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四川,一男子网购1箱橙子,剥开皮后发现3只“蛆”蠕动,男子感到恶心,要求店家索赔1.8万。商家一句话,将他怼的哑口无言!网友:纯天然无污染! (信息来源:法治进行时;2024年11月27日关于《网购橙子剥开后吃出蛆,商家:顾客想要一万八赔偿,目前商家已报警》的报道) 吃东西吃到了虫子?这要是你,你会怎么做?是会随手扔掉,还是用法律的武器索赔。 事情发生在四川。小李在直播间被主播种草,买了一箱橙子。到货后,口感不错,小李还挺满意。谁知半个月后,他剥开一个橙子,发现里面有几只活虫蠕动。 这画面,实在是太过炸裂。小李顿时觉得之前吃的橙子都白吃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吃了不少虫子。于是,他联系商家,要求赔偿1.8万元。 事情一出,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 有人支持小李维权,有人觉得他小题大做,还有人调侃现在是“要科技狠活,还是要纯天然”的两难境地。小李的诉求很简单:商家卖的橙子有虫,影响食品安全,他要求赔偿。 但商家的回复让他傻眼了。商家说,这些虫子是果蝇幼虫,不是蛆,属于自然生长过程,而且他们有24小时反馈期限的规定,小李超时了。 这就尴尬了。谁买一箱橙子会一天之内吃完?再说,就算超过24小时,橙子有虫也是事实啊。小李觉得,自己不能为商家的品控问题买单。但1.8万的赔偿,确实有点狮子大开口。 他也没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自己因为吃了橙子遭受了健康损害或经济损失。 商家也很委屈。他们认为,水果有虫子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强调“纯天然”的今天。而且他们也提供了“坏一个赔一个,坏一半赔一箱”的补偿措施,只是小李没在规定时间内反馈。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24小时反馈期是为了快速处理问题,避免扯皮。毕竟,水果这东西容易腐败变质,时间拖久了,很难界定责任。至于报警,可能是商家觉得小李的索赔金额过高,怀疑他存在敲诈勒索的嫌疑。 “纯天然无污染”现在成了很多商家宣传的卖点。但“纯天然”并不等于可以忽视食品安全。有些消费者对“纯天然”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有虫子是正常的,甚至将其视为“绿色”的象征。这种想法其实是对食品安全标准的错误理解。 有人觉得小李活该,谁让他不仔细检查;有人同情小李,认为商家应该负责;还有人调侃说,这虫子就当蛋白质吃了。 最后,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希望商家能自觉做到诚信经营,一起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