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尧欣雨)“2008年8月3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凉山州会理县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当时作为凉山州消防支队宣传队员的我身挎摄像机和照相机往返于会理县黎溪镇灾区各个点位拍摄。”提及自己摄影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现为四川省文化馆视觉艺术指导中心副主任的邹森回忆起了十余年前的一幕。正是在那里,他拍摄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品之一《母爱·地震》,并凭借该作品获得第五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和战争灾难类单幅金奖,并成为华赛史上第一位获得最高奖的华人摄影师。
当时,地震灾区的民房多为土坯房,倒塌情况较严重。邹森回忆,在一处垮塌的民房前,几个消防队员蹲在地上用手扒土。随着土一点点被刨开,渐渐露出一位弓着身子的母亲,紧紧地把女儿保护在身下,手中还紧握着筷子,但母女均已无生命体征。深受触动的邹森红着眼圈,爬上旁边一截一米多高的土墙包,颤抖着手举着相机连续拍摄了十几张照片,其中就有那张获奖的经典照片《母爱·地震》。
邹森出生于1979年8月,为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视觉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艺术摄影协会常务副主席、第13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库专家。2012年8月,邹森从武警凉山州消防部队转业,现任四川省文化馆视觉艺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已从事摄影专业技术工作26年。
虽然现在已身为国家一级摄影师,但1999年入伍时,邹森完全是一个摄影“小白”,也从未想过自己会长久从事摄影。因消防支队缺宣传干事,刚入伍不久,邹森就和另一名战士一起,被选中去当地电视台脱产学习半年,也从此开始了他的摄影之路。
干一行,爱一行。当时,月工资才几百元的邹森,就花了三千多元购买了一台佳能350D相机,并于2004年完成了新闻专业本科自学考试。“在消防部队做宣传的好处是,几乎不缺突发新闻事件的线索,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邹森说,“我很热爱摄影,虽然身上背着几十斤重的器材,但从没有觉得累或者疲倦。”
摄影几乎占据了邹森所有的业余时间。在摄影创作方面,邹森一直坚持思想、情感与摄影技术的高度融合。在他看来,摄影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无限循环的,他一直力求做到“把生活拍得纪实一点,纪实拍得艺术一点,把艺术拍得生活一点”。
2015年11月,转业后的邹森作为帮扶单位的派驻干部,在四川省盐源县大草乡麦架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那一天起,邹森就开始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个村的脱贫历程。近2000天,共10万幅图片,邹森几乎用影像全景式记录下了一个彝族村寨在脱贫攻坚战中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些图片亦成为一个贫困村蜕变的影像样本,并汇集成了画册《彝村蝶变——四川省凉山州麦架坪村精准扶贫掠影》。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当年11月,凉山州剩余贫困县获批摘帽脱贫,大凉山百姓从此迈向新生活。“这本画册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真情帮扶三个版块。当打开这本画册,你就能知道精准扶贫到底是怎么做的。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精准扶贫的珍贵史料。”邹森如是说。2023年,这本画册也获得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
如今,邹森在摄影创作中尤其注重挖掘和选择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的题材。“近期我一直在不间断地拍摄以前的扶贫村,主题为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同时,我也在扩大我的关注面,以彝族贫困村为视角基点,向四周辐射开来,辐射到目前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各行各业、民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提高。”邹森期待,未来条件成熟时,能将这些作品汇集出版为一本乡村振兴主题画册。
“在摄影师之外,作为四川省文化馆视觉艺术指导中心副主任,跨界、融合、创新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邹森说,目前,四川正不断依托和整合全省群文系统视觉艺术资源,积极组织跨界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展览、培训、采风等形式,组织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家、学者和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邹森希望,通过提供这样相互了解和学习的平台,能够激发大家新的创作灵感,通过作品更多更好地展示出四川文化艺术的特殊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