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中安时评:可再生能源建设提速,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1-12 12:06:57

当下,从荒芜的沙漠戈壁到浩瀚的蔚蓝大海,从高耸的世界屋脊到辽阔的广袤平原,可再生能源彰显出蓬勃生机,这也体现在一组组数据中: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1亿千瓦,同比增长21%,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其中,水电新增797万千瓦,风电新增391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1.6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37万千瓦。

全球气候变暖,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共同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用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一方面,中国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拓展绿色能源领域合作,为全球提供绿色动力。数据显示: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另一方面,中国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7亿kW。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紧紧围绕“双碳目标”持续推进能源替代转向多元发展。面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能源消费仍将持续增加。因此,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清洁转型,成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越煤电,但由于发电可利用小时数远低于燃煤机组经济运行小时数,再加上光伏、风电、水电都要“靠天”,这也昭示可再生能源在当前能源系统中尚难担当中流砥柱,仍需传统能源进行安全兜底。面向未来,更需要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的同时,供需统筹、有序替代;坚持协同融合、多元替代;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替代。另外,还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全民参与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组织开展城市、乡村、社区、园区可再生能源应用培训和试点活动,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销售和使用,促进居民践行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推进可再生能源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此外,《意见》还强调,在新兴领域,将统筹新基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向未来,期待各地以《意见》为抓手,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就近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加快提升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功率预测、智慧调控能力。推进构网型新能源、长时间尺度功率预测等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促进地热能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动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规模化利用。推动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综合利用的供热体系,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0 阅读:1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简介: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