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女儿美国读高中花掉110万,单亲妈妈发起募捐:求捐200万读大学、
一个晴朗的上午,郑曼文紧握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女儿刚发来的消息:“妈妈,我被加州大学录取了!”短短一句话,击中了她的心房。她激动地笑了,眼角却泛起了泪光。
这个消息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欢喜背后,却是一座沉重的山压在心头——每年7万美元的学费,四年加起来将近200万人民币。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如今的郑曼文来说,它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而郑曼文的人生,可谓是波澜起伏。郑曼文的第一段婚姻,始于一场匆忙的相亲。当时的她年轻天真,以为婚姻是幸福的起点,可现实却是一场争吵不休的噩梦。
女儿刚满三岁时,她和丈夫因性格不合、生活理念差异而选择分道扬镳。丈夫不仅对家庭疏于照顾,甚至连女儿的抚养费都不愿意承担。
为了女儿,郑曼文拼尽全力,做过销售员、保险经纪、甚至夜市小摊贩,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
就在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这是一位从事外贸生意的富商,成熟稳重,又愿意接受她和女儿的组合家庭。
婚后,郑曼文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告别了拮据的日子,搬进了别墅,开上了豪车,生活一度奢侈且充满安全感。
可是,这段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婆对她“二婚带娃”的身份始终不满,每每提到女儿,总是冷言冷语。
为了家庭和谐,郑曼文选择了妥协,她慢慢疏远了女儿,试图通过讨好公婆换取平静。但这种“以和为贵”的方式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尊重。无形中,她对女儿的亏欠越来越多。
女儿从小成绩优异,性格也很懂事,这成为郑曼文的骄傲。女儿提出想出国留学时,郑曼文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她。
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弥补的机会,也是女儿未来的希望。丈夫起初也同意,并表示愿意资助。然而,当留学申请一切就绪时,丈夫却突然反悔。他认为留学成本高,收益未必如预期,坚决反对继续支付学费。
这一反对引发了夫妻间的激烈争吵。郑曼文一次次试图说服丈夫,但每次都以冷战收场。最终,矛盾升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为了女儿的前途,她毅然选择离婚,用卖掉房子和车子的方式凑齐了女儿美国高中的三年学费。
离婚后,生活变得拮据,但郑曼文心里却多了一份踏实——至少,女儿的未来有了新的可能。
然而,这一切都还远未结束。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女儿以1470分的优异成绩被美国加州大学录取的那一刻,新的压力扑面而来:大学学费怎么办?
为了筹集学费,郑曼文想到了女儿的生父。这是她最后的希望,尽管两人多年未曾联系,但她相信,作为父亲,对亲生女儿的未来他不可能袖手旁观。
然而,事情并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当她拨通电话时,对方的语气显得既冷漠又防备。郑曼文耐着性子,将女儿的成绩和录取情况娓娓道来。
对方开始还有一丝恭维的态度,但当听到“7万美元一年的学费”时,语气瞬间冷了下来。
“曼文,我现在也有自己的家庭了。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里开销也很大,这笔钱我实在拿不出来。”生父的话语犹如一盆冷水泼在郑曼文头上。
她的声音变得尖锐:“她是你的女儿啊!她这么努力,难道你就能眼睁睁看着她的前途断送?”
电话的另一端,沉默良久,最终却是对方的一句:“我真的无能为力,对不起。”
郑曼文放下电话,手微微颤抖着。她知道这是一场徒劳,可却无法平复内心的失望。女儿的未来明明近在咫尺,可这200万,却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走投无路之下,才想到求助媒体,在社会上进行募捐,而这一举动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你凭啥让全国人民替你承担孩子的培养费用?”各种质疑如潮水般涌来。
更有人带着嘲讽说道:“这都可以?我都快六十了,还没机会去美国,是不是也能找好心人给我捐 200 万让我去溜达一圈。”
一时间,众人皆指责这位母亲像是 “高端网络乞丐”,觉得她只是把自己的难题一股脑地抛给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实在是缺乏应有的担当。
俗话说 “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她却非要强行去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还企图让别人来为她的行为负责,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为孩子负责吗?
不过,网友们仍对其女儿的真实水平表示怀疑,毕竟美国加州大学有不同分校,实力差距大。而且如果女儿真的优秀,应该可以申请学生贷款或拿到奖学金,为何还如此发愁?还有人质疑,读高中就花费上百万,难道是买进去的名额?
这位母亲的做法究竟是伟大的母爱,还是不切实际的 “坑人” 之举?她和女儿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让人捉摸不透,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在孩子的教育与家庭的责任面前,到底该如何抉择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