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伟人一封密电,逼迫叶帅退居二线,这是为何?

历史有小狼 2024-08-22 16:05:03

叶剑英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与领袖之一。

自旧民主主义革命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改革,他一路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无论是面对敌人或是党内斗争,总是把个人得失抛诸脑后,坚守党的原则,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

在历史的多个关键时刻,叶剑英显现了他的胆识与责任感,用精妙的谋略,数次挽救了颠簸不安的局势,表现出了坚定的党性和无畏的革命精神。

1976年,伟人一封密电,逼迫叶帅退居二线,这是为何?

因“病”退居二线

1966年1月,叶剑英升为军委副主席之位,不多时,又兼得军委秘书长之职,并成为军委常务副主席。

同年八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叶剑英又跻身于书记处与政治局之高位。

1971年九月起,叶帅主持军委之重任,踏足党与国家其他重要事务,到了1973年,成为党的副主席。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令人揣摩的1号文件。

经毛主席提议,华国锋接任国务院代总理,叶帅则因“病”暂退,由陈锡联接掌军委。

这一变动,外界纷纷猜忌,叶帅究竟是何故退居幕后?

当时,许多关切之声透过电话与信件进入叶帅办公室,询问其病情。

办公室中的同志们不得不低声回应:“叶帅身体如旧。”

真相大抵人所共知,叶帅未真患病。

其实,叶帅的请病假,乃是出于无奈而又必要的选择,是他自己提出的。

其身虽未疾,然政治风波之下,或有蓄谋者试图移花接木,以求篡位之计。

退居实则是明哲保身,且为稳固局势所需。

当时,政治斗争未歇,以退为进,保全了自己,也暂避了风头。

1976年1月8日,晨雾未散,天空仿佛也为此事披上了灰衫,周恩来总理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叶剑英与首都百万群众肩并肩,伴随着哀乐和无数的哭声,送周总理最后一程,心中满是对逝去老友的哀思和对往昔岁月的无尽缅怀。

然而,在这场国丧之际,竟有党内之人心怀鬼胎,幸灾乐祸。

他们借助手中擅自夺得的权杖,不仅粗暴干预周总理的悼念活动,更是借机加紧对那些铁骨铮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打压和迫害,试图篡夺党的领导权。

在他们看来,掌握军政大权的邓小平与叶剑英,无疑是他们通向权力顶峰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故有除之而后快的迫切。

这些人出于“反党夺权必先乱军”的险恶用心,将锋芒毕露的攻击直指叶剑英及其他几位元帅,企图以此彻底掌控军队。

在此种背景下,叶剑英不得不谨慎行事,暂时隐退到幕后。

到了1976年4月中旬,时局有所变动,届时主持中央工作的新领导华国锋,建议叶剑英重返政治舞台,参与一些中央的重要工作。

此举无疑是对叶剑英长期以来忠诚与能力的认可,也为他再次步入公众视野创造了条件。

重新踏入权力中心的叶剑英,成为许多老将军们寄予厚望的对象,他们期待叶能再次为党和国家的稳定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接替叶剑英掌握军权的陈锡联,在面对重大军事与政治决策时,依然频繁与叶剑英进行沟通,显见叶的影响力与威望依旧不减当年。

主席无声的嘱托

1976年7月,朱德委员长病逝,紧接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病情也日益沉重,滔滔江水终归大海。

在这个气氛凝重的夏季,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纷纷来到毛主席的病榻前,与他告别。

在这一众人的悲凉祭奠中,毛主席大都双目紧闭。

然而,当叶剑英老将军缓步走至病榻之前时,毛主席忽而睁眼,目光虽昏暗却瞬时明亮,似有灵光再现,尽管力不从心,他的手臂微微抬起,似在轻招。

那时的叶剑英,心如刀绞,泪眼朦胧,竟未觉察到毛主席的这一细微动作。

待他步出病房,才由一位细心的护士提醒:“首长,主席招呼您呢!”

叶剑英闻言,如梦初醒,急忙掉转身形,步履匆匆地返回。他弯腰凑近,凝神聆听毛主席的遗言。

毛主席的双眼微张,唇瓣轻启,似有千言万语要诉,却苦于力竭声嘶,声未出而意已绝。

叶剑英握着毛主席的手,眼见其表情交织着痛楚与挣扎,内心五味杂陈,既急切又无助。

长久的沉默之后,毛主席的指尖在叶剑英手背上轻轻摩挲几下,似有深意。

叶剑英含泪缓缓直起身子,步履沉重地离开了病房。

那一刻,叶剑英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舍:主席为何在此刻召唤我?

他手指的微动又是何意?

这是不是主席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给我的无声嘱托?

叶剑英走出病房,面对夜空,心中涌现无数思绪,那手指的轻轻摩挲,像是老人家最后的叮嘱,也像是传递着一个重大的使命。

这一刻的重量,将是他余生要解读和承担的责任。

而这所有的未言之谜,都缠绕在他的心头,成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夏天里,最让人揣摩不透的历史。

1976年9月9日,天色如常却无常,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撒手人寰。

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哀痛之中,而在这悲痛的氛围里,“四人帮”却如同冬日里急匆匆生长的野草,迫不及待地加速了其篡党夺权的险恶步伐。

他们算准了时辰,心想叶剑英已被挤到了一边,华国锋虽权位上升,却似新枝未老,稳固尚浅,实为擒权大好时机。

江青等人甚至在这国丧之际,不顾领袖的治丧,于政治局会议上大放厥词,对华国锋设置重重障碍,意图逼宫。

此时,华国锋作为党的第一副主席及国务院总理,本应稳固局势,然因历史的种种牵绊,对“四人帮”的嚣张跋扈竟显得无力回天。

而如邓小平、陈云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已遭受不公对待,身陷囹圄,无力挽狂澜。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叶剑英。

虽然被宣布“靠边”,叶剑英依旧持有党中央副主席及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重职,其威望与影响力依旧深远。

在国家危机之际,他的角色变得尤为关键,仿佛老将出马,期盼能有所作为。

众目睽睽之下,叶剑英被历史的洪流所推,逐渐走到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

他不仅是为了保党救国,更是为了粉碎那些肆无忌惮的野心家。

这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对叶剑英意志和智慧的极大考验。

在这场斗争中,叶剑英以其坚定的党性和非凡的胆识,最终成为了那个引领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他毅然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重任,证明了伟大的革命斗争确实能造就伟大的人物。

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以他那科学且冷静的视角,对风起云涌的政治局势进行深邃的洞察。

在1976年这个国家命运多舛的年份,他审时度势,洞悉天下形势及民心所向。

毛主席的临终召唤,在他心中久久回响。

在这关键历史时刻,叶剑英决定挑起担当,维护国家和党的稳定。

他一方面密切监视“四人帮”的每一个动向,另一方面则与其他中央领导人紧密协作,筹划如何以雷霆之势一举粉碎这股顽疾。

1976年10月6日的夜晚,以召开政治局会议为由,叶剑英带领其他忠诚的同志们,果断执行了粉碎“四人帮”的行动。

这是他作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决断力和智慧,是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写下了浓重一笔。

1920年,正值青春年少的叶剑英,首次触及了列宁的革命著作,同时也翻阅了些宣扬唯物主义的书籍。

然而那时的他,同样不免接触到了那些充斥着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种种思潮交织,令他的思想世界波澜起伏。

真正让叶剑英对共产党有了深刻认识的,是在黄埔军校时期,那里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言行,特别是在北伐战争中的表现,深深打动了他。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彻底揭示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叶剑英在这一历史的分水岭前,毅然选择了与蒋介石决裂,他通过电报公开反蒋,并奔赴武汉,寻求新的政治力量与归宿。

叶剑英内心深处那个为民众谋幸福的大志,在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与交往中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他认为,只有跟随共产党,这样的志向才能得以实现。

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后,1927年7月,叶剑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在共产党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境地时,他放弃了可能获得的高官厚禄,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这正体现了他那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畏困难的决心。

后来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路线的误导下,未能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围剿”,被迫踏上了那条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在这途中,叶剑英担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与张国焘同行。

然而,面对张国焘的错误决策和对党中央的背离,叶剑英展现了他非凡的果断。

他不顾个人安全,及时向党中央报告情况,巧妙地利用“南下”筹备粮食的名义,将同志们安全带出,与毛主席及其他领导人成功汇合。

叶剑英不仅救了一支主力红军,也为党中央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主席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1927年挺身而出反对蒋介石,毅然投身中国共产党的怀抱。

1935年,他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坚决决裂,从而挽救了中央红军及党中央的命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注入了关键的力量。

叶剑英在革命历程中屡次面临重大历史的转折点。

每至关键时刻,他总能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凭借其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战略谋略,成功化解多次危机,保证了革命航船在风浪中稳健前行。

在主持军事委员会日常工作期间,叶剑英展现了他那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决心。

他以强烈的责任感,推动全军深入清除反革命集团的残余势力,恢复并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全面加强了现代化军队的建设。

叶剑英还亲自指导军队的多个方面。

从军事训练到战备工作,从政治教育到后勤保障,再到国防科技和军事科研,他的足迹遍及军队建设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1985年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叶剑英与其他63位资深的革命老同志共同向全会递交了一封请求信,表达了不愿再担任中央领导职务的愿望。

全会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致信表达了对叶剑英数十年来为党和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与高尚品质的崇高敬意。

9 阅读:3854

历史有小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