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这片跟陈思诚有关?先扣1分再说!

桃花岛浪人 2024-09-22 11:53:25

天台,向来是校园暴力必争之地。几十年前,流川枫就曾在天台被人围殴。东南亚某都市,某女子学校,一群面容姣好的女学生,正在霸凌一个口齿不太伶俐的女学生A。她们用荆棘制作一顶皇冠,替A学生戴上。不得不说,她们手工艺还不赖。荆棘划破A学生头皮,A满脸是血。她们欢呼跳跃,唱起生日歌。

天台中间有块玻璃,年久失修,有些不牢固。这群女学生认为,寿星就该站在舞台中央,她们逼迫A站在玻璃上。A无奈照做,突然,“砰”的一声响,玻璃碎了,紧接着,又是“砰”的一声响,A重重地摔在坚硬的水泥地上。

这是电影《默杀》其中某个情节。像这样“刺激眼球”的情节,只是《默杀》冰山一角,这部电影,涉及的元素繁杂,有校园霸凌、儿童虐待、未成年侵犯、偷拍、未成年犯罪、复仇等等。

我如此介绍,你不会以为这是韩国电影吧,错了,这是华语电影,咱们也能拍如此大尺度电影,只消把背景放在东南亚即可。一听东南亚,你或许就明了,这电影一定跟“陈思诚”有关。

确实,《默杀》与陈思诚有千丝万缕联系,片尾也特意鸣谢陈思诚,《默杀》导演柯汶利的多部作品也曾由陈思诚监制。为什么我非得扯到陈思诚呢?因为一旦引入陈思诚的概念,《默杀》这部主题如此丰富的电影就比较好理解了,一切都是“生意”,复杂的议题,只是电影噱头,只是丰富电影剧本的素材,不必深究《默杀》背后的意义,你只需问自己,这电影票你买得值不值,你的感官是否被刺激?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这部电影就算成功了。而且,《默杀》在今年惨淡的暑期档揽收12亿,更是证明其在商业上的成功。

就我个人观感来说,《默杀》也的确值得如此票房,两小时电影时长里,杂糅如此多元素,故事也充满悬疑、反转,它不成功也难啊。在短视频泛滥时代,电影想要跟短视频抢受众,那就得“师夷长技以制夷”,短视频讲究“快准狠”,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吸引观众,那《默杀》也如此做,不断地用猎奇情节吸引观众,让观众欲罢不能,然后,情节不断反转,不断刷新观众阅片认知。

说到此,又不得不提一个反例,前几个月口碑、票房双扑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这电影剧本还行,错就错在导演过于自大,过于炫技,以至于拖慢剧情节奏,令观众无法快速进入剧情。导演丁晟还大言不惭地责怪观众,认为他们看惯短视频,已经没办法沉下心欣赏长片(这戏撤档,杨幂还真不应该背锅)。创作理念并非一成不变,如果,你拍文艺片,你想怎么拍,都是你自由,但你若是拍商业片,你就得找规律,分析观众心理,分析市场流行元素。

这点,陈思诚以及陈思诚“门徒”,无疑是高手。你可以骂陈思诚,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哥们儿的作品,不会让你觉得无聊,你确实得到了“娱乐”。

以上是《默杀》值得夸赞的点,至于槽点,《默杀》也挺多。譬如,主题纷杂,那必然造成电影不够深刻,每个点都只是蜻蜓点水,这也不必过分苛责,毕竟为了商业元素考虑,形式必定大于内容;此外,《默杀》过于聚焦受害者,对受害者被霸凌的场景展示得过于细致,而对施虐者被复仇的场景,则是一笔带过。为什么导演不提供复仇的爽感,而是如此还原受虐的场景呢?我猜想,导演可能认为,受虐更能激发观众心底的情绪吧。一切都是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蔡明老师亦出演此片,饰演类似“闲人马大姐”类的角色——房东阿姨。她出场不多,但为《默杀》带来一抹冷幽默。在电影里,她挺倒霉,命也挺大。她先后两次坐上“变态”的车,先是王传君,后是张钧甯,令人捧腹,倒是短暂消解《默杀》的沉重。由此可见,人还是得会自己开车啊。

最后,我想说,据说,《默杀》是翻拍,不过,是导演翻拍自己的作品。如此做,更加证明,《默杀》就是一盘生意,它符合陈思诚的电影创作规律,所以,这电影有翻拍、重新包装的价值。原版《默杀》7分多,新版则刚刚6分,很合理,有陈思诚,自动减1分。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0 阅读:26

桃花岛浪人

简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