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难治百样咳,引起咳嗽的病因非常复杂和广泛,要真正治好咳嗽,中药没有万能方,没有特效止咳嗽药,关键是准确的辨证,治疗才能见效。
既要注意到肺脏疾患,又要注意到其他脏腑的病变;既要辨外感和内伤,又要辨证虚实;既要抓住针对性治疗,又要根据并证的复杂性配合兼顾治疗并证。既要善于运用常法,又要注意运用变法;选用方剂时,既要有主方,又要善于变通,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咳除邪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咳嗽时不能留下一丝邪气。如果邪气没有清除,就使用大剂量的止咳的药物或养阴润肺,那么邪气必然会留恋肺部,咳嗽不止还滋生其他的病变。所以慎用止咳、敛肺之药,以免"闭门留寇”。
一、宣法
多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是因为外邪犯肺,肺失宣发,肺气壅塞,而引起咳嗽。此类咳嗽宜用宣法。常见的咳嗽主要有两种:
1.风寒束肺,肺失宣发,表现为咳嗽声重,鼻流清涕,身恶风寒,身软无力,无汗,舌淡苔白,脉浮有力。治宜辛温宣肺,可对证选用三拗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宣通理肺丸等。
2.风热束肺,肺失宣和,表现为咳嗽声重,鼻塞咽干,干咳或有咯少量粘黄痰,身有微热,无汗或有微汗,脉浮数,舌质边红,苔薄白。治宜辛凉宣肺,方用桑菊饮加减,常用药物有桑叶、枇杷叶、川贝、麦冬、竹叶、桑叶、薄荷等。
3.遇有寒热夹杂,可以辛凉与辛温同用。这种情况可用止咳散为基础方加减,痰多加胆南星;痰稠胶结不易咳出者,加杏仁、海浮石;咽痒加薄荷、蝉衣;气虚加党参;大便秘结加瓜蒌仁、大黄。
二、和法
1.营卫不和引起的咳嗽。多为多因风邪伤卫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出汗怕风,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可选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少阳气郁引起咳嗽。多少阳枢机不利,气逆犯肺所致。表现为胸闷,两胁胀痛,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用小柴胡汤加杏仁、桔梗、枳壳等对症治疗。
三、利咽法
适用于痒咳。咽喉乃气道之门户,肺之要道,外邪除由皮毛侵入外,
也可从口鼻通过咽喉直接吸入于肺,表现为咽喉红肿作痛,或咽喉干涸,作痒,咳而无痰,多见感冒初起。方药可选用止咳散加减。热多者加蝉衣、僵蚕、青果、桔梗、枇杷叶、锦灯笼、薄荷等,以利咽清喉,解毒消肿;寒多者加苏叶、生姜等。
四、降法
“咳则气喘,为肺气不降。”肺位至高之处,统一身之气,行清肃之令,若肺受邪侵,气道不利,呼吸受阻,引致咳嗽。或邪袭肺卫,经过用宣法治疗后,外邪已除,但咳嗽仍未停止,出现肺胀胸满,喘嗽多痰,气逆上涌,咳嗽频作。此时可用降法,以降上逆之肺气,宁咳止喘。
1.泻肺降气:可选用苏子降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肺气上逆,当以降肃为主,如葶苈子、苏子、前胡为君药。其中葶苈子降肺泻水,宜用于实证痰喘气急者;苏子性温而降,适于痰饮者;前胡既有苦辛降气之功效,又可宣散风热,故在风热郁肺,表邪未尽之时,使用最为恰当。
2.理气降气:肺气以降为顺,气滞、气乱则逆,故降气必须理气;肺为贮痰之器,气滞必致痰生,故在降气时,须兼化痰,咳嗽才得愈,方药可用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常用药有陈皮、半夏、积壳、莱藤子、白芥子等。
3.化饮降气:如果肺内有痰饮,壅阻肺气,使肺气上逆,引致咳嗽,治法应予温化痰饮,以化饮降气。可选苏子降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温化痰饮,治饮平逆,顺气止咳。
五、清法
1.清热:适用于素有内热,热邪伤肺,痰热壅阻,或表邪入里化热的咳嗽。主常用见有咳嗽、上气喘息。痰黄色而粘稠难咯,或痰带腥味且不易咯出。伴有口干口渴,舌燥,欲饮冷饮等症状。治热用清法。可用泻白散加减,以清泻肺热。常用药物有桑白皮、地骨皮、枇杷叶、黄芩、知母、生石膏、鱼腥草、银花等。
2.清痰:适用于痰涎阻塞气道,引起咳嗽。以化除痰浊为清痰治法的关键。痰由湿化,而涎由脾胃运化失职所生,肺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又有湿痰和燥痰之分。
1)湿(寒)痰:多因禀赋体弱,阳气不足,脾不健运,水湿停聚,稀者为饮,稠者为痰。以祛湿清痰。可用二陈汤加减。
2)燥(热)痰:多由肺胃蕴热,或因寒邪入里化热,也可由其他脏之火灼肺,以致肺阴不足,蒸液成痰,其痰黄粘,缠喉难出。方可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以清化热痰。常用的药物有黄芩、山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麦门冬、瓜萎等。
3.清瘀:适用于热毒壅盛,气血内,瘀结为痛,腐而成脓的肺化脓症。症见有咳嗽、咯痰、胸痛、咳血等。治疗宜泻火解毒,清上泄下,以化结止痛止咳。方药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凉膈散、苇茎汤、桔梗杏仁煎、黛蛤散等。
六、润法
因肺热不清,则进一步灼伤津液,或久嗽耗气伤津,或外邪被遏,留恋肺脏。而见口干咽燥,咳嗽少痰,不易咯出,舌红等症。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伤津,则肠液亦少,故可出现大便秘结;又因无痰燥咳,燥伤血络,会出现痰中带血。
1.外感肺燥:外感燥热或嗜食辛辣,内外火燥夹攻引起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咯,鼻干咽干,或有畏风发热。宜以清肺润燥为主,酌加清宣疏表之剂。可选用桑杏汤加减治疗。
2.内伤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大便干结,小便赤涩,赢瘦盗汗,胸胁刺痛,脉象多现细数,舌质光红少津。治宜滋阴滋肺。可选用清燥救肺汤。用润肺药有沙参、麦冬、玉竹、瓜萎等。如果有咯血可加入仙鹤草、侧柏炭、藕节、白及或参三七等味,以凉血宁血止血。
七、收法
咳嗽长期不愈,呛咳明显,咳声无力,常感觉上气不接下气,劳累易加重,多伴有心悸头晕,胃纳差,小便清长、频数,常伴有腰酸背痛,或遗泄,脉多虚弱无力。多为肺气亏损,金不生水,而致肾气不固,收纳无力,肾不固摄。这种情况宜用收法。方药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以养肺肾之阴,收补肾、肺之气,气虚明显加人参。如果肾虚明显者,可合七味都气丸加减治疗。如果虚汗不止可加牡蛎、龙骨,以潜纳固敛。
八、补法
年老体虚或久病体虚者,多伴多脏并虚。以肺、脾、肾为主。咳嗽常反复发作,易感冒等。肺虚补肺有多种方法,如果子病累母则治脾,宜培土生金;如果母病及子则治肾,宜金水相生。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
1.补肺:适用于肺气虚咳嗽。多因素体阳虚损伤肺气所致。表现有咳嗽声低,气短乏力,自汗,畏寒怕冷,可用保元汤加减。脾阴虚者,多因素有内热,耗伤肺阴;或房事无度,耗阴伤精所致。表现有干咳少痰,骨蒸盗汗,五心烦热,可选用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随证加减。
2.补脾:适用于脾虚咳嗽。多由脾气虚弱,或因饮食不节,痰浊内生,或因久泻伤脾而使土不能生金,肺失肃降所致。表现有咳嗽气短,腹胀纳差,痰多清稀。治宜培土生金。可用六君子汤加减。
3.补肾:此法适用于肾虚咳嗽。多因肾阳不足,肾不纳气,水湿上泛所致。表现有咳时遗尿,痰多清稀,呼吸无力,呼吸促,不能平卧,腰膝瘦软,亦常兼肾阴不足证,治宜金水相生。可选用金水六君汤、肾气丸加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