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草率了!最近,安徽一名男子想买车,于是就到二手车市场淘了辆豪车,花了470000

草率了!最近,安徽一名男子想买车,于是就到二手车市场淘了辆豪车,花了470000元左右,车商告诉他这车还比较新,只过户了3次。男子当时还以为捡到便宜了,因为原价要几百万呢,现在几十万拿下了,非常划算。   好巧不巧,后来,这车的机动车证书弄丢了,男子去补办了证书。结果显示,这车居然被业务登记了23次,转让登记了14次。也就是说,在他之前已经转让了13次。   说实话,转让3次和13次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首先,车辆磨损情况不同。   转让3次,车辆的故障频率、事故频率、行驶里程等相对有限,磨损程度较低,车况更稳定。转让13次,出现故障或者的事故的频次可能多,车身性能难以保证。   其次,市场价值不同。   转让3次,折旧较少,毕竟维保记录比较清楚,磨损程度也好鉴定,折旧的时候价值也要高一些。转让13次,光听次数都可以吓退买家了,根本没得什么价格可谈,以后如果想再次出手,恐怕得骨折价,这跟变相贬值没区别。   再者,后期维修成本不一样。   转让3次维修相对简单一点,是否经历过重大事故、水泡等特殊情况,追溯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但转让13次,这些潜在的风险恐怕不好查,到时候出了问题,维修成本可能很高。   有网友表示:都买二手了,还管他是3手还是300手,最重要的是车况,车有没有什么问题才是重点!   说实话,普通人难就难在判断车况上,就算现在使用是正常的,也不敢保证他的车况好,毕竟过户次数多了,可能存在潜在隐患。再加上二手车市场本来就缺乏诚信,这一般人还真赌不起。   那么,车商是否刻意隐瞒了事实呢?   车商表示:“大本上就是3手,我们收回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又没做错什么,承担什么责任?”   这事就难办了,无法确定车商是不是故意的,有可能前一手的车主都不知道真相。   主要是因为那个大本上只写了3次记录,没有标注历史次数等信息。按照惯例讲,大本有几页纸,记录多了可能会压缩,但也要标注历史过户次数。男子得啥都没有标,车管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真是我们的错误不会推卸,会给上级汇报,该弥补就弥补。   之前转让过13次没跑了,只是看到底是谁的问题导致的,才好划分责任。不过,有一说一,车商不是都很懂行吗?怎么收车也只看一个本,没做其他技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