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自然村叫巨宝山,它不同于周边的某某窝堡,可能是当初的开垦者期盼在这块土地上能过上富足生活的愿望而起的名字。
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我们的生产队有高家、袁家、孟家、曹家、张家、邢家、林家、孙家、李家……其中以孟姓家族人最多,民兵营长、妇女主任都出自孟家。
还有一位来自县里的“五七”干部姓靳,听说是下放到生产队劳动的,他也非常关心我们这批知青,他的儿子女儿和我们一起干活,是我们知青的好朋友。
村里家庭年龄结构都是两代人,长辈四五十岁,他们的第二代和我们同龄,有几个成家的,记忆中还没有第三代。由此可见,他们都是巨宝山的开拓者,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来到这里定居,在科尔沁草原的边上开垦土地,成家立业,成为巨宝山的先民。
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他们比其他村庄有了些优势。生产队利用临近草地和大草原的条件,养了大批的牛、马和羊。马和羊长大后卖钱,是生产队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在牛栏里经常加些土,和牛粪一起经牛踩踏,经堆积发酵后形成绝好的有机肥料,开垦的黑土地上于是有了充足的农家肥,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收成总是高于其他生产队。
记得在我下乡的两年,生产队每十个工分的劳动报酬可达到一元四五角,也就是说,在农忙时1天记20个工分,收入可以达到3元钱,这在当时干部、工人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年代,已经很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