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提取水样、校准仪器、记录数据……实验室里,安庆师范大学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团队的成员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拿起手中的样本夹,看着里面保存良好的鱼类标本,团队成员、安庆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2024级研究生张文龙自豪地说,"我们团队一年接着一年干,近年来采集到的鱼类数量得有上万了。"
趟江穿河: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
张文龙虽然进入学校不到半年,但已经担当起了团队“总调度”的职能。“曾经的辅警经历让我在水域保护相关事务上有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他表示,2020年本科毕业后曾在铜陵市枞阳县做过一段时间辅警,负责的就是菜子湖流域水域保护工作。
机缘巧合之下,张文龙结识了现在的导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晓可,跟着团队进行了不少野外采样工作。“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经过深入了解,张文龙对团队充满了向往,便重新拾起专业课,考研进入安庆师范大学,于今年正式加入该团队。
“求真务实,莫负光阴。”张文龙始终把张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记在心里。
记者了解到,安庆师范大学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团队于2018年组建,团队创始人、指导老师是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晓可。目前,团队成员主要为5名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团队成员通过亲身实践感知考察地生态环境变化,辨别生物物种、采集植物样本、记录准确数据等。自团队成立以来,成员们趟江穿河,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为生态保护贡献着力量。
收获颇丰:接连发现长江流域濒危物种
今年10月21日,团队像往常一样来到固定监测点位——桐城市双港镇大沙河D6点位进行常规采样。“这里有一条我不认识的鱼,谁过来辨认一下?”在收网过程中,凭借敏锐的直觉,张文龙发现了一条未曾见过的鱼。“我怀疑可能是鳤。”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杜士威猜测。压制住心底的激动,几人仔细地将该点位做好标记、对水体进行采样。
几人赶忙将这条“不认识”的鱼带回实验室,联系张晓可进行鉴定。“这就是鳤!”通过翻找历史记录、查阅相关资料,张晓可宣布了这一消息。一时间,实验室中一阵欢呼。“鳤的发现或许是菜子湖乃至长江生态环境恢复的一个显著指标。”张晓可表示。
鳤被称为“长江三剑客”之一。近年来,由于建造大坝导致的水文波动以及江湖阻隔对洄游性鱼类产卵的影响,鳤的繁殖量大大下降。鳤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作为一种以小型鱼虾为食的肉食性鱼类,有效地控制了小型鱼虾的种群数量,避免过度繁殖对水生植物等资源造成过度消耗。同时,鳤的存在也是长江生态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它们对水质、水流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其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能够直观地反映长江生态环境的变化。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第四年,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博文直言,以前一些几近消失的鱼类品种,如今也重新出现在他们的监测视野中,这让每一次的考察都充满了惊喜。这一次监测到的鳤更是近二十年没有在菜子湖流域发现过。
除了鳤,团队这两年可谓是收获颇丰。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29日,团队于铜陵市枞阳县长河大桥附近捕捞到了大量野生日本鳗鲡群体,2023年9月和今年4月在菜子湖主湖区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背瘤丽蚌和中国淡水蛏……
未来计划:深入研究进一步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回想起团队一路走来的艰辛,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常杰伦不由得感慨,因为当地工作人员都说方言,他们沟通并不顺畅。再加之,在长江流域“十年禁捕”这个大环境下,野外捕捞的流程非常严格,需要层层审批,等待时间增长,团队整体工作速度也在下降。“那段时间确实很焦虑,但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把手中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耐心等待。”常杰伦说。
沼泽、河流、湖泊,满身泥泞、蚊虫叮咬、植物过敏,辨别生物物种、采取实验样本、记录分析数据……这些都是团队成员们再普通不过的一天。“有的时候家里人也会不理解,觉得我们是在自讨苦吃。”杜士威坦言,在研究久久不出结果的时候,自己也会想放弃。“但转念一想,保护水生态这件事总是有人要做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那么我们的生态环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无法想象。”
六年来,团队始终坚持以“长江大保护”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参与了雄安新区白洋淀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水生态监测与修复、“十年禁渔”背景下安徽省重点水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估等工作,在实地考察中探讨生态环境的修复策略,从而对症下药地提出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措施。
“我们会和长江一起等着更多鱼儿回家。”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2024级研究生余志鹏表示,非法捕捞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部分水域的生态平衡依旧脆弱。
谈及未来计划,张晓可表示:“我们会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让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更具可持续性,真正让长江成为万物和谐共生的家园。”
大皖新闻记者汪艳通讯员马士蕊(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