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鼓是一种融鼓乐舞蹈于一体,在昔阳县境内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迓鼓约在明末清初盛行于昔阳,有人提出,其起源年代应在宋代甚至更早。这一说法虽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但从迓鼓的发展流派、保留节目以及表现形态方面能找到依据。迓鼓表演的人物都是宋代赵匡胤、宋江等人物,主要情节则是摆势布阵。这表明昔阳迓鼓应该源自古代军旅鼓乐,它的原始功能极有可能是调兵遣将摆阵的军事号令。如果这一推断成立,昔阳迓鼓的历史会更古老更久远。
昔阳迓鼓有三大派系:界都乡里安阳沟派、大寨镇白羊峪派和沾尚镇口上派,以界都乡里安阳沟派掌握的技艺最为全面。目前,能确认的迓鼓传承人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国年间的宋柱(1856—1930),其后分别是宋巨仓(1888—1972)、宋广忠、宋满亮、史志荣等,以及更年轻的宋惠、宋生。迓鼓是典型的广场舞,从传统组合形式来看,它以九面鼓为主要乐器,其中一面高音鼓为“引鼓”,有指挥和领舞的功能,其余八面为“接鼓”,另配两副小镲,两副大镲,两副大铙,四只堂锣,四只音锣,共计21件。迓鼓以鼓乐为伴奏形式,舞者就是乐手,舞步多用“平颠步”“扑垫步”“蹲点步”,其表现形态为“摆阵图”。从鼓乐的角度讲,它以一呼一应为基本行进方式,上下句分明,长短句得当,抒情如行云流水,激越似呼风唤雨,严格的对仗平仄,成套的鼓谱章节,可长可短,转换自然,鼓乐风格独特。
昔阳迓鼓流传下来的鼓乐部分基本齐全,但鼓乐演奏技巧、舞蹈动作等随着老艺人的逐年减少面临失传的危险。近年昔阳有关部门组织专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加大对新一代艺人培养的支持力度,从规模和阵容上对昔阳迓鼓进行了大胆改革,21人的组合形态已被打破,最多曾组成150人的庞大队伍,演出场合也由过去单一广场表演发展为可在舞台上演出,但其舞蹈形态和鼓乐形态仍保留了原有神韵和风貌。2009年4月,昔阳迓鼓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