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一台车抽成3.67万元!不造车的华为,比造车更挣钱!

玩车情报局 2024-09-09 22:03:25

等到华为车BU部门的财报出来,我才懂华为为什么坚持不造车,因为不造车比造车挣得更多。

近日,银河证券发布了一份关于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揭示了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盈利情况,这家公司其实就是华为的车BU部门独立出来的公司。报告显示,华为车 BU 从其合作伙伴赛力斯问界的每辆汽车销售中收取约 3.67 万元的部件及服务费用。

而按照报告显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最大的客户是赛力斯,今年上半年,赛力斯为深圳引望公司,贡献了66.14 亿元的收入,而赛力斯上半年的销量达到了18万辆,按照给华为平均每辆车3.67万元的软硬件费用计算,正好是这个数,所以这份报告是可信的。这种收费模式,也体现出了华为在这类合作模式之中的话语权。

当然了,这项费用不可能是纯利润,因为还有研发费用,还有研发成本,那么如果算净利润,华为每辆车可以挣多少钱呢?我们查一查数据。

在今年上半年,引望的营业收入是104.35亿元,净利润是22.31亿元,而上半年鸿蒙智行的销量是19.75万辆,简单算一下,华为智行的车型每卖出一辆,华为能净赚1.13万元,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单车净利润了。你要知道,合作商还要分走一部分的利润,比如说赛力斯、奇瑞、北汽等。作为对比,去年,吉利的单车利润只有三千出头,长城的单车利润也不到四千元。

为什么华为不造车?因为造车对于华为来说,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而车BU这种模式,其实帮助华为规避了不少风险,也能实现不错的利润,虽然华为此前透露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但是如果是自己造车,这个投入乘以2都不一定够。简单算笔账,自己造车要有自己的工厂吧,要有自己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吧,别说全采购,那不是华为的风格,要考虑到品控吧,要自研自产部分零部件吧,同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研发也不能丢下,这样一来,华为的研发资金会分散到很多领域,很可能出现,样样都想要,但是样样都做不好的情况。

因此,华为选择集中力量攻克少数几个领域,比如说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这是明智的,你指望东风、北汽、奇瑞这些车企自己研发智能驾驶,有没有可能,有,但是周期长,投入大,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些国企,能把精力和投入放在造车上,把车造好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做好智能驾驶的研发,还要他们做到第一梯队,是非常难的。以其这样,不如只做自动驾驶,做广大车厂的供应商,市场更大,能够集中力量把系统短时间提高到一个水准,打开局面。这样一来,华为也不会和各大车企去抢市场,反而可以和所有的车企合作。

从政策和行业角度,中国现在不缺整车厂,中国已经有了比亚迪奇瑞长安吉利,后面还有小鹏蔚来理想等等。但中国更缺少“博世”这样的供应商巨头。欧美日的燃油车,为什么能够称霸这么多年?不光是因为它们有丰田、大众、福特这样的汽车品牌,更重要的是,它们有着博世、采埃孚、电装这样的供应商巨头。

从目前来看,华为没有自己造车,而是选择智选车的模式,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了收益,不造车的华为可能比造车赚的更多了,不得不说,华为这步棋真的走对了。

0 阅读:0

玩车情报局

简介:爱玩的人,都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