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其实是这样,最开始老抽确实是比生抽贵,生抽酿好之后经过太阳晒,蒸发部分水分之后剩下比较浓的酱油就是老抽,这样味道更好,颜色更深,主要还是为了增加酱油的品质。后来酱油经过工业化生产之后,刚酿出来的酱油就是生抽(根据工艺的差别,氨基酸含量决定品质的好坏和价格,再说白点就是水的多少),在餐饮中生抽的作用主要是提味,老抽的作用就是上色,所以商家明白这个道理,在生产中少量的生抽加大量的水加焦糖色加其他添加剂,就把老抽生产出来了,又浓又咸还便宜就是这个道理。内地基本都是叫酱油,改革开放前广东地区叫豉油(豆豉的豉),港澳那边叫生抽和老抽,随着文化和经济的来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生抽老抽这个叫法,这跟广东和港澳近,广东是我国最大的酱油生产省份也有很大关系。
②生抽是黄豆加盐,面粉,酵母发酵发酵而来的,有两种方法生产,低盐稀态只出一次酱油,广式酿造是分三次,第一道见头抽,品质最好,其它几道品质依次下降,化学酱油(水解蛋白质酱油)二十年前在中国市场就消失了,成本也很高的,生抽就是黄豆发酵够的产物,主要调味,老抽主要是上色,在生抽基础上加蕉糖色(用糖熬制,比较贵),所以价格是老抽贵过生抽,老抽也有厂家叫红烧酱油。
③如今市场的酱油,基本分为两种,我把它们称之为“快速酿造酱油”,一种是用酵母进行发酵,从而制作出来的酱油,另外一种是“水解氨基酸液”,这个我们在买酱油的时候,瓶身上就会写到。前者虽然不是正宗的酿造酱油,但尚可吃,后者用“水解氨基酸液”制作出来的酱油,属于化学酱油,建议大家不要买。
④现在大多酿造厂酿造酱油工艺可分为低盐固态酿造法,即快速酿造,生产周期大约20天左右,先固后稀回淋法,此工艺改进了快速酿造的品质不佳的缺点,其生产周期约一个半月至二个月,高盐稀态工艺,此工艺按传统工艺的特点配置了生产装备,生产周期约六个月左右,其生产出的酱油已比传统生产的酱油品质要好,且安全卫生。由于生活水的提高此土艺生产的酱油销路越末越好。但市场在销的酱油有冒充高盐稀态工艺酱油的厂家不少,因在标签上无法用数据区分工艺上的不同。
⑤北方人不懂什么叫生抽和老抽,统称叫酱油。吃在广东一点不假,其实生抽是最鲜味的,专门用作沾食物吃,颜色较淡,生抽也分头抽二抽,最后是老抽,鲜味都提走了,颜色很深适合用来红烧或煮菜用。犹如做腐竹支竹和甜竹大概一样过程。另一方面,老抽生抽有明显区别的,老抽是上颜色不能直接吃也不好吃,生抽可以凉拌直接吃的,酱油是个中合体,上色没有老抽强,口味又没有生抽好,所以他是一个生抽老抽的合体。
⑥据我所知,“抽”不过是粤港地区的方言独特的发音,在八十年代追捧粤港之风后才有这种叫法的普遍性,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称为“酱油”。另一方面,广东人称酱油为豉油,而不是抽油。过去没有酱油。豉油用黑豆发酵,经蒸煮后得,黄褐色,浓稠膏状,用钵或大口瓶装,如跌倒短时间内不会流出。香气馥郁,味道绵长。也有个别人用黄豆或其它原料做豉油,数量极少极少。
⑦首先酱油分两种发酵工艺,现在大部分超市里买到的都是高盐稀态酱油,或者硬靠上来的半高盐稀态酱油。高盐稀态属于日本改进的技术,发酵过程容易控制各种条件,相对来说品质稳定。另外一种配制酱油现在已经退出国标了,只能用液态复合调味料的标准生产。大豆中的油脂或者说脂肪酸影响酱油发酵,所以一般选择酱油专用的脱脂大豆,这个跟饲料用的是两种,价格差很多。相对来说脱脂大豆蛋白质分解率更高,做出的酱油氨基酸含量更高,味道更鲜,不过酱香味相对来说低一点。现在工业化生产,基本上都是一个发酵罐出来的酱油根据指标进行加工,加增鲜剂,甜味剂调配口感,老抽加焦糖色。总体来说市面上正规超市买的都没问题,零添加的看个人需要,我个人感觉就是个噱头,为了迎合消费者购买需求。如果家里没条件吃全有机食品,有机酱油买了也没太大意义。
你觉得哪一个观点更有说服性?欢迎留下你客观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