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迟退休来了!背后的养老金压力有多大?4大利弊影响你我

小年的政经 2023-06-10 19:42:04

渐进式退休来了!

继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要“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之后。

这两天,有消息灵通的券商研究机构发文,认为2023年“渐进式退休方案”即将出炉,2025年正式实施。

什么是渐进式退休方案?它是指2025年之后:

每过2年,女性企业职工——也就是女工人,退休年龄延长1岁;

每过3年,女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就是女干部,退休年龄延长1岁;

每过6年,男性工人与干部退休年龄延长1岁。

直到2055年,中国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都将统一延长至65岁,向西方发达国家看起。

渐进式退休方案登上热搜后,很多自媒体都以“90后最惨”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认为90后届时基本上都会以65岁退休,工作时间最长、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

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而70后、80后们,也会受到退休方案的部分影响。这部分人,又该为此做好哪些准备呢?

养老金的压力有多大?

渐进式退休方案之所以出炉,最大的考量就是平衡我们国家养老基金的收支压力,避免“老龄化时代”,现收现付制的养老基金入不敷出,以至于整个社保体系难以为继。

那么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基金,收支压力有多大?

柏年在这边,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养老金体系,是存在“历史欠账”的。

90年代,我们搞市场经济改革之前,国企职工养老主要靠企业。

效益不好的企业,连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都成问题,拖欠养老金的现象屡见不鲜。

特别是市场经济改革后,相比于国营企业,私营企业不用负担员工养老开支、轻装上阵,市场竞争下比较优势明显。

因此,养老问题就成为了国企的一大心病。

最终于 1998年,在外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内部国企大改制的背景下,国家决定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帮助国企承接养老负担。

为什么国家会帮助国企职工养老?

这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国企职工的劳动成果大多都上缴了国家,因此国家负责国企职工养老,也不无道理。

相比于企业,国家能做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所以这一政策在当时是受到大多数人欢迎的,并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到2000年底,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了1亿职工和3200万离退休人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0%以上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但是国家支出的养老金,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90年代,为了改制顺利进行,同时不大幅增加财政压力,国家决定养老金采用“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和实行“累积制度”的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其中,企业缴纳的养老金纳入统筹账户、占大头,个人缴纳的养老金纳入个人账户、占小头。

由于当时中国年轻人口众多、缴纳基数大,90年代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这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那就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现收现付制”会加剧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问题。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诸多预兆。

第一个预兆,就是随着养老开支增多,个人账户资金遭到统筹账户挪用,逐渐“名存实亡”。

根据人社部的报告,早在2015年我国个人账户空账率就超过九成,实际资金仅剩3200亿,不到账面应有资金的十分之一。

其他的资金,都被统筹账户借去,用于发放当期养老金。

我国养老金制度,当初采用“统筹+个人”相结合的模式,为的就是吸取两者优点。

统筹账户用于促进社会公平、平衡公众福利,个人账户则用高回报激励员工多交养老金、多缴多得。

但是现如今,个人账户资金多被统筹账户借去。虽然统筹账户会向个人账户支付借款利息,但是借款利率仅为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目前是1.75%。

1.75%的收益回报实在偏低,无法起到激励普通人多交养老金的作用,因此目前个人账户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养老金收支压力的第二个预兆,就是地方养老金账户,开始被上一级政府统筹。

90年代搞养老金改革之初,各地账户先是由县一级自管。

2010年左右管理层级被提升至市一级,2020年提升至省一级,2022年最终实现全国统筹。

养老金管理层级为什么逐步上升?就是因为下级单位,已经无法独自应对支出难题。

养老金若想要按时发放,必须要靠向同等级兄弟单位借款。这个时候,由上一级政府统筹安排是最方便的。

2022年,根据国家财政部数据,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分别接受外部养老金调入822亿、820亿、238亿元,排名全国前三。

其他需要调入的省份,还包括内蒙古、天津、湖北、山东和河北省。

而养老金调出的省份,广东、江苏、北京排名前三,分别调出资金885亿、323亿、179亿。

在这里需要澄清一个误解,那就是东三省等省份接受养老金调入,不是说可以白白挪用其他省市的资金,它也是要付利息的。

但是利息水平,可能并不会高。

而如果无法获得高利息,广东等省份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并出借给其他省份的意愿可能就会降低——这种问题,和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类似。

因此长期来看,解决养老金收支难题:

一还是要靠入不敷出的省份,自己降低当地养老金待遇标准;

二则是靠我们今天讲的“延迟退休”——延长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减少领取时间,达到收支的重新平衡。

延迟退休的其他“三个利弊”

了解完政府面临的养老金压力,我们再来看延迟退休给普通人带来的其他三个影响,其中有利有弊。

第一个影响,是有助于我们国家,减缓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

过去20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离不开“人口红利”这四个字。

虽然有很多人对这四个字嗤之以鼻,认为“人口红利”不过是“资本家红利”。

但是不能否认,过去20年在“人口红利”的帮助下,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改善。

而展望未来20年,中国虽然在努力进行产业升级、向高利润/高技术产业迈进,但是半导体等行业长期“卡脖子”的现状告诉我们,产业升级不是5年10年就能完成的,我们需要更长时间。

同时,进一步考虑到中国体量太过庞大——仅中国一国人口数量,就等同于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势必还需要一部分低端产业,吸纳就业、维持经济增长。

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的人口红利消减的过快,那么就会导致高端产业尚且没有稳固之时,低端产业就已经率先外流,经济发展停滞、乃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个时候,国际资本可以跑到印度、越南等有人口红利的地方,继续赚钱。

但是普通中国人没有能力选择国家,我们都将会是经济衰退的受害者。

延迟退休的第二个影响是,养育子女的难度加大,不利于解决“少子化问题”。

2022年,中国人口数量自60年代以来首次下降,新生人口数量快速下滑是主因。

一谈到生育问题,就有很多年轻夫妇抱怨现今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照看子女。

这个时候,拥有“多子多福”观念的祖父母辈们,特别是奶奶、外婆,为了“催生”,就自告奋勇担当起了照看孙辈子女的重任。

在过去,中国女性50岁(职工)、或者55岁退休(干部)。

从50岁到70岁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退休老人的“黄金期”,身体没有太大问题、精力尚且充沛,可以承担照顾孙辈的任务。

也让很多年轻夫妇有了“生就生吧,反正孩子有奶奶外婆带”的想法。

但是未来,随着女性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一来很多年轻夫妇生育时,孩子的奶奶、外婆尚在职场,没有功夫照看孙辈。

二来等到奶奶、外婆退休时已经65岁,照看孩子的精力衰退,也没有底气再要求子女生育。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延迟退休对鼓励生育不利。解决中国的少子化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政策。

延迟退休第三个影响,就是部分需要人脉、经验的行业,职业晋升节奏放缓,这里面包括公务员、医生、企业管理层等。

以公务员为例,很多人知道国家领导干部有“7上8下”之说——即67岁以下可以再干一届,68岁以上则要退休。

而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同样也有“35岁科级”、“42岁处级”这样的年龄门槛。如果在年龄之前跨过门槛,那么职业生涯将走得更远。

但是未来,随着退休年龄延迟,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前提下,居于高层的老年人更难退休,使得中下层很难获得晋升机会,并带来年轻人所诟病的“阶层固化”等问题。

但是相对应的,年轻人也有年老的一天,等到他们年老居于高位时,也将会成为这个机制的受益者。

就拿“90后”来说,在他们年轻、刚参加工作时,国家退休年龄尚且较早、职业发展较快。

等他们身居高位后,退休年龄延长。意味着90后担任高层的时间,比他们的前辈们都要长。

所以从这个角度,身处于上述行业的“90后”,非但不是最惨的一批人,反而可能是延迟退休机制下,最幸运的一批人。

但是,对于更广大的体力劳动者而言,并不存在越老越吃香的情况。

好处是,这些行业不存在晋升放缓的问题。但坏处则是,等到了50多岁工作精力下降,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会将自动高薪岗位转移给更有精力的年轻人。

这里面,包括制造业工人、中低端服务业者,以及被媒体讨论非常多的“码农”群体。

而这也给今天所有中国人,提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果我50多岁收入下降、乃至不幸失业,退休金却直到65岁才能领取,我该怎么办?

如何提前储蓄?

请仔细审视一下,如果你今天所处的行业并非越老越吃香,那么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发生,我们必须提前进行储蓄与投资。

只不过,投资有很多方法,我们应该选择哪一条路?

今天,柏年给大家列出一个思路——那就是和政府一道,吃国有企业的“红利”。

我们都知道,政府财政有“两本账”,一本是常规的税收收入,一本是政府性基金收入,也称“土地财政”。

其实,政府还有第三本账,名为“国有企业利润上缴”。

在过去房地产业兴盛的年代,政府卖地收入充沛,是不怎么重视国企利润这一块儿的。但是随着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近年来政府愈加重视征缴国企利润。

那么,既然要征缴利润,就要保证国企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国企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运动,一个行业内几家国企通过兼并重组、避免低效竞争,加强了龙头地位,实现了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国企内部还普遍遭遇反腐和限薪,为的就是节省利润、上缴财政。

今天,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票股息率基本在6%以上、非常诱人,他们背后最大的股东是国家财政。

为了能持续获得股息分红、补贴财政缺口,政府势必会要求四大行等国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较强的盈利能力。

而在此背景下,普通人如果选择购买国企股票,作为长期的养老投资,那么就是选择与国家财政站在一起。

这个收益性和稳定性,是要远高于银行存款的。

最后,柏年还是想说,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到,当前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延迟退休最终落地,不管你认同还是不认同,都是我们在经济增速下行和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后,所必须做出的抉择。

随着延迟退休方案即将推出,其带给未来30年的影响是巨大且潜移默化的,相应的会给个人职业生涯,带来很多机遇和挑战。

而我们需要做的,正是基于问题、推导未来,为个人的生涯寻找最优解。

今天这篇文章,柏年仅是给大家的想法抛砖引玉,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养老方案和想法,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我们共同探讨进步。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

1 阅读:5

小年的政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