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电池技术有多领先# 不知道为啥,今年的手机厂商跟约好了似的,扎堆在发各自的船新电池技术。什么青海湖、金沙江,还有啥冰川、蓝海,我勒个地理大发现。。。虽说电池容量确实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我们简单做了一个表后发现,这两年开始,各个厂商的旗舰机型电量都开始飙升,现在都开始往 6000 去了。
皮裤套棉裤,那必定是有缘故。差评君去查了一下,发现这实际上是电池行业里技术进步了,不过不是搞上了固态,而是锂电池里的电极更新了。
其实在 2019 年前后,手机电量有一波迅猛上涨,因为用上了硅碳电池。不过硅碳电池的本质其实就是把硅塞进碳骨架之内,这样即使发生膨胀,也会被限制住。而这段时间的第一代硅碳生产,靠的其实是研磨法,把硅和石墨烯放一起,通过机械外力研磨,一边把硅磨到纳米级别,一边硬塞进去,基本就属于纯纯的大力出奇迹。
虽说这研磨法也不是不能用,但毕竟还是太糙了,这个级别做出来的硅碳电极,含硅量都在 4% 以下,还有提升空间。所以这几年电池行业上游的厂商们,多数都在琢磨靠 CVD 气相沉积来搞硅碳。
CVD 的工艺更加复杂,直到 2022 年底,美国 Group14 公司才实现了技术突破;国内像天目先导这样的新锐厂家,也是在 23 年上半年左右实现了 CVD 量产。所以到了 2023 年前后,硅碳电极的含硅量开始提升到 6% 以上,大规模稳定量产也基本解决了,于是手机厂商们也开始有了电池容量的暴涨。
虽然量产可能得益于供应链中的技术突破,但手机厂商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创新,或是和电池供应商联合起来的发明。比如荣耀的青海湖电池,在碳骨架上采用的就是碳纳米管而非石墨烯;小米的金沙江电池除了把硅含量做到 6% ,还搞了一个仿生自修复弹性薄膜来预防膨胀;还有 vivo 的蓝海电池,用上了半固态电解液啥的。
看起来确实是不错,可代价又会是什么呢? 我们在一份硅碳行业内部的会议报告中看到,首先是成本高,然后寿命还短,原因还是膨胀的问题。但手机的使用年限实际上就那三四年,体积小容量大的电池,目前确实还是大势所趋,也没啥别的好办法。所以说,该享受还是先享受着。
500??
拍照选vivo,充电选oppo,系统选华为,信号选荣耀,续航选真我,屏幕选一加,游戏选iqoo,小米红米靠边站,大家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