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按照最新的架构,陆军的编制一共是13个集团军,隶属于5大战区。
这13个集团军从第71集团军开始,一直到第83集团军。每个集团军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雄师,追根溯源的话,每个集团军都有一部曲折辉煌的历史。
这本小集子尝试去挖掘追溯一下各个集团军的前世今生,看一看那些已经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来龙去脉。。。
至于为什么最新的集团军编制从第71开始,这是大有深意的,并不是随意安排。
根据周恩来总理1947年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年军事计划》,其中明确提出:
“要以建军500万为目标,三年时间内将51个步兵纵队发展至70个。”
这里的“纵队”,后来都改编为“军”,也就是说1到70军的番号早在1947年就有所规划,在后来的几十年中,这些番号基本都被或长或短地使用过。所以最新的番号从第71开始。
好,言归正传,来看一下第80集团军的前世今生。
第80集团军的军部就是之前第26集团军的军部,要说第80集团军中原26集团军的元素应该不少才对,可是情况恰恰不是如此,单以合成旅为例来看的话,六个合成旅中,有四个来自16集团军,40集团军,39集团军,23集团军。有两个来自第26集团军,可是这两个旅偏偏还都是从其他部队转隶而来的,并不是26军的老部队。
下面就来具体看一看第80集团军的详细构成。
北部战区第80集团军下辖12个旅:合成47旅、合成69旅、合成118旅、合成138旅、合成199旅、合成203旅、特战80旅、炮兵80旅、防空80旅、陆航80旅、工化80旅、勤务支援80旅。
合成47旅,源自16军47师。
16军来自原晋冀鲁豫军区一纵,是杨得志的老部队。一纵一般来说都是所在军区的头等主力,比如叶飞所带领的华中野战军一纵。
抗战胜利后,各解放区派出精锐部队进军东北,晋冀鲁豫军区派出的就是头等主力一纵。到达华北后,因为晋察冀军区在与傅作义的战斗中失利,丢失了张家口。导致去东北的通道被断,一纵只好就地留下,归晋察冀军区指挥。
后来晋冀鲁豫军区强烈要求一纵归建,聂帅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部队可以回去,但是杨得志几个指挥员必须留下来支援晋察冀。一纵遂由政委苏振华带领返回晋冀鲁豫。杨得志则从此加入晋察冀序列,成为了晋察冀的当家大将。
一纵归建后,由杨勇担任司令员。一纵中有两支红军的老部队,算是一纵的源头。一个是杨得志所带领的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一部,另一个是曾国华所率领的八路军东进支队。
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3营,是彭总当年从平江起义中带出来的老部队,这个团号称是“平江起义第一团”。另外38军112师334团的情况也类似,也是当年平江起义的老部队。
在中央苏区时,686团3营的番号是红三军团4师12团,是红三军团中的核心部队,曾被授予“红军模范团”的荣誉称号。这个模范团的称号可不容易获得,红一军团只有红五团获得了这个荣誉。
杨勇当时曾担任过这个团的政委,这时回来继续担任司令员,非常合理。
抗战中期,686团3营跟随杨得志去开辟冀鲁豫根据地,番号改为冀鲁豫军区11军分区10团。
后随冀鲁豫军区一道并入晋冀鲁豫军区,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2旅4团。
一纵和晋冀鲁豫军区的其他纵队有所差异,其他纵队大都源自红四方面军,其中的老红军底子多是湖北人,而一纵的老红军来自红三的,多是湖南人,来自红一的,多是江西和福建人。一纵的指挥员中,也只有副司令尹先炳是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其他如杨得志,杨勇,苏振华等都是来自红一方面军。
1949年2月,一纵2旅4团番号改为第16军47师139团。
1952年,16军作为解放军中第一支换装完成的全苏械部队,入朝作战。
2017年,以139团为基础扩编为合成47旅,转隶北部战区80集团军。
合成69旅,源自23军69师。
23军是华东野战军中出来的一支劲旅,无论如何排,4纵都算得上是华野的前三名。23军的灵魂人物是陶勇中将,粟裕手下的三剑客叶王陶之一。
1938年2月,新四军成立,下辖四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2个团。
其中的第2支队下辖第3、4团。第4团后与挺进纵队第3团等部合编为新四军苏皖支队,陶勇任司令员,卢胜任政委。
1940年7月,苏皖支队扩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由陶勇任司令员兼政委。
1941年2月,3纵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3旅,陶勇任旅长,刘先胜任政委。
1945年1月,该旅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下辖第7、8、9支队。
1945年11月,第3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陶勇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所辖各支队改称第64、66、68团,另组建第70团、第72团。
1946年5月,第8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下辖第1、3旅,1师由粟裕任师长兼政委,第1师后组建第2旅。
1947年1月,第1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陶勇任司令员,王集成任政委,原辖各旅依次改为第10、11、12师。
1949年1月,华野4纵改为第23军,陶勇任军长、卢胜任政委,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全军3.5万余人。
1952年8月,第23军改称志愿军第23军,随志愿军9兵团入朝作战。
1958年3月,第23军从朝鲜回国,驻防黑龙江省,隶属于沈阳军区。
1965年4月,第73师改为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师,炮兵349团改归23军直属。
1968年2月,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师调归建23军,恢复第73师及各团番号。
1968年12月,第73师改番号为第68师,下辖第202团、第203团、第204团、炮兵团。
1985年6月,第23军改番号为第23集团军,下辖第67师,第68师,第69师,另增编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
1998年,第23集团军第67师改建为摩步第67旅;第68师改建为摩步第68旅;第69师执行摩步师建制;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
2003年9月,第23集团军被裁撤,摩步第67旅撤编,压缩为第207团,编入摩步第69师;摩步第68旅、摩步第69师转隶第16集团军;炮兵旅撤编。
2013年12月,摩步第69师拆分为两个旅,特种作战第67旅,也就是原摩步第69师207团,以及机步第69旅,也就是原摩步第69师205团。摩步第68旅番号变更为机步第68旅。
2016年2月,沈阳军区撤编,所部转隶北部战区。
2017年4月,第16集团军番号撤销,原第23集团军所属部队去向如下:
特种作战第67旅(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特战第78旅);
机步第68旅(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合成第68旅);
机步第69旅(北部战区陆军第80集团军合成第69旅)。
合成118旅,源自40军118师。
第40集团军的前身就是东北野战军三纵,也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旋风部队。灵魂人物是韩先楚上将。
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分武装力量发展而来。
1946年1月,由山东军区第三师、山东军区警备第三旅和先期进入辽宁沈阳、本溪地区的原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的第二十一、第二十三旅等部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程世才为司令员,罗舜初为政治委员。下辖第七、第八、第九旅,共2.6万余人。
1947年9月,韩先楚上任三纵司令员。刚上任就打出了长途奔袭威远堡的经典战役,歼灭敌116师大部。打出了旋风部队的威名。
1948年,参加辽沈战役,三纵表现优异,首克义县,主攻锦州,会战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活捉了廖耀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隶属东北野战军。韩先楚任军长,罗舜初任政治委员,沙克任副军长,刘西元任副政治委员,卓雄任政治部主任。所辖第7、第8、第9师及新调入的独立第1师依次改称第118、第119、第120、第153师,全军共5.9万余人。
1949年5月,40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
1950年5月,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这一仗40军和韩先楚居功至伟。
1950年10月,第40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参加抗美援朝。
1953年7月,第40军由朝鲜回国,驻防锦州。
1985年,第4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
2016年,原沈阳军区第16、39、40集团军和原济南军区第26集团军转隶北部战区陆军。
2017年,新一轮军改,全国分为五大战区,18个集团军改编为13个集团军。40集团军番号撤销。
118师就是东野三纵的核心主力,之前的番号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7师,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山东鲁中军区发展起来的一支部队,鲁中军区的司令员是王建安,他没有带兵来东北,而是留在山东,又发展出来了一支劲旅,山东野战军8纵,也就是后来的26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6军和40军可以说是系出同门。
1998年,118师被缩编为摩托化步兵旅。
2017年,摩步118旅改为合成118旅,转隶北部战区80集团军。
合成138旅,源自26集团军138师。
138师并不是26军的老部队,最早是45军的,后来陆续转隶46军,26集团军。红一出身的勇将黄永胜是45军的首任军长。
1947 年,我军在东北逐渐转入战略反攻。为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在相续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二纵、三纵、四纵和六纵之后,在秋季又组建了第二批野战纵队:七纵、八纵、九纵、十纵。这四个纵队,后来依次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第45军,第46军,第47军。
第45军的前身就是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往前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
1938 年7 月,中共冀热辽特委和京东特委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举行20 万人的抗日武装大起义。建立了冀东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冀东军分区。
这次冀东大暴动中的主导力量八路军第四纵队,由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组成,指挥员是邓华和宋时轮。暴动失败后,全军退往平西地区,加入了萧克为首的冀热察挺进军。
1942 年2 月,冀东军分区改为晋察冀第十三军分区。
1944 年9 月,晋察冀军区改组,第十三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李运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5 年6 月,冀热辽部队向热河中部和辽西地区挺进。是我军中最早进军东北地区的队伍。
1945 年10 月,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陕甘宁边区教导第三旅第一团、冀中军区第三十一团等,奉命进至辽宁锦州、朝阳等地区扩编,归东北人民自治军领导。
1946 年,以上述部队为基础改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第十六旅、第二十七旅。
1947 年8 月,冀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及独立第十三旅、第十六旅、第十八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黄水胜任纵队司令员,刘道生任政治委员,邱会作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黄鹄显任参谋长。独立第十三旅改编为第二十二师,师长吴烈,政治委员陈仁麒;独立第十六旅改编为第二十三师,师长张德发,代政治委员曹德连;独立第十八旅改编为第二十四师,师长丁盛,政治委员韦祖珍。全纵队共3.5 万余人。
1948 年1 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八纵队,属东北野战军领导。此时纵队司令员为段苏权,政治委员刘道生,副司令员张天云,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邱会作,参谋长黄鹄显。
1948 年11 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八纵队在辽宁辽阳、海城等地区,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黄永胜任军长,邱会作任政治委员,张天云任副军长,黄鹄显任参谋长,段德彰任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二师改称第133师,吴烈任师长,谢明任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师改称第134师,钟明彪任师长,谢家祥任政治委员;第二十四师改称第135师,丁盛任师长,韦祖珍任政治委员;由新调入的冀热辽独立第四师改称第158师,李道之任师长,王晓生任政治委员。全军共5.6 万余人。
1949 年3月,第45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
1950 年4 月,第158师调归广州市公安司令部建制。
1951年3 月,45军移驻广东,第134师调至湛江地区。
1952 年8 月,第133师调归第46军建制。
1952年10 月,第45军军部及第134师(欠一个团)、第135师,与第44军第130师另一个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归中南军区领导。
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133师改番号为46军138师。
1985年,46军撤编,138师转隶第26集团军。
2003年9月,138师缩编为138摩步旅。
2017年改编为合成138旅,转隶北部战区第80集团军。
合成199旅,源自26集团军199师。
199师同样也不是26集团军的原生部队,而是来自原67军。
67军199师,是解放军中战史最悠久的“红军师”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也就是鼎鼎大名的三红一的“红一师”。
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江西省永丰县藤田整编,将红一军团红三军第七、九师与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罗炳辉任师长,蔡树藩任政治委员,下辖第一、二、三团。
1935年9月,长征到达甘肃岷县哈达铺后,红军进行了整编。红一方面军改称“陕甘支队”。红一军团改称“陕甘支队第一纵队”,取消了师的番号,红一师第一、二团依次改称“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一、二大队,第三团编入一、二大队。
1936年1月,恢复红一师番号,第二大队调出,以百色起义红七军为基础组建的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调入红一师,仍称第十三团。同时,以第一、十三团抽调的干部、骨干及陕北游击队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第三团。红一师此时下辖第一、十三、三团。
1937年8月,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杨成武任团长,原所属第一、十三、三团,依次改编为独立团第一、二、三营。
1937年10月,独立团改称八路军独立第一师,杨成武任师长兼政委,后由邓华任政委,原所属第一、二、三营依次改称第一、二、三团。第一团,由6个红军连队(原独立团第一营的第二、三、四连和第三营的第一、二、三连)为基础并吸收地方抗日游击队一部合编组成;第二团,由两个红军连队(原独立团第二营的第三、四连)为基础并吸收地方抗日游击队一部合编组成;第三团,由4个红军连队(原独立团第一营的第一连,第二营的营部、机枪排和第一、二连,第三营的第四连)为基础并吸收地方抗日游击队一部合编组成。
独立团原来有12个步兵连队,此时扩编成三个团,以一团实力最强,三团次之,二团最弱。
1937年11月,独立第一师奉命兼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杨成武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
1938年4月,邓华率独立第一师部分机关、直属分队及红军骨干较多的第三团组成晋察冀军区第六支队(亦称邓华支队)进军平西地区,邓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至此,独立第一师(红一师)一分为二,后第三团又扩编为第二、三两个团。
1938年5月,邓华支队与宋时轮支队合编组成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亦称宋邓支队),挺进冀东,配合冀东大暴动。四纵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邓华支队改称第十一支队,宋支队改称第十二支队。
1939年2月,以第四纵队为基础组建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
1942年2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以其机关、直属队大部组建了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黄寿发任司令员,刘道生任政治委员,辖第七、九团。第九团的基础就是原120师716团2营扩编的宋时轮支队,九团于1943年调回晋绥军区。
1944年7月,晋察冀军区改组,组建了四个二级军区。其中冀察军区所辖第十一军分区,肖文玖任司令员,高鹏先任政治委员,张方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水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5年10月,冀察军区改编为冀察纵队。所辖第十一军分区改称第七旅,肖文玖任旅长,李水清任政治委员。原辖第七团、新五团、第四十四团,依次改称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团。
1946年3月,冀察纵队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原第十三军分区第二十团)调归第七旅建制仍称第二十团,原第七旅第二十团、第九旅第二十六团分别补入第七旅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团。
1946年7月,冀察纵队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所辖第七旅改称第五旅,马龙任旅长,李水清任政治委员;所辖第十三、十四、十五团,分别由原3个团依次改称。
1949年2月,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7军第199师,李水清任师长,李布德任政治委员;原辖3个团,依次改称第595团、596团、597团。
1950年10月,组建了师炮兵团。
1954年8月,组建了师坦克自行火炮团。
1986年8月,原67军属坦克团、高射炮兵团转隶199师建制,199师改称摩托化步兵第199师,执行北方甲种师编制,下辖第595团、第596团、第597团、坦克团、炮兵团、高射炮兵团。
2003年11月,缩编为第26集团军199摩步旅。
2017年,转隶北部战区第80集团军建制。
199师历史渊源深厚,源自红一师,先后隶属于八路军邓华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冀热察挺进军、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1949年2月正式定番号为67军199师。
开国大典时,代表全国陆军接受中央领导检阅的就是由199师官兵组成的阅兵方队。
合成203旅,源自39军。
合成203旅倒是始终在39军,这个旅是39军115师与116师各一部分的合体。
39军是解放军中与38军齐名的两大王牌军,39军源自红十五军团,115师则是主要源自红二十五军,也就是徐海东程子华从鄂豫皖带过来的老部队;而116师是红二十六军的传承,是刘志丹,谢子长等发展起来的陕北红军。
长征到达陕北后,红25军和陕北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
抗战开始后,红15军团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
1941年2月,第344旅大部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
1945年10月,新四军第3师在时任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带领下挺进东北,3师下辖第8、10、19、20、21旅和独立旅,全师3.7万余人。
1946年1月,新四军第3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
1946年9月,第3师主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下辖3个师。
第4师(原第8旅);第5师(原第10旅);第6师(原独立旅)。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改称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
1948年11月,东野2纵改称第39军,首任军长是刘震,原辖各师依次启用新番号第115、116、117师,另增编独立第2师,并改称第152师。
解放战争期间,第39军及其前身部队是东野的头等主力,参加了东北、华北、中南三大战场的历次重大战役,歼敌近20万人。
相比我军其他部队,第39军非常特殊,自红15军团成立后,历经多次调整,主力部分基本保持完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39军是全军唯一的一个成建制保留下来的“红军军”。
1950年10月,第39军入朝参战。入朝第一仗就和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在云山正面交手,取得歼敌2046人的战绩,取得志愿军出国作战的首胜。随后,第39军先后参加第二、三、四、五次战役,歼敌达4万人,其中美军近3万人。
1953年,第39军奉命归国,先属东北军区,后转隶沈阳军区,长期镇守辽东半岛。
1982年9月,第39军与北京军区第38军进行合成集团军的试点任务。
1984年,第39军完成合成集团军的试点工作,下辖第115、116、117师,增编坦克第3师、炮兵旅(原炮兵第7师)和高炮旅。
当时全军一共就两个机步师,一个是第39集团军第116师,另一个是第38集团军第112师。
1988年3月,第39集团军组建直升机大队,此为全军第二支直升机大队。
第39集团军与第38集团军,第54集团军并称为我军三大王牌集团军。
1994年5月,第40集团军120师358团转隶第39集团军,并改建为特种作战团。
1996年10月,第117师转隶武警部队,改建为武警机动第117师。
1998年,第39集团军编制调整,坦克第3师改编为装甲第3师;高炮旅改编为防空旅;直升机大队升格为陆航团(后升格为陆航旅);调入原第64集团军190师。
2003年,第190师改编为机步第190旅。
2011年,装甲第3师进行“师改旅”,拆分为装甲第3旅、机步第202旅。
2013年,摩步第115师也进行了“师改旅”,拆分为机步第115旅、摩步第203旅。
其中机步1155旅是以115师343团为基础改建,继承了原115师的番号改称115旅;摩步第203旅则是以115师345团和师炮兵团为基础改编而成。
2017年,203旅中,原345团的部分部队调往79集团军特战旅,而原116师346团的部分部队则加入203旅序列,部队改编为199合作旅,转隶北部战区第80集团军。
从80集团军各合成旅的历史传承来看,6个合成旅有4个是从原济南军区外部队调入的,合成47旅、合成69旅、合成118旅、合成203旅。合成138旅和合成199旅倒是原26集团军的部队,但是他们两个都属于是外来户,并不是26军的老部队。一个来自原四野46军,一个来自原华北军区67军,和老26军包括26军所属的三野都没有太多的历史渊源。
老26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是从八路军鲁中军区发展起来的一支劲旅,其战力在华东野战军序列中也排位靠前。按照通常的看法,一纵,四纵,六纵,八纵,九纵应属于华野第一阵列。按照粟裕自己的说法,华野六大主力是一纵,三纵,四纵,八纵,九纵,十纵。无论怎么排,出身山东八路军的八纵和九纵都在前列。
实际上无论八纵,还是九纵,都已经是第二茬的部队。最早的一批胶东精锐子弟,已经被吴克华带去了东北,后来成为东野四纵,而最早的一批鲁中军区的精锐,也已经被罗舜初带到了东北,成为了东野三纵。
东野三纵和四纵都在东野五虎之列,可见山东部队的战力之强。也可以看出许世友和王建安的练兵的本事,不但练出来东野二只虎,还继续练出来华野的二强。所以许世友和王建安并称山东双雄,一点也不夸张。
1945年9月,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带着鲁中军区3师、警备3旅9000余人去了东北,到东北后番号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第40军。
留在鲁中军区的部队在1947年1月被整编为华野八纵,下辖22师、23师、24师,由王建安担任司令员。
1949年2月,全军统一整编番号,华野八纵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所属三个师依次改编为76师、77师、78师,张仁初是26军的首任军长。
解放战争中,26军转战鲁中、鲁南、豫东、皖北、苏南各地,号称“攻坚豹子军”,是华东野战军的核心主力部队之一。
1950年11月,26军跟随志愿军九兵团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包括被经常提起的长津湖战役。九兵团是三野的百战精华,在朝鲜战场上损失不小,令人惋惜。王建安后来接任宋时轮接任九兵团司令,如果一开始就是王建安带队的话,情况可能会好很多。
1952年6月,26军从朝鲜回国。驻防山东半岛,军部设在莱阳,隶属于华东军区。
1955年4月,转隶济南军区。
1985年6月,第26军整编为第26集团军。
1998年,第26集团军军部移驻山东潍坊。
2017年军改,原18个陆军集团军进行合成重组,调整为13个集团军。第26集团军番号撤销。
新成立的第80集团军军部虽然就是原26集团军的军部,但实际上如上所述,老26军中没有一只原装的整建制部队被保留在军改后的80集团军内。
老26军的三个师都去哪里了呢?
26军的头牌第76师在1969年就从26军建制内调出,改由江西省军区领导,番号相继改为88师、86师,1985年被编入第31集团军序列。
77师一直留在26军建制内,直到2017年4月被改编为海军陆战队。
78师则在1985年就已被裁撤,成为地方守备部队。
原118路过[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原188路过,不知道还在不在老地方
80应该是旋风部队的延续,因为118师也叫暴风雨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