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晓:白宫易主,日铁收购美钢这桩悬案会如何收场?

观察者网 2024-11-19 08:32:13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冬晓]

2023年12月18日,日本制铁(NipponSteel,以下简称日铁)对外发布消息称,将斥资2万亿日元,收购美国大型钢铁企业美国钢铁公司(U.SSteel以下简称美钢)。

如果一切顺利完成,那么这宗跨国交易将成为日铁成立以来最大的并购案。根据《日经》报道,日铁将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收购美钢的全部股份,将其纳为全资子公司,收购总价为141亿美元。

日铁慷慨地给出保证会继续保留美钢的原公司名称,是基于对原有品牌价值的看重,以及对在美国国内制造业回流的浪潮下波涛汹涌民意的谨慎判断,但美国政府的反应要远比日铁预想得激烈。就在收购消息发出仅三天后,白宫就宣布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对日铁收购美钢展开详细调查,以决定是否给这次收购开绿灯。

美国钢铁股东已同意将公司出售给日铁,但在政府机构审查该交易期间,交易被搁置路透社

“拜登总统认为,即使是来自亲密同盟国的收购,也值得严格审查。”这是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布雷纳德的原话。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拜登认为美钢目前仍是保障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国内钢铁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后续的跨部门调查将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接手并组织,在此基础上会做好如果情形适当会采取行动的准备。

如此严厉的措辞并没有引起日铁和日媒的重视,他们仍简单地将美国政府如此激烈的反应归结于2024年大选将近,谋求连任的拜登为获取工人和工会支持而摆出的象征性姿态。

美钢总部设在匹兹堡,即位于上次选举中拜登取得胜利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那里也是诸多研究美国制造业学者口中常被提到的“锈带”。若想在这里拿下又一场胜利,拜登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做出任何可能点燃当地工人怒火的举措。

因此,《日经》在报道中写下了结语:“拜登政权面临维护与同盟国日本的友好关系和在总统选举中赢得支持之间的艰难抉择。”

能够映衬日本这种“我们都是朋友,何必如此提防”微妙心态的,还有在日媒关于美钢收购文章中,必然会提到中国做对比。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阻止中国等事关美国安全的国家对美国的投资,而来自同盟国的日本不属于这一范畴,因此自然不适用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调查,只是美国政府对国会有所顾忌罢了。

于是,日铁的社长桥本英二在2024年开年便放出豪言壮语:“如果我们可以耐心地同美国政府进行对话的话,那么这道难关一定不在话下。”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明确表示,如果再次当选,他打算采取更极端的措施来限制贸易美联社

1月20日,参与总统竞选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第一次提及日铁对美钢的收购案:“将曾经的伟大企业美钢卖给日本,美国刚刚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国家。”1月30日,他在华盛顿与美国货车司机国际联合会的高管举行会面,并对媒体表明了自己的反对立场:“美国的钢铁企业快要被日本收购,这是件非常糟糕的事,我希望能把就业岗位带回美国国内。”

“如果是我,我会瞬间阻止,这是绝对的。”

三天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发表声明,该联合会反对日铁收购美钢一事已得到美国总统的支持。联合会主席大卫·麦考尔向媒体喊话:“今天我们得到了拜登总统的个人保证。”

至此,日铁才意识到,自己对于美国政府会基于美日友好关系的维护和对中国全方位打压的需要而轻易放行自己收购美钢的决断是多么愚蠢。

美钢的衰落

纵观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和布局,美国钢铁制造业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灿烂的岁月。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钢铁企业就已经有所发展。1860年美国的粗钢产量才1.3万吨,但到1900年就达到1000万吨的年产量。1920年美国的粗钢产量已占据全球产量的60%-70%,创造出惊人的4700万吨。美国钢铁公司也搭着这趟顺风车,吞下了45%的市场份额。

二战结束后,美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并迅速攀至顶峰。1950年美国钢铁工业产钢近1亿吨,数量之巨,前所未有。

美钢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布拉多克市的一家工厂美联社

在《钢的城:美国锈带发展史》一书中,作者加里布埃尔·维南特写道:“在战后美国颇为独特的消费图景中,钢材无所不在:在高速公路的骨架中;在用来充实郊区新建的大房子的闪亮家用电器中中;在从油田输送石油的管道线路中;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矗立市中心的摩天大楼中;以及最为重要的,在重塑着美国社会的汽车中。但在这一切之上的,是冷战军事机器的庞大刺激,1950年这家机器在朝鲜战争刺激下全速运转,当然,原则上,在和平时期仍可维持对钢铁的需求。”

冷战时期,占全球总产量47%的美国钢产量继续保持遥遥领先,因而美国的钢铁制造商们在整个50-60年代都无必要担心国际竞争。加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度协同,劳动成本和商品价格在所有主要的工厂中同步变动,美国的钢铁企业对市场压力变得不再敏感。

这为锈带的整体衰落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美国的钢铁企业还在战后大量接受来自政府的补助以扩充产能:建更多、更大的工厂,而不是投入冶炼技术的研发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彼时的钢铁企业遍布多地,但主要集中在伊利诺伊、印第安纳和俄亥俄等几个州,宾夕法尼亚虽是龙头,但产钢比重已开始下降。1947年,匹兹堡地区的产钢量占全美的25%,芝加哥则是20%;十年后,双方则来到同一水平线,均为21%。

靠着国家机关的强力庇护,美国钢铁产业的衰落在当时仍未引起任何人的警觉。朝鲜战争结束后,市场对钢铁的需求迅速萎缩,在此背景下,最终席卷整个行业的危机慢慢发酵。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组织工人多次罢工,获得了更好的福利,并跑赢通胀,这使得有工会撑腰的工人阶级成为美国战后生活富足的象征。

1959年,尼克松在同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中谈及美国钢铁工人的高质量生活:“如你所知,我们的钢铁工人现在正在罢工,但每个人都买得起这栋房子,他们每小时能挣3美元。”

好景不长,新型炼钢技术如氧气顶吹转炉和电炉的相继出现,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多样化的产品线广获好评,而美国长期依仗的传统平炉炼钢无法与之匹敌。到了1973年,美国粗钢产量达到历史峰值1.5亿吨,与此同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的美国开始经济转型。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都被丢去日本等国,全球化的东风吹起。美国的经济重心从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

至此,美国让出了全球第一钢铁大国的宝座。

创立于1901年的美国钢铁公司,是对美国现代产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代表性老牌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直到欧洲钢铁和日本钢铁先后在70年代崛起,钢铁市场进入多方混战,竞争能力严重不足(人力成本高昂和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美国钢铁产业才滑向深渊,而领头的美国钢铁公司也无法幸免。

在此后五十年中,日本一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钢铁强国。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并自主摸索,最终在近十年内完成超越,一骑绝尘,将日本踢下神坛。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2年,全球粗钢产量第一的桂冠被中国的宝武钢铁集团以1亿3184万吨的成绩摘取,第二名是交出6889万吨成绩的卢森堡公司安赛乐·米塔尔,美国钢铁公司位居第27位,产量为1449万吨,连宝武钢铁的一个零头都没有。至于日本制铁,则获得第四名的头衔,产量为4437万吨。

美钢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布拉多克市的一家钢厂的大门彭博社

美钢的衰落,客观上是市场做出的选择。多年来,美国对本国钢铁产业实行非常严苛的贸易保护政策,这使得美国本土市场钢材价格要远高于其他市场,下游用钢企业又不是冤大头,自然会用真金白银投票。

美钢在最近十年间的净利润一直围着盈亏平衡点打转,且公司业绩持续走低。2023年,美钢营收较2021年的204.45亿美元下降至180.68亿美元;净利润跌得更惨,从41.74亿美元狂跌至8.95亿美元。如果剔除新冠大流行后的通胀因素,美钢的真实情况可能更惨烈。

因此,对于无力维系的美钢而言,在当下把自己打包出售是必然的选择。2023年8月美钢放出消息,公开讨论包括出售在内的经营战略,同样来自美国本土的钢铁企业克利夫兰·克里夫斯,来自欧洲的安赛乐·米塔尔都榜上有名。但最终,拔得头筹的是开出149亿美元高价的日铁。据传,备受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器重的克利夫兰·里夫斯之所以遭遇滑铁卢,是因为开出的72亿美元报价不及公司董事们的预期,没能赢得芳心。

为拿下此次对美钢的收购,日铁方面不仅下了大决心,还下了大本钱。根据日媒在2024年2月的报道,日铁本次用于收购的141亿美元资金将全部从金融机构借贷;日铁围绕从日本三大银行总融资160亿美元一事正在与银行进行沟通。如果完成收购,日铁的有息负债,包括美钢部分在内,将由2023年12月底的约3万亿日元,增至5.6万亿日元。代表财务健康程度的债务股本比,将由目前的约0.5倍恶化为约0.9倍。

高出对手一倍的收购款,举债也要买进美钢,日铁痛下决心的背后,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逃离中国

就在与美国政府斡旋美钢收购案的同时,今年7月,日铁悄无声息地宣布将撤出与宝武钢铁旗下宝山钢铁(以下简称宝钢)的合资业务。

这家名为宝钢日铁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于2004年成立,日铁和宝钢各出资一半,双方签订的合资期限为20年,刚好于今夏到期。日铁做出中止合同的决定,并将全部股份出售给宝钢,据估算出售金额将达百亿日元。

宝钢日铁汽车钢板的年钢材生产能力超过250万吨,约占日铁在华钢材产能的70%。此次撤出不仅标志着日铁和宝钢多年来亲密合作的关系落下帷幕,也标志着日铁将进一步边缘化中国市场,投向其他海外市场的怀抱。

“这预示着日铁与这家由学生(指宝钢)转变而来的竞争对手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结束。”《日经》资深特约撰稿人杉本隆史在其评论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

这话说的并无水分,中国国内大型钢厂几乎都从日铁引进过设备和技术,宝钢更是几乎全部设备都引进自日铁。双方不仅在硬件上有所合作,在软件上也不例外。1998年,以宝钢为主体的重组启动,时任宝钢总经理的谢企华为统一规划、管理和经营,花费8900万美元引进日铁的管理软件。

对于此次撤资,日铁表现得极其冷淡,即没有召开发布会,也没有向东京证券交易所提交披露文件,仅仅是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简短通知。

日铁和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就向日铁发出邀请,帮助武汉钢厂进行改造。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日本,向日铁传达了希望对方能帮助上海建设一个更加先进的新钢厂的需求,而这在后来变成了中日经济合作的象征:宝山钢铁。

1978年,邓小平参观日铁君津市的钢铁厂日经

新日铁在随后的五十年里深度参与这两家钢铁企业的业务,而这两家钢铁企业也在2016年合并成宝武钢铁集团。

尽管日铁曾在70年代风光无限,但早在1987年,即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前,它就开始了挣扎,被迫裁员25%;而贯穿80年代的日美贸易战,又加剧了日铁的难堪。

步入千禧年,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一路高歌猛进,对钢铁的消耗量快速攀升。中国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而日铁巧妙地把握住了这一时机,2004年,日铁与宝钢,以及阿赛洛合资成立宝钢日铁汽车钢板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销售用于汽车、汽车零部件的冷轧钢板和热镀锌钢板,意图利用中国需求激增的机会重振公司的往日辉煌。

两年后,阿赛洛被米尔塔钢铁收购,日铁再一次抓住机会将对方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收入囊中。日铁和宝钢度过了长达几年的蜜月期。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日铁不得已缩减业务规模,宝钢则趁势出击,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钢铁企业。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第一次显现出真容。

随着业务能力差距的逐渐拉大,日铁和宝钢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深。2021年,日铁在东京法院起诉宝钢,称其侵犯电动车使用的电磁钢片的专利权,对丰田汽车和宝钢分别索赔200亿(约合11亿人民币)日元。

宝钢多次向日铁提议开展进一步交流和求证,却遭到日铁一再拒绝。对此,宝钢表示,“针对日铁提出的技术专利诉讼,宝钢将积极应诉,坚决捍卫公司权益。”

该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丰田汽车从2020年7月开始从宝钢采购部分高等级电磁钢。“宝钢的产品质量不比日本生产的差”,丰田高管表示。此前这种高等级钢材只有日铁等大型日本国内钢铁企业有能力向丰田提供。因而,日铁在时隔一年后的起诉,更像是一种恼羞成怒后的无差别报复。

日媒口中的电磁钢在中国被称为电工钢,也就是硅钢,而使用冷轧工艺生产的电工钢,又根据内部晶粒朝向分为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2020年,我国实现电工钢产量总计1188.61万吨,其中无取向电工钢产量960.49万吨、取向电工钢产量为157.62万吨,相比于1978年,中国电工钢产能实现巨大飞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工钢生产国。

浙商证券研究所在2020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上升,中国将是唯一具备能提供给弹性(指电工钢产能)的国家。

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最近五年来的迅猛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

于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日铁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自己在华发展离不开日本汽车的欣欣向荣,当初和宝钢合资建厂也是出于这般考虑;而现在撤出,也是因为日本汽车在华受阻,看不到增长的可能。

然而,目前全世界电动汽车卖的最好的市场是中国,全世界电动汽车做的最好的汽车工厂也都在中国(包括中国车企和特斯拉)。仅仅因为日产油车没市场、日产电车没跟上,日铁就梗着脖子放弃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举债去美国——另一个汽车产业正在走下坡路的市场,如此投资策略,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日铁从中国市场的逃离,绝对不只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还有相当一部分政治力量的作用。正如台积电在中美对抗的大环境下选择光速滑跪、同中国大陆切割一样,日铁不顾多年合作积累下的中国市场,撤出同宝钢的合作,也是另一种更加世故的投名状。

只是,这次日铁的马屁没拍对地方。

2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