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欣赏传播传统文化 2024-06-12 12:13:30

镇馆之宝

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一把没有壶盖的瓷壶,要往壶内注水,必须将壶体颠倒,从底部的梅花孔注入水。当水注满后,再将壶体正立,但却不会从底部漏出水来。饮者可以从壶侧的壶嘴轻松地倒出液体饮用。这款非同寻常的瓷壶即为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其“镇馆之宝”之一。

文物介绍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足径8.7厘米。该壶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繁缛华丽,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通体施以淡青釉色。壶身为圆形,造型像一个倒置的团柿,腹部雕有三朵盛开的牡丹,其下有仰开的莲花瓣。

壶盖形似柿蒂,为虚设,实际上与壶把、壶身连成一体。壶把是半圆形,好似一只飞翔中的凤凰,凤首高翘,轻轻地落在了带有莲花的壶盖上。壶嘴出水处仿佛一只狮子张开的大口,狮子的牙齿清晰可见。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正在吸吮母乳的小狮子。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

文物特点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是一种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这个原理是: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文物赏析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的壶身造型为一倒置的团柿,这种柿子形状在中国画中常见。顶端的双层柿蒂纹与团柿的造型互相呼应、完美结合,这样的造型在现代的耀州窑器物中甚为少见。

壶盖与壶腹相连处的联珠纹与锯齿纹将上下纹饰有机结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壶腹上的缠枝牡丹,刀法犀利、线条圆活、俯仰有致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极富表现力。

壶身采用多种纹饰,却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凤形提梁与狮形壶流相呼应,形成立体装饰。凤形提梁尾部的联珠纹,摆脱了平庸与单调,于细微处见匠心。整个壶的造型构思精巧,整体与局部、植物与动物很好地结合,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地。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的纹样、题材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如母狮给幼狮哺乳的情景,完全是对自然界生动真实活动的写照。两狮的神态刻画细致入微,形神兼备。母狮的舐犊之情,幼狮的安祥、宁静之感无不从工匠的手下流泻出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用不同的纹饰,如凤、牡丹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而反映了一个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时代。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