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郭沫若、吴晗的强烈要求下,国家同意了挖掘万历皇帝的陵墓,在打开棺材后,熠熠生辉的龙袍还未等欣赏,立马暗淡下去逐渐变黑,周围的文物也灰飞烟灭,眼前一幕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存在多年的文物为何在刹那间消失殆尽。 现在我们对各种文物尤其是陵寝的挖掘非常严格,在挖掘前要经过各类专家的考查和验证,非必要条件下不动土,这是因为我们之前就因为私自随意开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一切都要从我们熟悉的一个名字开始说起,那就是郭沫若。 提起郭沫若很多人可能都对他印象深刻,在小时候都读过他写的诗歌,但除了文学家的身份外,他在考古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尤其是他对古文字的研究非常精妙,对我们了解甲骨文等文字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为对历史和考古的兴趣,而当时现存的考古资料有限,郭沫若就将研究的目光放在了陵墓的挖掘上。 关于郭沫若为什么要挖掘明定陵而不是其他陵寝,外界有很多看法。
有的认为郭沫若认为明定陵里可能有《永乐大典》,还有的认为明朝的制度繁杂,挖掘可能会为历史提供更多的史料或佐证,还流传着郭沫若祖上与明朝颇有渊源的说法。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仔细推敲下来也都不太能站住脚,得到支持更多的一种是郭沫若对《永乐大典》的关注。 但其实刚开始郭沫若最想挖的是明长陵,只是在挖掘过程受阻,才转而挖掘明定陵。 为了更多地了解明朝历史,为今后的历史研究提供更多资料,郭沫若立即向中央提交一份挖掘分析报告和请求,从多方面分析了开挖陵寝的重要性和价值。 但他的申请一开始被驳回了,尤其受到了当时的文物局长郑振铎和文物专家们的反对。
他们的理由是现在的挖掘条件不够成熟,强行开挖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但郭沫若并没有放弃挖掘的想法,他找到当时的北京市长吴晗,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没想到二人不谋而合,他也得到了吴晗的支持。 在吴晗的帮助下,郭沫若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专门应对关于挖掘工作的非议,最终得到了允许。
明定陵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包括皇帝的龙袍、瓷器以及一些字画等,但因为保护不当,郑振铎等人的担心还是发生了。 许多珍贵字画、丝织品等在接触到空气后迅速被氧化,顷刻间化为乌有。考古人员赶紧保护其他文物,但为时已晚,很多文物就此永远消失。 这次的挖掘也成为了考古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自此便禁止开挖陵墓。 这也成为考古界的深刻教训,促使我们对文物保护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确保历史遗产得到更好地尊重和保存。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