县委做准备,又叫来司机研究路线。这一番忙活,弄得满头大汗。

主席看着许世友忙碌的样子,突然问道:"世友同志,你说咱们去了,先看什么好?"

"那当然是先去孔庙!"许世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孔庙可是咱们中国最大的文庙,光是那些御碑亭就够看一天的。"

就在准备出发前,一个意外的小插曲让这次行程又多了几分趣味。厨房的老师傅听说主席要去曲阜,特意煮了一锅汤圆,说是要让主席尝尝山东特色。

主席接过汤圆,笑着对许世友说:"看来咱们这次曲阜之行,连老天爷都帮着安排呢!"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临时起意的决定,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首次完整参观"三孔"的开始。而这次看似简单的参观,也在往后的岁月里,被人们一再提起,成为了一段佳话。

二、踏入文化圣地

专列缓缓驶入曲阜站台,毛主席一行人刚下车,就看到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已经在站台上等候多时。一见到主席,孔子玉赶忙迎上前去:"主席,欢迎您来到曲阜!"

从火车站到孔庙不过几里路,但一路上孔子玉却讲了不少关于孔庙的往事。"孔庙始建于周代,当时只是一座小小的祠堂,后来历朝历代不断扩建,才有了今天这般规模。"

来到孔庙大门前,许世友突然问道:"主席,您知道这孔庙占地多大吗?"不等主席回答,他便接着说:"整整二十一万六千平方米啊!这规模,在我们全国的庙宇里都能排得上号!"

走进大成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不禁驻足。十三座御碑亭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亭内的五十三块石碑无声地诉说着千年历史。

主席走到一座御碑亭前,仔细端详着碑文,突然开口道:"你们知道吗?这些碑文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典故。"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只听主席继续说道:"这块碑是唐太宗时期立的,上面记载了一件事。当时有个大臣建议把孔子的爵位降低,结果唐太宗不但没同意,反而把孔子的爵位又提高了一级,封为'文宣王'。"

听完这个故事,许世友忍不住问道:"主席,那您说说,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主席笑了笑,说:"说到孔子其人,倒是有个有趣的知识点。你们知道孔子其实不姓孔吗?"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孔子玉更是忍不住说道:"主席,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那孔子姓什么?"

"孔子其实姓'子'。"主席解释道,"他是商朝王室的后裔,商朝王室就姓'子'。'孔'是他的邑号,后来人们习惯了,就把'孔子'当作他的名字了。"

走进大成殿,殿内的气氛顿时庄重起来。殿中央供奉着孔子的坐像,两旁是他的弟子和后代学者的牌位。许世友看着这些牌位,感叹道:"这么多牌位,光是认字就得认好久吧?"

主席走到一块牌位前,指着上面的文字说:"这些牌位不仅仅是个纪念,更记载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比如这个牌位,是宋代大儒朱熹的,他对《论语》的解释,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正说话间,从大成殿的窗户透进一道阳光,映在地上的青砖上。主席停下脚步,望着这道光斑说:"孔子当年在这里讲学的时候,大概也是这样的光景吧。"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梧桐树的沙沙声。许世友突然想起一事,说道:"主席,您知道吗?这孔庙里的树可都不简单,有些树都活了上千年了。"

三、惊现的历史遗迹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大成殿时,孔子玉突然想起一事:"主席,您要不要去看看偏殿?那里收藏着一些不对外开放的文物。"

主席点头同意后,一行人便跟着孔子玉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小道。走到偏殿门前,只见两扇厚重的木门紧闭着,上面还挂着一把老旧的铜锁。

孔子玉掏出钥匙,打开门锁的瞬间,一股陈年的木香飘了出来。殿内光线昏暗,工作人员赶紧打开了电灯。在昏黄的灯光下,众人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包着锦缎的木匾。

"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密访时留下的御笔。"孔子玉小心翼翼地揭开锦缎,露出了木匾上的字迹。主席走近细看,只见上面写着:"夜访圣庙,心怀敬仰。乾隆御笔。"

许世友好奇地问:"乾隆真的来过这里?"

孔子玉点点头:"确有此事。乾隆六次南巡,每次来曲阜都要秘密到孔庙来。这块木匾就是他在乾隆三十八年,一个月夜来此时留下的。"

主席听后说道:"这倒是个有趣的发现。乾隆这个人,表面上崇儒重道,背地里却在搜刮文化典籍。"

正说着,一位年迈的老工作人员匆匆赶来,手里还捧着一个尘封的木盒:"主席,我们在整理库房时,发现了一份乾隆皇帝的密旨。"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份已经发黄的圣旨。主席仔细看过后说:"这是乾隆颁给当时孔府的密旨,内容是要求孔府配合朝廷搜集古籍。"

这时,许世友注意到木盒底部还压着几张纸,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沓手札。孔子玉接过来看了看,惊讶地说:"这是孔子七十二代孙孔松嵓的手札!"

众人凑过来观看,只见手札上记载着光绪年间的一段往事。原来当时洋人想要购买孔府的藏书,开出了天价,但被孔府坚决拒绝了。手札中写道:"宁可典当家产,也不能让圣人遗著流失海外。"

主席看完后说:"这份手札很有价值,说明孔家子孙虽然享受特权,但在文化传承上还是有担当的。"

随后,工作人员又在偏殿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暗格。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藏着一本手抄本,是清代一位孔府家仆记录下的孔府日常生活。这本手抄本详细记载了乾隆时期孔府的规矩、礼仪和日常起居,为研究清代孔府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这些意外发现的历史遗迹,让原本简单的参观变得更加深具意义。主席特意叮嘱孔子玉:"这些文物都要好好保管,将来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正当众人准备离开偏殿时,又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出现了。在挪动一个旧柜子时,柜子后的墙上露出了一块暗色的砖。孔子玉说这块砖上的字迹他从未见过,主席走过去仔细一看,发现上面刻着"天下文宗"四个小字,这是宋代皇帝赐给孔府的题字。

四、突发惊魂

离开偏殿后,一行人向着孔林方向前进。通往孔林的必经之路是一座古老的洙水桥,这座桥横跨洙水河,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

就在众人刚刚走到桥头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砰!"这声响在寂静的林间显得格外刺耳。

警卫员们立即做出了反应,迅速形成防护圈将主席护在中央。许世友更是一个箭步冲到主席身边,右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配枪上。

主席却显得异常镇定,对周围的人说:"不要紧张,听声音不像是枪响。"

话音刚落,后方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几名警卫员跑过来报告:"报告主席,是后面的吉普车爆胎了!"

原来,负责运送设备的吉普车在驶过一段碎石路时,不小心被尖锐的石块划破了轮胎。这一声爆响,倒是让大家虚惊一场。

许世友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这地方地势复杂,树木又多,确实得多加小心。"

孔子玉在一旁解释道:"这孔林里的古树可不少,光是百年以上的就有上万棵。树根盘错,地面不太平整,车辆行驶确实要当心。"

主席听后对警卫员说:"让后面的车队都小心点,开慢些。这些古树都是文物,可不能因为我们来参观反倒伤着它们。"

这时,一个当地的老农走过桥来,看到这么多人,吓得想转身就走。主席见状,主动向老农打招呼:"老乡,常来这里吗?"

老农战战兢兢地回答:"是啊,我家就在桥那头,常来这边割草喂羊。"

主席又问:"那你对这片地方一定很熟悉了?"

老农这才放松下来,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当地的故事:"这洙水桥可有来头呢!当年孔子讲学,就常在这桥边休息。那些学生们跟着夫子走南闯北,每次回到曲阜,都要在这桥上驻足。后来人们就把这座桥也当作圣迹来保护。"

主席认真听完,对身边的人说:"看来这座桥不仅是通往孔林的通道,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说话间,远处又传来一阵噪声。这次大家都不再紧张,因为分明是一群鸟儿在树梢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许世友笑着说:"这些鸟儿倒是不怕生,大概是见惯了来来往往的游客。"

过了桥,警卫员们对前方的林间小道进行了仔细检查。这条通往孔林的道路两旁,全是高大的古树,枝叶交错,投下斑驳的树影。虽然现在看来颇为幽静美好,但从安保角度来说,确实是个让人担心的地方。

主席看出了警卫员们的顾虑,说道:"不用太过紧张,我们是来拜访孔夫子的,该有的敬意要有,但也不必过分拘束。"

五、深远的历史启示

穿过林间小道,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孔林深处。在这片古老的墓地前,主席站定脚步,开始讲述起他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你们知道吗?"主席指着眼前的墓地说,"这里不仅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见证。我年轻时就在私塾里读过《论语》,说起来,孔夫子还是我的启蒙老师呢!"

许世友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主席,您刚才说孔家是全国第一地主,这话是不是有点重了?"

主席笑着摇摇头:"世友同志,这话倒也不全错。孔府确实拥有大量土地,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的是文化资产。你看这些建筑、文物,哪一样不是无价之宝?"

这时,孔子玉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主席:"这是我们最近整理的孔府档案,里面记载了历代孔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主席翻看着档案,不时点头:"原来孔府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收入来资助贫困学子,这一点倒是很少有人提起。"

许世友凑过来看了看,说道:"这么说,我刚才的话确实有偏颇。孔家虽然富有,但也为文化教育做出了贡献。"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晨钟的声音。主席抬头望向钟声传来的方向,说道:"这钟声和两千多年前孔子在世时,想必是一样的。"

孔子玉接过话题:"是啊,这口钟是明朝万历年间铸造的,每天早晚都要敲响。据说是为了提醒人们不忘读书上进。"

主席听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把这些都记下来。以后修史时,要把孔府对教育的贡献也写进去。"

这时,一个老者从远处的小路走来,原来是当地一位退休的教师。他向主席深深鞠了一躬,说道:"主席,我爷爷那辈就在孔府的义学里教过书。那时候,只要是想读书的穷孩子,孔府都会收留。"

主席仔细询问了这位老教师的经历,又向他了解了当时义学的具体情况。老教师说,孔府不仅供应学生的饭食,还给贫困学子发放衣物和文具。

听完这些,许世友感慨道:"这么说,孔府的财富,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在了教育事业上。"

主席点点头:"正是如此。我们今天来这里,不只是参观古迹,更要学习和传承这些优良传统。"

夕阳西下,暮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孔林。一行人准备返回时,远处又传来了悠扬的晚钟声。这钟声似乎穿越了时空,将古老的文化传统与新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

主席走出孔林时,回头看了一眼这片承载着历史的土地,对身边的人说:"这一趟没有白来。"

0 阅读:0

饭团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