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二期完成首批
原油外输
记者今天(10月1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9月底刚刚投产不久的“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完成了投产以来的首次原油外输作业。
“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进行开发与建设。“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作为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地层温压最高、总井深最大的深水气田,采用“深浅结合”“新老结合”的思路进行开发建设。
深水油气从位于千米水深区域的水下气井采出,通过超百公里长的海底管线持续“爬坡”,先到达水深百米左右的海上处理平台,经过处理后通过海底管线最终抵达位于三亚市的南山终端。
“深海一号”二期的开发建设,在已投运生产设施基础上,新增了1400多台(套)设备设施,构建起一个地理距离跨度超170公里、作业水深跨度超1500米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中国海油南山终端总监毛小明:“深海一号”二期的开发,带动南山终端油气处理厂实现基础设施升级,深远海油气勘探开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也为当地基础能源供给和航运物流规模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深海一号”大气田累计生产
天然气突破90亿立方米
二期项目的接入让“深海一号”产能进一步提升。截至当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累计产气超过9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过90万立方米,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随着“深海一号”二期的投产,“深海一号”大气田天然气日产能从投产之初的700万立方米提升到目前的超过1000万立方米。
“深海一号”一期部署11口深水开发井,二期部署12口深水开发井,两个项目水下气井产出油气的流向不同,但均由位于1500米水深海域的“深海一号”能源站进行远程控制。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总监李治:为了适应新的生产需求,“深海一号”能源站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具备对23口深水气井和两套水下生产系统的控制能力。
目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天然气产能持续提升,全面投产后,“深海一号”高峰年产量将从30亿立方米增至45亿立方米,成为我国深水油气开发的重要枢纽,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岛的民生用气需求。
多型国产化装备技术
首次成功应用
随着“深海一号”二期等深水油气开发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多种新型海洋装备实现从研究设计到实践应用、从完全进口到独立自主的转变,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海一号”二期从勘探发现到最终建成投产历时9年之久,对已经投运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崖城13-1气田、南山终端等油气生产装置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投用一套全新的水下生产系统,其中投用的多型装备和技术是首次成功研发应用。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经理刘康:项目团队针对深水、地层高温高压等难题,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自主攻关,掌握了针对性关键技术,建成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自动发球管汇,带动一大批装备实现国产化。
(总台央视记者朱江张伟陈龙思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